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凡爾賽合約
- 開局下等兵,我中興帝國
- 心碎作者沒錢吃飯
- 4062字
- 2025-06-19 23:59:56
1918年12月21日。
法倫丹人民度過了一個極度貧窮的圣誕。
清晨,城門只是剛剛洞開,清理死尸的車隊就忙碌了起來。
這些天城里每天都在死人,除了被普德爾人殘忍殺害的,還有接受不了失敗自殺的軍人,因為經濟危機流落街頭的市民,以及一些自殺的“殉國者”。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人當中,不愿意委身普德爾人的法倫丹女人居多,除了一些軍人,警察和貴族,男人中倒少有“殉國者”。
法倫丹完了,被普德爾和不列塔尼亞瓜分,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
誰能想到,曾幾何時耀武揚威,擁有7塊殖民地,坐擁世界第一大陸軍和第二大海軍的法倫丹,在四年的戰爭后,被原本的盟友不列塔尼亞摘了桃子。
凡爾賽宮鏡廳,曾經象征著法倫丹太陽王路易十四無上榮耀的地方,此刻卻成了帝國被公開肢解和羞辱的刑場。
當然,懦弱的法倫丹皇帝拿破侖四世,沒有選擇出現在這才和談的地點,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他是選擇向他的親戚喬治二世伸出了和平的橄欖枝,而并非向普德爾人投降。
并且,他希望不列塔尼亞王國能考慮到兩國的深厚情誼,和海外殖民地歸屬權的問題上,為法倫丹拒絕普德爾的無禮要求讓步。
從這一點看來,這位被軍部暗暗吐槽的王者也并非絕對的無能之人。
也許在他看來,突然的停戰投降,是一種避免和不列塔尼亞正面沖突乃至王國的正確手段。
法倫丹吐出一定的利益,讓普德爾人和不列塔尼亞去搶,而他的宮廷并不會受到半點損失,反而能壓制一下國會中因為戰爭對他頗有不敬言辭的共和派。
是的,法倫丹作為帝制國家,擁有著自己的國會,這也是傳襲自墨洛溫王朝的優良傳統,“英雄的家族們擁立墨洛溫之王,他們成為獅子王朝的臂膀。”
國會組成也大多是神秘社會的成員,他們遵循著古老的血契,在法倫丹這片土地上繁衍了千年,一直輔佐著獅心王的血脈,直到一個名叫拿破侖·波拿巴的年輕人橫空出世,自己加冕為王。
如今這一切的輝煌都只是過去式了,愚蠢的拿破侖四世還沒認識到自己究竟犯下了何等錯誤。
刺眼的水晶吊燈下,長桌一端坐著趾高氣揚的普德爾和不列塔尼亞代表,另一端則是面色沉凝、氣勢低落的法倫丹代表團。
為首的,是保皇黨核心人物戈爾·魏斯中將,斐林守護者洛林上將,以及主戰派和雷霆計劃最高決策者加利埃尼中將。
幾位被皇帝臨時推出來承擔罵名的文官不安地坐在另一半,他們中是剛剛上任的前經濟大臣,現帝國內閣首相,沃爾·馬爾克斯,外交大臣珀西·哈利斯,及若干官員。
代表普德爾的,正是那位曾在斐林前線指揮作戰的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他鷹隼般的目光掃過法倫丹代表團,尤其在洛林上將身上停留了片刻,又帶著毫不掩飾的輕蔑與勝利者的施舍姿態移開目光。
那份被稱為《凡爾賽合約》的文本,被緩緩攤開在光滑的桌面上。
全權負責談判的沃爾·馬爾克斯首相每翻一頁,手就沉重一分,臉色也隨之慘白。
戈爾·魏斯看完這份條約,強撐著才沒有暈過去,臉色鐵青。
每一個字,每一行條款,都如同沾滿了鮮血的匕首,將法倫丹這個巨人切割得支離破碎。
是的,在那些來自不列塔尼亞和普德爾的高官們看來,今天就是一場盛大的法倫丹遺產分割儀式。
