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把袁神忽悠瘸了
- 三國:劇透未來,漢靈帝崩潰了
- 一點十一
- 4088字
- 2025-07-06 22:13:28
二合一,4000字
——
袁紹為何青詳細的介紹了雒陽的美景與歷史。
當然了,何青都了解。
原本的計劃被破壞,袁紹的突然加入使得何青產生了別的想法。
作為汝南袁氏新一代的領軍人物,袁紹在漢末三國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這個一手造就漢末亂世的梟雄人物,到底是否忠誠于漢室?
后世許多人將董卓、曹操、公孫瓚、孫堅、袁紹這些人,戲稱為“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行人本想到雒陽城外看看,然而走遍三個城門,發現城門守衛森嚴,并且大門緊閉。
萬年公主性格驕橫,但看到這種情況也知道雒陽嚴禁,硬闖的話后果很不好。
袁紹見此情況,果斷邀請何青與公主到府邸坐坐。
他的本意不在萬年公主,而是何青。
何青本想拒絕,畢竟私底下與袁紹見面,這事要是皇帝知曉,恐怕又得說道說道了。
奈何袁紹盛情邀請,公主玩心大起,代替他答應了下來。
何青沒辦法,只得答應了下來。
一行人很快到了袁紹府邸。
別看他是汝南袁氏的庶出,在雒陽的影響力巨大,府邸相當氣派。
何青笑吟吟道:“本初兄能有這樣的府院,應當花了不少錢吧?”
“這是已故太傅陳蕃的舊府,我暫時居住在這里。”袁紹點了點頭,稍顯得意。
陳蕃是桓帝朝的忠臣,聲名顯赫,在漢靈帝繼位以后,憑借名氣與資歷晉升上公太傅。
作為清流黨人的領袖,陳蕃與竇氏外戚聯合,準備誅殺宦官。
可惜事情敗露,被宦官反殺。
整個東漢,從漢和帝開始,宦官與外戚、世家的斗爭中,一直占據上風,到死都是如此。
陳蕃等清流領袖死后,給了袁紹攀登的機會,從而成為新的清流代表。
何青好奇道:“不知本初兄對于宦官專權如何看待?”
以袁紹的影響力,只要振臂一呼,諸多士人就會跟隨他。
東漢的士人作為統治階級,能夠左右朝廷的走向。
皇帝推行科舉,士人是最大的阻礙。
哪怕先制定一個配合察舉制的科舉制度,恐怕仍舊有士人會以祖制反對。
這個時候一些影響力大的人很重要。
何青在想如果把拉進來,以他清流領袖的身份推廣科舉,豈不是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前提是能夠說服袁紹...
皇帝眼下推行的科舉,何青稱為1.0版本,以配合察舉制、主推寒門子弟為主。
如果連1.0版本都得不到士人的接納,后續的科舉版本肯定更不行了。
士人之所以重要,因為掌握了輿論。
百姓大字不識幾個,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士人說什么,百姓信什么。
沒有士人的支持,恐怕百姓與寒門也不會參加科舉。
如果由袁紹、劉表等天下名士牽頭,推崇科舉的話,事半功倍。
何青想到這里,面露微笑道:“本初兄在雒陽許久,想必應當結交了不少名士吧?”
“名士稱不上,不過確實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袁紹迎合的笑了笑。
“你謙虛了,不知兄臺的志向如何?”何青心里面鄙夷,臉上還得裝作友好。
什么狗屁志同道合,分明是臭味相同罷了。
一群借著反對宦官的幌子,想要步步高升的野心家,真能給自己臉上貼金。
袁紹不予回答,反問道:“怎么突然問起這個了?”
何青問道:“你應該聽說天子打算推行一種選官制度吧?”
“聽說了,好像是科舉,聽說是在雒陽舉辦,面向天下學子。”袁紹疑惑的點了點頭。
朝廷的事情瞞不過他,畢竟朝中多士人。
士林就這么大,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這個領袖的耳目。
“實不相瞞,我此次出宮就是為陛下尋找一些志同道合之人,本初兄有所不知,陛下準備重用一些寒門子弟。”何青突然湊到袁紹耳邊。
袁紹嚇了一跳,以為何青突然襲擊,結果虛驚一場,穩了穩心神道:“重用寒門子弟?”
