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明的高鐵,登基
- 大明:朱元璋穿越,帶回現代皇長孫
- 燈火闌珊處
- 2099字
- 2025-06-05 10:37:27
這兵器,像是火銃,但是又跟火銃長得完全不一樣。
發射的彈丸也很奇怪。
可以說,無論是騎兵,盾兵,還是步兵,沒有一個可以抵擋得住的。
就是最堅硬的盾牌,在這種火器的面前也跟紙糊的沒什么兩樣。
這樣的戰斗還怎么打?
還怎么讓他們高麗的士兵戰斗?
沿途路過的所有城鎮,百姓們也都是瘋狂地逃命,一片狼藉。
而朱雄英嚴守軍紀。
所到之處,皆是用大明文字,貼出告示。
告知當地百姓,王師到來,秋毫不犯。
不是針對百姓,而是幫助高麗王室,平定李成桂叛亂的。
大明軍隊,用零傷亡的代價,兵不血刃,拿下高麗。
占領高麗之后,朱雄英下令調派遼東鐵嶺衛所的明軍,前往高麗統領各地。
同時秦王朱樉與高麗就藩。
而朱雄英沒做停歇,與江龍商議一番以后,立馬做出軍事部署,由朱棣率領朱允熥,帶領五百現代化大明軍隊,直接殺向了漠北。
而他則和江龍調轉方向,回到了他們停在海邊的軍艦之上。
然后集結現代時空所調集的士兵,直接向倭國出征。
兵不血刃,又用零傷亡的代價,攻占倭國全境,為大明解決了后來的倭寇之患。
也為華夏民族解決了未來六百年的最大的心腹大患。
完全占領倭國,并鎮壓了數次倭國境內的反抗力量以后,倭國徹底納入了大明的版圖。
同時朱允熥他們也發來電報,漠北平定。
從此大明北方再無任何威脅存在。
大明跟現代國家的礦場協議得以順利進行。
一切都朝著朱雄英的計劃,有條不紊的推進著。
沒想到一切這么順利,除了漠北的礦產資源,倭國豐富的金銀銅礦,也讓與朱雄英合作的國家,得到了足夠多的利益和回報。
可以說結果皆大歡喜。
朱雄英直到倭國徹底沒有了任何反抗實力,心甘情愿地接受大明王朝的統治以后,才啟程回到了大明應天府。
龍江基地,工業新區,以及應天府現代化建筑改造,還有興建三所學院的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公路鐵路也逐步推進。
同時大明也沒有停止對外開拓的腳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新軍被訓練成型。
更多的新式裝備列裝到軍隊里,大明自己建造的戰艦也成功下水。
然后更多的藩王踏上了開疆拓土的征程。
幾年時間,他們出征南亞,東南亞。
中東被朱棣如愿以償地占領,并且在中東就藩,建立藩屬國。
然后是天竺地區,非洲地區。
馬六甲海峽也成為大明的內河,周邊那些熱帶雨林國家,全都臣服,并且肅清了那些不甘被統治的部落。
還是蠻荒之地的澳洲,美洲,也相繼被占領。
豐富的未開發的資源也都成了大明和國家的無盡財富。
完成了對美洲的占領以后,大明新軍,調轉槍頭,水陸并進。
幾十艘戰艦,與幾萬人的新軍一齊出征,先是橫掃歐羅巴大陸。
然后登陸英倫三島,徹底征服所有異族,滅國無數。
并且在歐羅巴設立大明的藩鎮,安排了五個藩王前去就藩鎮守。
自此整個歐羅巴也納入大明的版圖。
而完成這一個目標的時候,朱雄英看了看日期。
這正是他來到大明時空十年的日子。
一轉眼,他已經在大明生活了十年,他的到來,給大明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無論是工業新區,還是龍江基地,乃至應天府建筑群。
都是翻天覆地的。
十年,大明有了電力,有了自己的通訊網絡,通訊衛星。
鐵路開通了十萬公里,貫穿南北,六縱六橫十二條鐵路線。
接下來,高鐵也要在大明開通。
那個時候大明將會更加的繁榮發達。
教育方面,由于新的學院成功開設十年,成為了大明三所最高學府。
相應的帶動了其他方面的改革,傳統的八股舉士的科舉制度,得到了制度性的改變。
各地也興起義務教育,開設新式學堂,對窮家子弟完全免除學雜費用。
文化方面,也開始在大明繁榮起來,曾經的唐詩宋詞元雜劇,再次興盛起來。
許多過去因為科舉制度的弊病,導致沒有出路的秀才學子,找到了生路。
朱雄英也將流行音樂,搖滾樂,甚至動漫,電影帶入到了大明。
大明時空甚至也成長起了自己的初代音樂人,電影人,動漫人。
……
鑄就這一切繁榮的始作俑者朱雄英,也在今年,登基稱帝。
成為了大明的第二代帝王。
本來這個皇位,按照禮制應該傳于朱標。
朱雄英也是希望朱標繼位,繼續發光發熱幾十年。
但是朱標死活不同意。
說是這些年,就是朱雄英的打工人,年輕的時候,給朱元璋打工。
如今過了中年,他不想再給朱雄英打工了,這些功績都是朱雄英創立的,這個皇位他自己來坐。
朱標要退休,要享清福,世界那么大,他也想去看看。
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沒辦法,朱雄英只好尊重他的意愿,選擇直接繼承朱元璋的皇位。
繼位之后,同年朱雄英完婚,兜兜轉轉最后他還是跟他假戲真做的艷姐。
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最后還是一直幫助他,任勞任怨的柳艷,成為了他的皇后。
也是大明的第二代國母。
兩人的婚禮是大明全國上下最盛大的節日。
是朱雄英讓他們短短十年,就從一個封建小農社會,進入到了幾乎現代化的社會。
經濟水平用爆發式增長都已經無法形容了。
完全可以說是坐火箭式的提升。
天下沒有一個人再餓肚子,沒有一個人穿不暖。
百姓再也不用受到地主還有士紳階層的壓迫,人口也迎來了大爆發。
這一切都是朱雄英的功勞,所以百姓們對他是萬分感激。
婚禮現場,跪地的百官和百姓們,久久不愿起身。
人們高呼著萬歲,甚至很多人激動地痛哭流涕。
朱雄英感受著大明百姓對他的愛戴,知道人民的力量無窮強大。
沒有大明子民的鼎力支持,他也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
他下定決心,將用更多的福利,更快的發展,回報這些愛戴他的子民。
讓大明永遠繁榮,永遠屹立在藍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