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被時代拋棄的皮爾洛!不只有一個大師級組織型后腰!
- 足球:我的球星技每周刷新
- 小九飛啊飛
- 2552字
- 2025-07-10 13:00:00
完成一天的訓練,齊軒早早回到家。
但他沒像往日般溫習功課,而是拿出電腦,研究起皮爾洛的成長軌跡。
他想要重新梳理一下皮爾洛的成長過程,以便自己對皮爾洛的踢法有更清晰的認知。
而這一研究,還真讓他有了許多體悟,也打破了他過往的許多認知。
比如他曾經以為的,皮爾洛是組織型后腰的首創者,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雷東多、瓜迪奧拉、保羅·索薩、阿爾貝蒂尼……
在皮爾洛之前,其實很多頂級后腰身上,已經有組織者的影子。
只是這些人多活躍在90年代。
那時候的比賽節奏還沒那么快,他們很多時候,扮演的是進攻助推器一樣的角色。
而皮爾洛出道的時候,已經是90年代末。
好巧不巧,那個時候的意大利,正好迎來一場由教練薩基發起的戰術變革:
高位壓迫+鏈式防守!
這種戰術打法,讓持球者壓力大增,對前鋒和前腰,更是尤為的不友好。
這種情況下,除非你有齊達內一樣優秀的控球能力,否則很快就會丟失球權。
如此一來。
前腰位球員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
這之后涌現出的優秀前腰,如巴拉克、蘭帕德等人,除了全能之外,還要足夠強硬。
而相對瘦弱,球風優雅的皮爾洛……
可以說。
剛剛步入職業生涯的皮爾洛。
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被這個時代拋棄。
哪怕他在98年,被國米看中并收入囊中,還得到了當時主帥西蒙尼的賞識。
可最后的結果,也只是一個賽季18次出場,卻連一個進球都沒有。
眼見于此,國米沒法繼續在他身上耗費精力,于是他開啟了國米的租借之旅。
從國米到雷吉納。
又從雷吉納到布雷西亞。
雖然這能提高他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
但說真的,對于一名剛剛踏入職業生涯的球員來說,這能力有個毛的用?
事情的轉機,要從2001年說起。
這一年,AC米蘭通過球員交換,從國米得到了皮爾洛和西多夫。
也是在同一年,米蘭以打破隊史轉會費記錄的4200萬歐元,引進了前腰魯伊·科斯塔。
但米蘭的前腰引進之路,至此還沒完結。
一年后,他們引進了里瓦爾多。
又一年后,他們從巴西買來了卡卡。
四名頂級前腰,皮爾洛能競爭過誰?
因此,第一年尚有17次出場的皮爾洛。
第二年便只能聽從安切洛蒂的安排,從前腰的競爭中離開,站到了后腰位上。
也是從這一刻開始,被時代拋棄的皮爾洛,完成了華麗轉身,變成了被時代選擇的人。
只是大師之路,并不會一帆風順。
皮爾洛雖然被放在后腰位上,但并非只有他一人被放在這里。
事實上包括科斯塔在內,幾人都輪流在這個位置上出現過。
畢竟米蘭的前腰上,真的站不開這么多人。
而這些人中,從一開始便做的很好的,并非皮爾洛,而是克拉倫斯·西多夫。
這個能攻善守,比皮爾洛更壯、更能跑、更全面的男人,按說應該是安切洛蒂的首選。
可為什么最后,卻是皮爾洛勝出呢?
齊軒開始在視頻和文檔中尋找答案,這一找就是一個小時,很快他的雙眼便生澀起來。
齊軒決定休息一會,他起身開始活動身體。
等身體不再僵硬,雙眼也沒那么疲勞后,齊軒依舊沒有急著行動。
他來到關二爺前,進行了簡單祭拜。
雖說已經確定要借貸,但總不好用神朝前,不用神朝后吧?