“不錯。”何青神秘的點了點頭。
漢末存在很多鄙視鏈,關東人鄙視關西人是最出名的。
其次還有士人鄙視武人。
孫堅、公孫瓚、董卓,都曾受到一些世家、豪強的鄙夷。
沒辦法,士人升遷的方法眾多,舉孝廉、茂才、征辟等等。
武人出頭的路就一個——軍功!
除了這兩條鄙視鏈,還存在世家豪強鄙視寒門。
寒門并非底層人,而是貴族中的底層人,大多沒落魄的貴族。
在寒門之上,豪強之下,還存在兩個階級,即大族與望族。
孫堅的出身低微,父輩為瓜農,但他本人十七歲就當縣吏,寒門子弟可做不到這點。
孫氏家族在當地明顯高于寒門,這點從孫堅的親族人數,以及他能結交四方豪俠上看出來。
可見孫家并非寒門,起碼是大族起步。
劉備的家世與孫堅差不多,基本也屬于大族。
大族是那種有能力在郡縣當官,但官途坎坷,升遷難度很大的家族。
這類家族往往有些錢財,依靠某些營生維持,沒成為外戚前的何氏應當也是大族。
望族比大族強,卻又不如豪強。
盧植的家族基本就是望族,盧氏從盧植開起崛起,最終成為后世的頂級門閥。
士人瞧不起寒門子弟,也是正常的。
大族和望族再不濟,人家起碼有錢,振臂一呼能召集部曲。
寒門有什么?
除了有百姓得不到的知識,恐怕也沒什么了。
何青接著道:“天子的意思是重用寒門來對付宦官。”
“什么意思?”袁紹思緒萬千,有些摸不準何青的意圖。
何青笑道:“我這么說吧,兄臺為清流之人,但士人之中有親近宦官者,這些人根本看不出他們的底線,所以想重用寒門對付宦官,我這說兄臺應該明白了吧?”
袁紹的終極目標就是誅殺宦官,從而讓自己成為老資歷。
單純的說科舉提拔寒門,袁紹不一定會理睬,可要是加上科舉出來的寒門是對付宦官。
這家伙肯定雙手贊同!
“真的?”袁紹半信半疑,不過眼中流露的喜悅已經很明顯了。
何青挑了挑眉道:“兄臺若不信,我可回復天子,讓天子召見你。”
袁紹沉思少許,皺眉問道:“天子信任宦官,又怎會重用寒門來對付宦官?”
何青神色復雜,重重嘆息道:“兄臺有所不知,太平道謀反,宦官參與其中,與太平道暗中勾結,天子有心除掉宦官,但宦官這么多年將親信安排到了各地,想要根除有些麻煩。
除了一個張讓、徐奉、封谞三個中常恃明確暗通太平道,其余的宦官沒有充足的證據,貿然動手的話恐遭人非議。
天子曾禁錮清流士人,已經得罪了不少士人,引起士人的不滿,若是隨意的懲治宦官,豈不是遭到宦官與士人兩方的怨恨。
所以天子推行科舉,打算用寒門來對付宦官,并且解除黨禁,。”
一番話下來,何青自己都覺得說的是真的。
這套說辭有理有據。
皇帝確實得罪了黨人,這些人私底下沒少指責皇帝。
宦官也確實勢大,一些頂流世家不得不依附宦官躲避黨錮。
袁紹聽的一愣一愣的。
何青心中竊喜,添油加醋道:“本初兄,弟弟我早就聽聞你的名聲,不懼宦官權勢,營救無辜的黨人,小弟非常傾佩你的為人。
小弟愿以洛水起誓,我今日所言真真切切,沒有半點假意。
若是兄臺能與天子同心同力,定能青史留名,留下一段佳話,天子有你袁本初想助,如魚得水,你與天子必將成為后世君臣的典范。
兄臺雖然不是汝南袁氏的嫡出,憑借此事兄臺也能為家族帶來更大的聲望,封侯指日可待啊,假日時日,兄臺也能像周公一樣名垂青史!”