盧森,曼恩及其附屬地區,以“戰略緩沖帶”為名,永久割讓普德爾。
不列塔尼亞獲得海關和主要港口“特殊管理權”,其商品享有超國民待遇。
普德爾,不列塔尼亞及其盟國將成立戰勝國控制的“國際委員會”,凌駕于法倫丹政府之上,監督財政、經濟乃至內政。
西北部富饒的諾曼底沿海地區(含勒阿弗爾港),不得被用來建設海軍及大型船塢設備,原本的法倫丹leyland公司,法國海軍戰艦提供商,被只允許建造民用的,航速在15節之內的小型艦船。
法倫丹原屬的戰艦,除了參與偷襲普德爾威廉軍港的科爾貝號無畏級戰列艦及其他5艘艦船被移交普德爾處理,都要參與改制,法倫丹只被允許擁有15艘之內的小型驅逐艦,和部分老舊巡邏艇,禁止建造潛艇。其余戰艦將被普德爾和不列塔尼亞瓜分。
普德爾控制法倫丹關鍵礦產區和主要工業稅收,作為賠款擔保。東部,阿爾薩斯-洛林礦產區大部劃歸普德爾,原本并不富裕的法倫丹工業命脈又遭重創。
法倫丹北方薩爾工業區由國際聯盟(實為普德爾)代管15年,期間收益盡歸普德爾。
法倫丹承擔戰爭“全部責任”,賠償普德爾和不列塔尼亞總計50億法郎,分99年付清。賠款優先以礦產、銅鐵,煤炭、黃金,白銀、糧食、工業設備等實物支付。
其中,普德爾獲賠40億,這一點不列塔尼亞并沒有什么意見,他們什么的都沒做,只是出兵登陸諾曼底,法倫丹所謂的皇帝就已經嚇得通電全國宣布投降。
反倒是普德爾,他們為這場戰爭,打了整整四年,已經付出極度慘痛的代價——戰前法倫丹號稱世界第一的陸軍,并不是虛名。
其余條款更是極具羞辱性,是對法倫丹徹徹底底的去武裝化。
陸軍限員10萬,禁止擁有以太武裝、重炮、軍用飛機及任何進攻性武器。
空軍解散,機場由國聯監管。
萊茵河左岸及割讓區縱深50公里劃為永久非軍事區,法倫丹不得駐軍設防。
法倫丹龐大海外殖民地被徹底剝奪,普德爾、不列塔尼亞及其盟國瓜分了全部殖民地,其中,不列塔尼亞拿走了完整的印加,以及新西蘭兩大殖民地,普德爾選擇了北非及亞太和南美殖民地。
此外,還有屬于神秘社會的密約:法倫丹須向普德爾帝國神秘事務部共享所有煉金術、符文科技、以太驅動研究資料及樣本。禁止一切軍用煉金研究。境內煉金術士需登記接受“再教育”或驅逐。新發現以太礦脈開采權歸屬普德爾。
作為戰爭的“主要責任人”,加利埃尼中將握著筆的手劇烈顫抖,筆尖懸在簽字處上方,如同千斤之重。
他抬頭望向鏡廳穹頂描繪著法倫丹昔日輝煌的壁畫,天使與英雄的容顏在刺目的燈光下模糊不清,仿佛也在泣血。他知道,簽下這個名字,“加利埃尼”將成為法倫丹史冊上永恒的罪人。
但他更清楚皇帝和?;庶h背后那些大地主、大資本家急于媾和、保全私產的意志。
他為拿破侖家族服務了60余年,從少年時就口口聲聲忠于皇帝陛下,所以如今,也不能背叛皇帝的意志。
哪怕那個命令是向這些該死的普德爾人投降。
他閉上眼睛,一滴渾濁的淚沿著深刻的皺紋滑落,滴在光滑的桌面上,洇開一小片深色的痕跡。筆尖終于落下,劃下屈辱的符號——“約瑟普·加利埃尼”。
馮·曼施坦因嘴角勾起一絲冷酷而滿足的笑意,與不列塔尼亞代表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凡爾賽合約》正式生效。
1918年12月22日,報紙用最大的黑體字刊登著合約的條款,每一個字都像鞭子抽打在每一個法倫丹人心上。
經濟徹底崩潰,主權淪為笑柄,軍隊榮譽被踐踏,民族尊嚴被剝光。一種混合著無邊憤怒、刻骨屈辱和麻木絕望的情緒,如同瘟疫般在法倫丹大地上蔓延。
他們不知道曾經強大的,驕傲的法倫丹怎么了,一種發自內心的,為國家和民族深深擔憂,深深悲憤的情緒席卷了整個社會。
......
