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此路不通,那就換一條
- 重回八四,那年漁火正旺
- 喝的是古井
- 2044字
- 2025-06-27 17:59:00
不過陸恒卻是花了兩毛錢,先去澡堂洗了個澡,又花了小二十,給自己買了一套現(xiàn)在流行的的確良。
這些都是小錢,陸恒最大的一筆開銷,是花了三十買了個滬上產(chǎn)的人造革手拎包。
這特么的真貴。
但人靠衣裝,馬靠鞍裝,進出各種公家地方,手上要是沒個包,氣勢上就缺了三分。
陸恒穿上的確良,手上拎著公文包,頭發(fā)稍微短了點,沒法梳成大背頭。
不然的話,要是再加上一口港普,陸恒就能跟前世的馬三當同行了。
這個年頭,偽裝成港臺同胞的騙子真心不少。
有很多地方,都是被這些人給騙了。
當然,人家那個投資,就比他大多了。
別的不說,至少小車得租上一輛。
很多騙局就是盯著各個想發(fā)展的小城市騙。
花樣在后世來說,相當簡單,但在這個年頭,卻因為消息不暢通等原因,上當者比比皆是。
如果陸恒要搞那些,他自信成功率會相當高。
但陸恒不想掙那種錢。
他雖然從一開始對上馬家兄弟,就是各種謊話。
但他從來沒想過,靠著欺騙掙錢。
善泳者,必定溺于水。
那些靠欺騙為生的人,可以成功一百次,但只要失敗一次,那就是吃花生米的結(jié)果。
就算明面上不吃,私下肯定也是沒有好果子。
太多的人,想著他們閉嘴了。
其余的時間,陸恒都在街面上亂逛,沒去那個衛(wèi)先生那里。
他準備下次過來,再拜訪衛(wèi)先生。
畢竟上次一分錢定金沒留給人家,還可以推脫為他不懂這里面的規(guī)矩。
但這次要去的話,怎么也得丟個一兩百給對方,不然人家就算能辦陸恒的事情,也不一定肯給他辦。
而現(xiàn)在陸恒身上的錢,都是有用的。
回去還二百三給馬家兄弟。
其他的錢,進行下一次生意。
趁著現(xiàn)在能掙錢,趕緊多掙一點。
有了頭一桶金,他挪轉(zhuǎn)的空間才能更大一些。
白天一天時間,陸恒都是這樣消磨了。
等到了晚上,陸恒才往縣府大院走去。
自然是生活區(qū),要是辦公大院那塊能進,陸恒白天就進去了。
那邊的查驗可嚴多了。
要陸恒身份是真的,哪怕他就是一個農(nóng)民,現(xiàn)在也可以光明正大的進出縣府辦公大院那邊。
但陸恒的身份就是經(jīng)不起考驗,萬一門崗處跟上面一匯報,再打個電話,按照陸恒身份地址一查詢,那他就直接玩完。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到了縣府大院門崗處,陸恒站在不遠處看了好一會了。
看到的情況,讓他不由咋舌,這個保衛(wèi)看樣子跟里面的人很熟,時不時就會喊著進去辦事的陌生人詢問目的,電話詢問,以及登記。
一切流程,都沒漏洞可鉆。
雖然現(xiàn)在的陸恒,也是穿著人模狗樣,除了一雙運動鞋跟身上的衣服不太搭。
但進出這邊的人,都是穿著整潔。
在這個上面,他一點優(yōu)勢都沒有。
要是只想溜進去,陸恒可以翻墻啥的。
但他想的是正大光明的進去,然后再正大光明的出來。
那樣回到青山公社以后,才能跟馬家兄弟吹牛。
要是馬勝兵在縣城里有點門路,甚至不需要他吹牛。
這難度又增大了不少。
陸恒感覺有點牙疼。
關(guān)鍵還是陸恒只有一次機會。
要是在這個上面犯錯了,他以后就再無機會了。
所以這個上面,他還要另想辦法。
陸恒失望的搖搖頭,轉(zhuǎn)身去到了人民公園,先去看看那些‘同行’的生意如何。
還真別說,這個年頭的消費潛力不低。
陸恒坐在陰影處,閑看了個把小時,就看到一個攤販賣出去三塊電子手表。
就是那攤販就如同過街的耗子一樣,隨時探頭探腦,東張西望的。
這是防著市管人員把他們包餃子了。
這也變相說明了這年頭想發(fā)財,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二天,早八點,陸恒出現(xiàn)在了榮縣文化局的門口。
既然不能直接去見楊晨光,那就按照正規(guī)渠道一級級找上去就是了。
這年頭文物局縣級還沒有,大多是文化局抽一兩個人員代管。
“同志,你好,我從金陵過來的,找一下你們管文物方面的同志。”陸恒大大方方的走向了門崗處。
這個單位,現(xiàn)在是清水衙門,不論級別還是警惕心,都比不上縣府大院那邊。
保衛(wèi)只是懶洋洋的從窗口看了陸恒一眼,眼見陸恒衣著筆體,拎著皮包不像壞人。
他根本沒想著查驗介紹信,而是一指后面的筒子樓說道:“二樓,右手第三間辦公室,找甘干事。
他負責這個。”
這也正常,這個年頭,騙子都不稀罕到他們這個清水衙門。
能騙啥啊?
現(xiàn)在文化教育這條線上的職場,拖欠工資是常態(tài)。
很多下面的教職工,一年最少有三五個月的工資,都是打的白條。
“謝謝!”陸恒彬彬有禮的說了一聲。
邁開正步,就往辦公樓走去。
這樓的年紀估計比他都大了。
墻面上還刷著油漆,一層覆蓋著一層。
陸恒走到了二樓剛才保衛(wèi)指定的辦公室門口,輕敲了兩下門,里面兩三個辦事員一起抬起頭望向了他。
陸恒微笑道:“哪位是甘干事?”
一個身高瘦長,感覺有點營養(yǎng)不良的中年人站了起來,對著陸恒問道:“這位同志,我是。
請問您是?”
陸恒走向前去,與對方握手微笑,帶著點滬上口吻的言語張口就來說道:“吾叫陸恒,金陵人,從滬上過來呃!”
陸恒說的并不是完全的滬上言語,而是以滬上人的口吻說著普通話。
滬上話發(fā)音偏短促,句尾稍微下沉。
“您好,您好,陸恒同志。
請問您到我們文化局,有什么指導(dǎo)?”瘦竹竿一下子變得相當熱情,握著陸恒的手上下?lián)u晃。
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前些年,榮縣是金陵滬上小年輕們插隊的首選之地。
榮縣的鄉(xiāng)下,畢竟也是魚米之鄉(xiāng),雖然生活也不算好,但至少不會餓肚子。
也不像那些苦寒之地那樣,動不動被凍傷。
所以能到榮縣這邊插隊的小年輕,大多都是家里有一定關(guān)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