第179章 不好招男工,徐達的建議
書名: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作者名: 南國的紅豆本章字數(shù): 2034字更新時間: 2025-06-14 12:20:02
馥馨閣是主營胭脂水粉的商鋪,專做女人的生意。
香水香味濃郁持久,比香膏更具優(yōu)勢。
要是經(jīng)過推廣,倒是有望能取代香粉市場。
陳安意識到這或許能盤活園區(qū),便與老板談判。
他不要錢,只提了兩個條件。
一是縣衙以配方、廠房、土地入股,占50%股份,不干預日常經(jīng)營;
二是馥馨閣需在園區(qū)建工坊,招募工人生產(chǎn)香水。
老板雖困惑,但覺得條件寬松,于是答應了下來。
雙方簽約后,香水作坊便入駐了園區(qū)。
此后,玻璃、香皂、牙粉牙膏作坊,以及織布工坊相繼入駐。
盡管入駐的工坊只有四五家,工人也僅有百來人,但陳安相信,只要悉心培育,工業(yè)革命有望在大明提前數(shù)百年生根發(fā)芽。
出北門,沿官道騎行數(shù)分鐘,大片的鹽堿地及木屋群映入眼簾。
官道旁早有十余人等候,見陳安等人騎馬到來,趕忙迎上。
小廝上前牽馬,陳安與徐達、錢多福下馬后,眾人在戶房孫司吏、工房吳司吏的帶領(lǐng)下,齊聲行禮。
“見過縣令大人……”
陳安擺手道。
“都是熟人,不必多禮。”
“許員外,你與謝嬸的織布工坊建好了嗎?”
五十出頭的微胖男子許員外忙上前笑道。
“托大人的洪福,工坊前些天就已經(jīng)建成了,工人也都陸續(xù)上崗了,本想著請大人來剪彩的,又怕耽誤了您的公務,就沒敢打擾。”
“無妨,公務再忙也有空剪彩,今后誰家新開工坊,盡管告知,我閑暇時定來。”
陳安笑道。
眾人賠笑附和。
許員外又道。
“多虧了縣衙提供空地,還提前建好了廠房,工坊才能快速落成,今后若銷路打開,恐需再向大人求購廠房和空地。”
“只要多招工人、擴大規(guī)模,縣衙力所能及的條件都可答應。”
陳安笑道。
一行人說說笑笑的走進了園區(qū)。
與二十一世紀的工業(yè)園區(qū)相比,這里簡陋至極,甚至還不如現(xiàn)代鄉(xiāng)鎮(zhèn),但在大明卻是首創(chuàng)。
在徐達眼中,園區(qū)處處新奇,這般事物,他前所未見。
透過窗戶望去,只見工人都有條不紊地勞作著,效率遠超居家生產(chǎn)。
因男女有別,且男子需承擔農(nóng)耕和徭役,工坊工人幾乎全為女性,商家為避嫌,連管事也都是雇的女性。
徐達見狀暗自點頭。
此前他還擔心園區(qū)招人會引起非議,如今見全為女工,便放下心來。
但陳安卻皺起眉頭。
“嚴老板,你家工坊為何全用女工?”
他問身旁的大高個。
嚴老板家主營琉璃器具燒制,需工人在高溫下從事重體力勞動,連男子都難以承受,工坊里卻有幾位胖婦人在操作。
嚴老板無奈道。
“大人,小人也不想如此,但園區(qū)幾乎無男工,若雇男子,怕被人以‘有傷風化’的名頭告到縣衙!”
其他掌柜老板也都紛紛叫苦。
水泥工坊、酒作坊同樣只能招體力好的女子,不敢雇男子。
陳安點頭認同。
男女有別確實是難題。
如今園區(qū)雖工人超百人,但水泥、琉璃燒制、釀酒等需要體力的作坊卻面臨用工荒,用工難的問題。
既不敢招男子,能勝任重活的女子又太少。
這些作坊的配方、廠房、土地均來自縣衙,陳安只提了入駐、占股、納稅三個條件,如今其他條件都滿足,卻因勞動力問題瀕臨倒閉。
香水、紡紗等工坊無需體力,暫無此憂,但陳安的目標是建綜合性園區(qū),若只有輕工業(yè),那便與他的初衷相悖了。
沒有重工業(yè),談何發(fā)展?
這問題,必須盡快解決。
徐達見陳安皺眉,調(diào)侃道。
“平時挺機靈的,咋一到關(guān)鍵時刻就犯了傻?”
眾人側(cè)目。
他們原以為徐達是幕僚,不料竟敢如此直言,看來與陳安關(guān)系匪淺。
陳安并未生氣,虛心請教道。
“徐伯伯有何良策?”
“你們怕男女混雜招非議,用圍墻隔開就是。”
徐達邊說邊比劃。
“從這兒砌墻,女工坊放一邊,男工坊放另一邊,大門分設不同方向,互不干擾,不就沒閑話了?”
陳安豁然開朗,豎起大拇指。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徐伯伯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
徐達哭笑不得。
這是夸人還是損人?
沒等他開口,陳安已經(jīng)向工房吳司吏下了令。
“按徐伯伯說的,盡快用圍墻隔開區(qū)域,以后別建木屋,易失火,全改磚瓦房。”
“另外,在全縣張貼布告,招募磚窯合作方,縣衙有青磚配方,有意者來衙洽談。”
“是。”
工房吳司吏拱手領(lǐng)命。
園區(qū)規(guī)模不大,陳安僅用一小時就巡視完畢。
以未來視角來看,園區(qū)簡陋不堪,但徐達卻興致勃勃。
他先在水泥工坊抓起一把水泥端詳許久,又追著滿身灰塵的老嫂子詢問此為何物。
老嫂子勞累至極,即便對方是貴客,也無心搭理。
徐達也不生氣,用紙包起一捧水泥,揣入懷中,又走向了琉璃作坊。
一年前穿越至大明時,陳安曾想著靠發(fā)明來致富。
起初,他因用柳枝沾鹽漱口不便,想發(fā)明牙膏牙刷,卻發(fā)現(xiàn)大明已有精致牙刷和牙粉。
想靠肥皂、香皂發(fā)家,卻見小娥用香胰子洗衣,且此物物美價廉。
想靠蒸餾酒牟利,去酒樓后得知,蒸餾酒南宋末年已問世。
想投身琉璃產(chǎn)業(yè),又發(fā)現(xiàn)大明雖琉璃純度不高,但燒制技術(shù)已存在。
經(jīng)過一連串打擊后,陳安才不得不先到江寧縣任職。
起碼當個官兒,能先混口飯吃,至于發(fā)家致富的事,徐徐圖之就是。
畢竟在這個時代,即就是有了蒸餾酒、牙膏牙刷、香胰子、水泥等等物品,但其質(zhì)量,自是遠遠趕不上二十一世紀的。
現(xiàn)在園區(qū)已初具雛形,也離他發(fā)家致富更近了一步。
陳安走馬觀花的巡視著園區(qū),如領(lǐng)導視察般試用改良紡紗機,贏得一陣喝彩;又與女工親切交談,詢問工錢是否被克扣、有無冤情,拉近了與眾人的距離。
本就親民的陳安,經(jīng)此舉動,更令女工們感恩,紛紛稱其為青天大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