李維看到《凡爾賽條約》時,無動于衷地將報紙撇到一旁。
作為被普德爾人通緝,犯下“戰爭罪”,“反人類罪”,等等駭人聽聞罪行的李維,正藏在丹楓阿瓦隆內一棟不起眼、被查封的“伊麗莎白·洛朗安保公司”建筑地下深處。
昏暗的煤氣燈搖曳著,將扭曲的人影投射在布滿灰塵和古老符文的石壁上??諝鈴浡惻f羊皮紙、干燥草藥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神秘殘余的氣息。
十幾個人影圍坐在一張沉重的橡木長桌旁,他們穿著各異,有學者長袍,有褪色的舊軍裝,有工匠的皮圍裙,甚至還有修女的頭巾,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刻著同樣的沉重與決絕。
和李維一樣,這些人都是保密局發展的“下線”,在丹楓淪陷后,就躲進了阿瓦隆。
和外界不一樣的是,普德爾的神秘社會雖然滲透了這里,但他們也不敢做的太過分,大張旗鼓地地毯式搜索。
一是防避法倫丹神秘社會,二是擔憂法倫丹如今還活著的四位階位【5】神秘,丹楓的阿瓦隆很有可能存在通向他們居所的道路。
“皇帝出賣了法倫丹,政客簽下了賣身契!”一個頭發花白、眼神銳利如鷹的老者——那是丹楓大學化學研究院院長埃德加·羅蘭,他用低沉而充滿怒火的咆哮打破了沉寂,手指重重敲在桌上那份刊載著《凡爾賽合約》種種條款的報紙上,“看看這些!他們要奪走我們幾個世紀積累的知識!要閹割我們的力量!把我們的同胞交給普德爾的‘凈化所’!這和宣戰有什么區別?”
“地上世界的戰爭結束了,羅蘭大師,”一個面容隱藏在兜帽陰影中的年輕女人接口,聲音冰冷如刀,“但屬于我們的戰爭,現在才開始。幾千年來,普德爾人做夢都想要踏入法倫丹的神秘,不論是為了獅心王的盟約,還是為了我們自己,我們必須團結起來。”
李維眸光一閃,閃爍著神秘的眸子看去,卻只看到了一團虛影。
這個兜帽女人的聲音隱隱讓他覺得熟悉,卻怎么也想不起來,在哪里聽過。
“他們奪走土地,榨干財富,禁錮軍隊,”羅蘭大師冰藍色的眼眸在昏暗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的聲音平靜,卻蘊含著風暴般的力量,“但他們永遠無法真正禁錮的,是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力量,是深植于這片土地的奧秘。普德爾人想用槍炮來定義法倫丹的未來?不?!?
他站起身,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未來,屬于影子里的火,屬于未被記載的知識,屬于……他們無法理解的力量。從今天起,我們不再是帝國的附庸,我們是‘灰燼之環’(Cinder Circle)——法倫丹最后的不滅之火。我們要用禁忌知識,奪回他們搶走的一切?!?
羅蘭大師一揮手,一張上面是晦澀的符文和復雜的煉金陣圖展開,空氣仿佛也隨之微微震動。
那是一張被嚴密保護的藍圖,上面是一個結構極其復雜、融合了煉金術與科技的裝置概念圖。
“這是‘鳳凰爐心’,”羅蘭的聲音帶著一絲狂熱,“它能汲取地脈深處的以太洪流,甚至……暫時扭曲局部的現實法則。這力量過于危險,過去我們只在理論上探討。但現在......”
他看向李維,又環視眾人,“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為了法倫丹,我們需要資源,需要最頂尖的頭腦,需要絕對隱蔽的場所?!?
李維沉默了片刻,他看向那個化學教授拿出來的詭異爐心,不知為何,【不可腐蝕者】并不抗拒那個東西,反而有些火熱。
“頂尖的頭腦,散落在各地,甚至可能被普德爾帶走?!币晃淮髦坨R的學者推了推鏡框,“我會啟動‘舊日學社’的網絡,找出他們,保護他們,帶來這里?!?
李維想了想,主動出聲道:“我能解決場所。”
他目光仿佛穿透了厚厚的巖層和城市的廢墟,望向遠方,“我知道一個地方。斐林前線,‘雷霆’最終熄滅的地方。那里埋藏著十萬普德爾亡魂的怨念和未散的以太湍流,是天然的屏障,也是……最好的掩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