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慚愧的相公們
- 雅宋小騷客
- 何時秋風悲畫扇
- 2092字
- 2025-07-16 19:00:00
本該鎮北的大宋軍事第一人狄青,因為福建路請求朝廷增援剿匪,如今就在福建境內整頓廂軍肅清匪患。
人的名,樹的影。
儂智高對面涅將軍自然有所忌憚。
所以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先是頻繁活動于左、右江一帶,暗中探察大宋南疆諸路的兵力,又在邕州收買內應,再招納擅山澤之利的亡命之徒。
為了麻痹大宋的地方官吏,儂智高每次出門都穿著簡陋,吃得更是樸素,以傳播“峒中饑,部落離散”的謠言。
在儂智高一系列騷操作下,邕州官員認為儂智高力量微弱。
不足為懼。
至于陳大一和狄青之前預判儂智高會反的事情,朝廷嚴格控制,參與小朝會的相公們知曉輕重,雖然也有人給親近友人說過,但好在消息并沒有走漏。
邕州官員更無從知曉了。
儂智高和其心腹黨羽儂建侯、儂智忠日夜合謀,但他知道要叛亂大宋,還需要謀臣,所以秘密勾結了廣州進士黃瑋、黃師宓等,制定了進攻邕州的計劃。
四月中旬,儂智高焚燒了寨子,對部眾說道:“平生積聚,今為天火焚,無以為生,計窮矣。當拔邕州,據廣州以自王,否則兵死!”
四月底,儂智高率五千兵力以及諸多響應的山賊土匪和蠻夷部族,沿著郁江源頭之一的右江東下,首先攻下了右江上游的橫山寨(今廣西田東縣平馬鎮)。
補充了糧草和兵力。
橫山寨被攻破后,邕州知州陳珙擔心儂智高的叛亂會影響他的仕途,假裝不知道這事,而不上報朝廷,更不準備防御。
認為儂智高搶了錢糧就會回去。
但他哪里知道儂智高已經破釜沉舟了!
皇佑四年五月底,儂智高來到邕州城下,陳珙見事不妙,急忙布置防軍,命通判王乾佑守來遠門,代理都監李肅守大安門,指使武吉守朝天門。
廣西都監張立率部隊從賓州增援。
援軍到后,陳珙認為勝券在握,于是便在城上犒勞軍士,正值他們興高采烈飲酒之時,儂智高率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內應的幫助下破城而入。
大宋慘敗,軍隊傷亡一千有余。
陳拱罪有應得,被儂智高俘虜。
攻占邕州城后,儂智高才發現他請附送給大宋朝廷的金銀和函書都被陳拱留在了邕州,不是大宋不同意他的請附,是被貪婪之人斷了他的渠道!
儂智高怒不可遏,將陳拱推出斬首。
但這個時候他后悔也來不及了,
遂以邕州為據點建立“大南國”,自稱仁慈皇帝,年號啟歷,沿循大宋制度封官建政,強化統治王權,同時大赦轄境。
兵力暴增,達到了一萬余人。
大宋終于反應過來了。
而在大宋反應過來的這段時間,儂智高也沒閑著。
他揮師東進!
率領大軍沿著郁江大舉揮師東下,由于大宋在嶺南的兵備勢力實在太弱,所以儂智高一路所向披靡,很快占領了廣西東部以及廣東西部的大片地區,皇祐四年五月,占橫州、貴州(今廣西貴縣)、龔州、藤州(今廣西藤縣)、梧州(今廣西梧州)、端州(今廣東肇慶)。
五月底,儂智高率軍抵達廣州。
廣東危急!
……
……
汴京,垂拱殿。
趙禎坐在椅子上,呆呆的看著窗外,在他手旁,一封已經有些發黃的宣紙被張茂則翻了出來,卻是去年陳大一利用狄青的章折呈遞上來的策論。
說儂智高會叛亂。
一年過去,時間印證了這個浦城縣庠庠生的策論。
儂智高真叛亂了!
而且極為強勢,所過之處“無人可敵”。
趙禎面色有些難看。
他不是憤怒當時滿朝文臣不相信狄青和陳大一,而是憤怒儂智高叛亂后,攻占橫州、貴州、龔州、藤州、梧州、端州等地方時,所有的大宋官員、武將都不戰而逃,將城池拱手相讓!
導致叛軍如今兵臨了廣州城下!
他也憤怒陳拱!
通過叛亂區偵查傳回來的消息,儂智高這些年請附了多次,但大部分上貢給朝廷的金銀和函書,都被陳拱截留了!
此等賊臣,死不足惜。
可惜卻讓朝廷在儂智高的叛亂中陷入了被動。
好消息。
狄青在福建路。
算不是不幸中的萬幸。
只要廣州堅持一段時間,狄青率領福建廂軍,以及從其他地方抽調的兵力增援,就能扭轉局勢,順利平叛。
趙禎對狄青有信心。
今天這個小朝會,就是根據叛軍的最新動態,制定戰略,讓狄青率軍增援,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叛亂。
減少人民受到的戰爭戕害。
殿外傳來腳步聲。
是大宋朝堂的中流砥柱們來了!
首相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富弼,副相是參知政事文彥博、梁適、吳育、劉沆,樞密使龐籍、宋庠,樞密副使王德用、王堯臣,三司使張方平,三司副使鄭弛。
沒了。
今日小朝會,依然只有這些相公有資格參與。
待臣子們行禮后,趙禎情緒不佳的免禮。
對眾人說道:“諸位卿家,說說罷。”
儂智高叛亂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知道,而廣州和其他州城加急送來的軍報,東西府也早就看過,所以討論什么事,不需趙禎多言。
富弼作為首相,率先出列道:“去歲時,若陛下和諸位同僚不以陳生資歷薄瘠而重視其策論之語,當無今日之憂,不知道諸位可還記得當日知曉儂智高叛亂時的感受?”
這是先翻舊賬。
同時訐問,你們慚愧嗎?
這話一出,全場的相公們,除了新晉相公張方平,其余所有人,包括文彥博在內,都有些無地自容,不敢回應富弼。
被打臉了!
而且是被一個縣庠的庠生打臉。
說實在的,當儂智高造反的消息傳到汴京后,整個汴京的相公圈子都震驚莫名。
不是震驚儂智高叛亂。
而是震驚去年的那個小朝會!
誰能想到,一個縣庠庠生竟然在一年前就預判到了儂智高的叛亂!
關鍵是滿朝臣子沒一個相信。
現實卻狠狠的給了他們一巴掌。
所以那一天所有的相公都覺得臉上發燙,繼而在心底里暗念感謝吳育,若非吳育用病重算計官家保住陳大一,那么這件事就會成為所有人的笑柄。
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