在司馬家登臺之前,洛水的神圣性毋庸置疑。
何青以洛水起誓,等于給足了袁紹安心。
袁紹兩眼放光,不斷的吞咽口水,顯然被說的心動了,何青的言語句句說到他的心坎里。
回想曾經的人生,為“父母”守孝六年,從而養出了名聲。
在雒陽結交名士,鋪墊關系,就是為了不依靠汝南袁氏,通過自身的努力站在人臣之巔。
主張反對宦官,做一個不懼權貴的忠心之人。
袁紹做的這一切,歸根結底就是四個字——要做最高!
何青瞅準袁紹神態變化,繼續道:“兄臺有所不知,經歷太平道謀反之事,陛下醒悟了,打算頒布罪己詔,告訴天下人他做了錯誤的決定。
兄臺此時站出來引領士人,幫助天子解圍,指引士人與天子同心,兄臺你就是當世孔夫子啊!
當時候天子視你為棟梁,士人奉你為圣賢,天下百姓歌頌你的事跡,兄臺你是清流領袖,應當以身作則,成為天下人的榜樣!”
糖衣炮彈之下,袁紹心里的防線頃刻間崩塌,未來美好的畫面在他心中閃過。
他袁紹是天下名士,德高望重!
他袁紹是天子肱骨,位極人臣!
他袁紹是千古名臣,流芳百世!
他袁紹是儒士頂流,當世圣賢!
袁紹的眼睛中浮現出貪婪與瘋狂,他的呼吸變得急促,一顆心劇烈的跳動。
對!
說的太對了!
我,袁紹,要做大漢的肱骨,要做天下人的榜樣!
“好,說得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袁紹激動的起身,已經被何青激昂的言論折服。
在這一瞬間,他覺得以前白活了。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腿好像有點疼...
袁紹感激的拉著何青的手,紅了眼眶,哽咽道:“兄弟,我袁紹只恨與你相識太晚,如果能早點遇到你,我...”
何青反手拍了拍袁紹的手,重重的點頭道:“本初兄,我了解你的心情,我明白你的苦楚啊,你我兄弟相見恨晚!”
“知我者,兄弟也!”袁紹激動的說不出話,只是一味的拉著何青的手。
“兄若不棄,弟愿拜兄為兄長,今后與兄完成宏圖大業!”何青也一臉振奮,然而心里快憋不住笑了。
這古人太好騙了...
就這何青還沒拿出殺招...
“好,你我兄弟今日結義!”袁紹果斷答應,拉著何青到院子里結拜。
“皇天在上...”
...
兩個時辰后,何青與萬年公主從袁府出來。
袁紹親自送到門口,臨別之際戀戀不舍。
兩人約定好,待何青回到宮中,定將此事稟告天子。
“喂,你跟袁紹說了什么?看他那個樣子,恨不得留你過夜。”劉言嫌棄的打量何青。
何青疲憊的擺了擺手道:“沒什么,有些共同的理想罷了。”
現在等科舉的詔書下達,到時由袁紹站出來引領輿論,士人定然不會反對。
有汝南袁氏族人,以及清流領袖雙重身份在,他袁紹就是最大的標桿。
汝南袁氏不可重用,但可以當皇帝在士人的傳話筒。
如果不是今日碰巧遇到袁紹,何青還真不一定想到這個方法。
天意啊!
劉言高傲的把頭扭到旁邊道:“不說算了,本來答應你到城外看看,可惜雒陽嚴禁了,只能等以后有機會了。”
“好,公主的心意,我能告知到。”何青搖頭輕笑一聲。
這小丫頭有時候還挺可愛的,至少沒有想象中那樣的讓人厭煩。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先入為主的認為果真不一定正確,從讓人口中了解的也不一定真實。
經過半天的接觸,萬年公主蠻橫是真,但本性并不壞。
人家是公主,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那樣。
畢竟誰會去教導一位養尊處優的公主,把奴仆當作人看?
人人平等,古代不存在。
這世道貴族就是天生高貴。
時代的局限性啊...
劉言見何青沒動靜,沒好氣道:“先回宮吧,出來時間太久了,如果父皇找你麻煩,你告訴我,我替你說情。”
“走吧。”何青笑了笑,邁著步子就走。
劉言跟上,抓著何青手臂道:“喂,你再教我一首詩詞吧。”
何青摸了摸下巴,看了看雒陽繁華的街景,又看了看劉言,思索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劉言聽的呆住了,癡癡的望著何青。
這一刻,日光與何青的面容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