完成祭拜后,齊軒又一次研究起來。
很快他找到一場魯伊科斯塔后撤,出任米蘭后腰的比賽。
利用快進,快速的觀看完比賽后,齊軒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因為在這場比賽中,充當節拍器的科斯塔,表現的非常好,在組織上全不遜色皮爾洛。
“西多夫比皮爾洛防守更好,科斯特在組織上不錯,為什么皮爾洛會勝出?”
帶著更深的疑惑,齊軒繼續研究起來。
這一次,他選擇查看起皮爾洛位置后撤后,早期的踢法視頻,這多集中在02-03年。
在這些視頻中。
齊軒很快發現不尋常的地方。
雖然這一時期的皮爾洛,踢得還有些生澀,不如未來那般閑庭信步、游刃有余。
但他已經開始頻繁嘗試過頂長傳。
注意到這一點的齊軒,立刻回看西多夫和科斯塔擔任后腰的比賽。
通過快速閱覽,他很快便發現,二人基本上沒有這樣的傳球方法。
西多夫是一次都沒有,科斯塔嘗試過兩腳,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再次回看皮爾洛的比賽,他基本上每場比賽都會那么做。
而相較于這樣做獲得的直接助攻,他作為二傳手的次數要遠超前者。
這一價值。
是數據無法體現的。
“這種極具創造力的長傳,在皮爾洛的比賽中,又有什么作用呢?”
帶著這個疑惑,齊軒再次尋找起答案。
這次答案要好找很多,因為有大量的皮爾洛傳球視頻可供參考。
通過這些視頻,再加上他對球星技的理解,齊軒很快便找到了兩條重要因素。
第一,突然性。
這個自不必說,后場直傳突然性自然大。
第二,對雙方陣型的控制。
這個就要復雜一點,它在進攻上,讓對手陣容不敢過于前壓,否則很容易被打穿。
而在防守上,又讓自家陣容從容布陣。
因為有皮爾洛的球隊,根本不需要大軍壓上,只靠他就能把足球送到最具威脅的地方。
在研究出這一點的時候,齊軒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那就是意大利,天克西班牙。
哪怕在西班牙鼎盛的如今,在意大利衰敗的現在,后者依然不怵前者。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皮爾洛身上。
西班牙的傳控戰術,需要他們的陣容密集。
而一旦陣容密集,進攻時防線就要前移,到時候皮爾洛,就可以直接打他們的后點……
“這倒是個好消息,只是讓德國隊像意大利那樣踢球,把自己作為核心有點難……”
齊軒想了想,決定暫時不考慮這個問題,而是思索起這種踢法為何如此無解。
對此齊軒有自己的理解,但他還是需要觀看一些比賽錄像佐證一下。
而很快。
他便找到了許多佐證。
因為沒有組織型后腰的球隊,實在太多了。
只要稍稍看一下他們的比賽,就不難發現問題所在。
當這種球隊,需要依靠后腰把球送到前場時,需要的配合就太多了。
一個貼身接應的前場球員、一個落位要深一點中鋒作為第二接應點。
除了這兩個人員,后腰離開自己的位置后,通常還需要旁邊人補充過來。
如此算來,即便不算這個推進的后腰,光是其他位置就要動三個人。
而這種大規模的行動,很容易被對方針對性防守,必然會讓進攻大打折扣。
反看皮爾洛出球,根本不需要這么復雜。
他一個大腳,就能把球傳到前場最危險的位置。
如此一來這三人,完全可以去前場找機會。
“果然,想在不屬于自己的時代中,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確實需要一些非常規的手段!”
齊軒把皮爾洛那極具創造力的長傳,稱作是非常規手段,并非簡單的夸大。
而是真的沒有誰,能像皮爾洛那樣,把這種穿透性極強的長傳當過常規手段。
通常來說,一名球員偶爾傳出幾次這種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而皮爾洛……
“再等一會,就不只有一個皮爾洛、一個大師級組織型后腰了!”
齊軒呢喃著,仰起頭看了一眼時鐘,那上面的指針,距離十二點已經非常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