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劉華他們收到命令,要求軍訓學員務必在九月五號之前趕到軍區,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軍事訓練。
上火車之前,劉華和內科的醫護人員告別,信誓旦旦的說:三個月以后回來。
那個年代,交通還不發達,劉華他們要坐十多個小時的火車,不過還好都是臥鋪,也不算很辛苦,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然后在車廂里玩起了紙牌,幾個女生看著無趣,早早就上了臥鋪睡覺,然后,劉華就聽到姚軍的抱怨:總共才幾個下鋪,這幾個女的全占據了。劉華心想:這個姚軍,連這點事也要計較,本來下鋪就應該讓給女生嘛,你一大老爺們,計較這些不該計較的。其他人都不啃聲,但姚軍也因此埋下了被眾人孤立的種子。
經過一夜的顛簸,火車到了軍區所在地,是一個省會城市,下車后,同學們在出站口看到了醒目的歡迎橫幅,坐上大巴車,同學們又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顛簸,來到了集訓所在地:軍區水兵訓練團。
這個集訓地位于城郊,外面是一條坑坑洼洼的柏油馬路,只有一趟通往城里的公交,而且平時外出一律要請假,原則上只允許周末外出。
劉華初來乍到,對眼前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學員們來自四面八方,在這里,劉華還看見了分配到別的部隊醫院的同學。學員們被分為三個大隊,第一、二大隊是男生,第三大隊是女生,每個大隊又分為若干個班,每個班十一個人,配一名班長,和學員們同吃同睡,劉華被分到了一班,班長是個志愿兵,北方人,個頭不高,但聲音洪亮,看上去像個爽快人。
在整個軍訓期間,劉華這個班始終和班長保持著良好關系,整個班的氛圍很融洽,每天軍訓結束,回到寢室,大家就躺在床上聽班長吹牛,偶爾還會講一些段子,這也為大家枯燥的軍訓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從軍訓一開始,劉華就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畢竟原來自由散漫慣了,突然來到紀律嚴格的部隊,確實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還好班長是一個很隨和的人,對班里學員們要求也不是很嚴格,劉畢也很快度過了過渡期。其他班級就沒有這么好,由于班長都是一些參軍才一年多的軍士,大部分人用訓練野戰部隊的方法去訓練這些學生兵,結果很快雙方就鬧起了矛盾,其中一個班的一名學員還和班長干了一架,事情鬧大了,領導對班長進行了批評。還有幾起類似情況,領導的意思很明顯:這些學生兵都是未來各家醫院的希望,所以不能訓斥,更不能以訓練野戰部隊的要求去訓練他們。所以軍訓期間,這些學生兵基本上沒吃過苦,要說苦,就是一個月一次的五公里越野,很多學生跑了一段路就跑不動了,紛紛想辦法,有人就爬上路上行駛緩慢的汽車或拖拉機,勉強熬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