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建文帝給耿炳文一十三萬大軍對外宣稱的是三十萬而這一次李景隆又帶來了二十萬,所以明面上李景隆合軍五十萬是燕王朱棣的數倍之多
于九月抵達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并駐兵于河間,朱棣得知李景隆軍中部署后只說了一句其兵必敗無疑,所謂軍師尚不團結言何不???”
朱元璋眉頭一挑
“好一個軍師尚不團結言何不敗,老四目光如炬一眼便瞧出了二丫頭的弱點還有弊端
九月,北方皆已準備入冬,二丫頭所率皆是應天的將士本就不適那寒冷天氣最好辦法便是速戰速決,不過二丫頭手中將士是老四數倍,此戰依舊可打?!?
任小魚有上帝視角能不能打他哪里會不知道
“老朱,你能想得到的朱棣一樣能想得到,為了引誘李景隆率大軍更加深入北地朱棣便決定由道衍和尚協助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則親率大軍馳援永平”
朱元璋蹙眉
“老四的意圖如此之明顯二丫頭不至于中計吧?”
任小魚心想要是李景隆能看得出來的話那就不會頂著大明戰神的名頭了
“李景隆可沒老朱你那目光,他聽聞朱棣親自率兵赴援永平便立馬率大軍趕至北平城下,在經過盧溝橋時見無士兵防守甚至還得意跟手下將士吹談連此橋都沒有設防看來燕王已是窮途陌路
由于事先得知消息的朱高熾已經連夜讓人在城墻上潑水,天冷結冰,所以李景隆要想攀城進攻絕非易事”
“另一邊,燕王朱棣抵達永平,守將吳高不敢迎戰直接退走所以永平落入朱棣之手,而后朱棣又率大軍前往大寧并于建文元年十月抵達大寧城外,朱棣單騎入城見寧王朱權也就是老朱你的老十七
兄弟二人相見,朱棣便大施演技使得寧王收留于他,而后朱棣用計拿下寧王朱權使得寧王歸順,同時寧王麾下之師皆歸朱棣,其中便包括寧王的精騎朵顏三衛,朱棣兵力大增?!?
朱元璋看著任小魚
“小魚,老十七這什么精騎朵顏三衛咱聽著怎么那么像是前朝余孽?”
任小魚點頭
“老朱,你要這么說其實也是可以的
朵顏三衛也稱兀良哈三衛,是洪武二十二年老朱你親自設置的三個羈縻衛所
洪武二十一年,北元脫古思帖木兒汗被藍玉率一十五萬將士拿下蒙古分崩離析,隨后鐵木哥斡赤斤的后裔遼王阿札失里降明,至此朵顏三衛成立。”
朱元璋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不過聽到能降下前朝余孽朱元璋顯然心情大好
“行吧,小魚你繼續說,老四兵力大增之后呢?”
“之后的朱棣見李景隆有意想要等到來年開春再繼續北上可是又不想李景隆麾下之師有休生養息的機會
所以十二月朱棣出師抵達廣昌,守將楊宗投降,建文二年正月,朱棣之師抵達蔚州,守將王忠、李遠投降
是二月,朱棣開始攻打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作為代王的封地李景隆不得不率兵救援,只是李景隆大軍一出紫荊關見目的達到的朱棣便率大軍折返北平
再說李景隆大軍于那冰天雪地之中奔波個把月損失極大就連士氣也受到重創,最關鍵是連朱棣大軍的影子都沒摸著?!?
任小魚講到這里朱元璋忍不住搖頭
“寒冬二丫頭的應天大軍想要在老四手底下討到便宜豈是那么容易的
咱聽得真切,自打二丫頭接替耿炳文大將軍一職之后他便一直被老四牽著鼻子走,雖手中兵力是老四數倍,但長此下去勢必會被老四拖死”
任小魚點頭
“不錯,李景隆顯然也是意識到老朱你所言所以便寫信于朱棣請求停戰,只是朱棣哪里會遂李景隆愿
在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大軍增至六十萬再次誓師北上,得到消息的朱棣大軍一樣揮師南下
先是朱棣大軍渡過玉馬河并駐軍蘇家橋而后兩軍會戰”
聽到李景隆所率大軍和朱棣所率大軍終于要打起來了,朱元璋眼神里都充滿了炙熱,急道
“快,小魚,你趕緊說,這場仗雙方到底打得如何”
任小魚十分不滿的白了朱元璋一眼,心想你要是沒打斷我的話我早就開始說了
“這場戰李景隆可以說是打得不錯,因為他妙用麾下一名喚做‘平安’的先鋒,這位平安曾經跟著朱棣出塞所以熟悉朱棣戰法
采用伏擊的戰術并在朱棣大軍退走的畢竟之路設雷,前后兩次打得朱棣大軍損失慘重,最后甚至讓朱棣不得不親自率兵墊后”
朱元璋忍不住點頭,贊嘆道
“好,這一仗二丫頭打得漂亮,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能壓老四一頭,不錯,咱沒白在他身上花了那么多精力?!?
“小魚你繼續。”
不等任小魚開口一旁馬皇后已經對著朱元璋說道
“重八,你老是這樣打斷店家然后又還要催促店家,換作是咱咱可就不跟你說了。”
朱元璋白了馬皇后一眼
“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么”
任小魚也對著馬皇后說道
“馬娘娘不礙事的,老朱是馬上皇帝,聽聞揮刀策馬之事喜歡討論這實屬正常?!?
說完,任小魚便又繼續說了起來
“第二日李景隆大軍與朱棣大軍再次合戰,李景隆麾下瞿能父子、平安勇猛打得朱棣大軍節節敗退
眼看著朱棣大軍汲危,突一股妖風刮來折斷李景隆軍中帥旗旗戟,李景隆軍頓時大亂
朱棣見此抓住機會反攻李景隆之師大敗投降十萬余人?!?
朱元璋等人紛紛皺起眉頭,從剛剛任小魚話中眾人聽出了不對,哪怕是呂氏也不意外
明明李景隆大軍就要大獲全勝,可是那股妖風卻突然刮來折斷了李景隆帥旗,至此朱棣大軍反敗為勝
此間,朱元璋想到了那道衍和尚
“小魚,你說那道衍和尚難不成真有如此道行能給老四戴上白帽子,又或者老四本就是天命所歸?不然老四又怎么可能得天所助?!?
任小魚以前書上看到這段的時候還沒細想,現在朱元璋如此說來朱棣此戰可不就是得天所助
“老朱,是不是道衍和尚有這道行又或者朱棣是不是天命所歸我也說不來,但我從書上所見朱棣卻實是比朱允炆更適合當皇帝
可以說,整個大明國祚二百七十六載前后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除了老朱你之外最牛的便是那朱棣?!?
看著朱元璋目光任小魚急忙說道
“老朱,關于朱棣當皇帝后的事情我后面再跟你細說,眼下咱們還是繼續說李景隆和朱棣的戰事?!?
開玩笑,就朱棣當皇帝后面的事情比起建文帝可要精彩多了,這要是一說起來停都停不了
“行吧,那小魚你趕緊跟咱說后面的事情,這一次老四得天所助日后怕不是要如魚得水”
任小魚心想朱棣這哪是什么如魚得水分明就是要化龍
“這是自然,接下來李景隆一路敗退齊州,應天,建文帝見李景隆數月時間一敗再敗便撤免其大將軍職務
同年十月,建文帝召李景隆回應天,朝堂上所有大臣皆指責李景隆,特別是黃子澄等一批文官更是聯名請求建文帝將其斬首示眾,好在建文帝力排眾議最終保下了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