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道韻:五法宗師

大周天循環不息。

靈氣如百川歸海,涌入陳玄的四肢百骸,最終沉淀于丹田氣海。

每一次吐納,都是一次淬煉,將縹緲的靈氣化作凝練厚重的法力。

此為煉氣境之真諦。

當第一縷甲木法力在丹田內生成,修仙者便叩開了法術世界的大門。

《甲木長青功》作為根基功法,自帶了數門極為實用的木屬法術:

驅毒術:催動法力,可驅散侵入臟腑的大部分奇毒,是行走在外的保命之法。

捆仙藤:木屬法力破土而出,凝為堅韌無比的帶刺藤蔓,如靈蛇般纏繞束縛目標。其上倒刺如鉤,對手越是掙扎,藤蔓便收得越緊,倒刺帶來的痛苦與傷勢也越重。

藤盾術:青藤交織,瞬間于身前盤繞成一面厚實的圓盾,能有效抵御尋常的物理劈砍與法術轟擊。

木屬性法力,以生發、堅韌、治愈見長,殺伐之力稍顯不足。

功法中唯一的攻擊法術,名為“靈木箭”。

施展之時,需左手虛引,右手搭弦,以挺拔的身軀為弓,以貫通的奇經八脈為弦,將磅礴的甲木法力盡數凝聚于指尖,化作一支蒼翠欲滴、仿佛蘊含著無盡生機的箭矢。

此箭一出,迅若流光,瞬息可達百丈之外,輕易便能洞穿數丈厚的金石。

其威力遠勝壬水攻擊法術——飛流矢。

缺陷也同樣明顯……

蓄力時間過長,使其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顯得笨拙,遠不如水法“飛流矢”那般靈動自如。

這源于木法天然的可塑性劣勢。

至少在煉氣境,此為無解之題。

如今的陳玄,深知“法術”這張底牌的分量,絕不可輕易在人前展露。

他能示人的,唯有那條更為孤高、更為霸道的仙武道途。

仙武道途實在太過罕見,偌大的望月谷竟無半點相關典籍流傳。

換作他人,或許早已困于原地,進退維谷。

但陳玄身懷【衍道星圖】,這便給了他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觸類旁通,自行開創。

他要以法修之理,印證仙武之道,創造出獨屬于自己的殺伐武技。

法修與仙武同修,本是相互掣肘之事。

陳玄早已找到了破局之法:以資源鋪路。

更確切地說,是依靠一種名為“甲木輕靈丹”的丹藥。

此丹能提升三成的靈氣吸收效率,并顯著降低煉化甲木靈氣的難度,相當于憑空多出了三成修行時間,效用驚人。

可惜望月谷內并無丹房。

唯有唐家奇珍坊會從外地收購丹藥,再加價倒賣。

陳玄與唐家已生嫌隙,自然信不過此渠道。

更重要的是,他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自己一個下品靈根,僅用一月便從引氣踏入煉氣。

思慮再三,陳玄找到了徐老。

由師父出面代購丹藥,最是穩妥不過。

至于自己堪比上品靈根的修行速度,陳玄也早已備好了一套滴水不漏的說辭。

他帶著幾分推測與請教的口吻道:“晚輩猜想,或許是我的仙武體質,在修行初期與法修之道有所共鳴,故而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增益。”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

仙武本就脫胎于法修,在煉氣期,二者引氣入體、開辟經脈、煉化靈氣的過程大同小異,有所共鳴并不奇怪。

待到更高境界,這兩個道途才會徹底分道揚鑣。

徐老稍作思忖,便深以為然,當即應下了此事。

甲木輕靈丹價格不菲,一枚便需三塊靈石,恰好是陳玄在符箓坊一個月的月俸。

而一枚丹藥,藥效僅能維持一天。

這意味著,修行一日,便要耗去一月薪俸。

這等消耗讓陳玄也感到肉痛。

好在他如今身家豐厚,尚有一百七十多塊靈石,足以支撐近兩個月。

“修行之道,一步慢,則步步慢。靈石散了還能再掙,時間錯過了,卻是千金難買。”

陳玄深知輕重,一狠心,花費一百八十塊靈石,請徐老代購了整整兩瓶甲木輕靈丹,共計六十枚。

一次性買足兩月用量,也免得頻繁勞煩徐老。

有靈丹相助,他的修行之路,如添翼之虎,一日千里。

……

轉眼,又是將近一月過去。

紫竹林深處,水潭靈地清幽依舊。

陳玄盤坐其中,丹田氣海內的法力已然積蓄了三分之二,如一汪深邃的碧潭。

他能感覺到,自己距離突破通玄境,誕生靈識之日,已然不遠。

屆時,儲物袋、高階符箓、以及兩件法器的全部威能,都將隨著靈識的出現而徹底解鎖。

然而,修為的精進并非這一個月最大的收獲。

他最大的收獲,來自于那本被他視作閑書的《陰陽五行法術大全》。

當他將此書徹底吃透后,識海之中,代表著它的那顆五彩星辰轟然大放光明。

璀璨星輝映照整個識海,最終化作一道玄之又玄的烙印,深深銘刻其上。

【衍道星圖】

【衛星:《陰陽五行法術大全》】

【領悟:小成→圓滿】

【道韻:五法宗師】

【效果:你對陰陽五行法術的領悟已臻化境,一點即通,一望即會;所有五行法術威力提升三成。】

道韻顯化的瞬間,陳玄只覺醍醐灌頂。

書中記載的所有法術,其原理、優勢、缺陷、施法軌跡乃至破解之法,盡數化作本能,了然于胸。

此刻若是再對上趙輕塵,他甚至無需動手,只需一指點出,便能精準地截斷對方的法力流轉,令那難纏的“壬水鎖身術”當場潰散。

無論是飛流矢還是煙白霧,在他這位“五行法術宗師”面前,都不過是稚童的戲法,再無半分威脅。

更重要的是,陳玄夢寐以求的“觸類旁通”,終于達成。

憑借著對五行法術根本原理的洞悉,他舉一反三,成功將木行法術的精髓,嫁接到了以殺伐為主的仙武罡氣之上。

他以《甲木長青功》的三門法術為藍本,創造出了三門全新的仙武武技:

“捆仙藤”,取其生發之意,化為連綿不絕;取其堅韌之性,化為無形之鎖。

陳玄將其融入罡氣,化作一門名為“纏絲勁”的絕技。

罡氣運轉間,化作千絲萬縷,肉眼難見的柔韌細絲,縈繞于拳掌,彌散于周身。

他便如蛛網中心的主宰,任何踏入“纏絲勁”范圍的敵人,都會被無形絲線層層束縛,一舉一動皆在他的感知之內,最終動彈不得,唯有引頸待戮。

“靈木箭”,這門甲木攻擊法術,則被他升華為一式石破天驚的拳法——“青蛟出海”。

他以脊柱大龍為蛟龍之身,以丹田氣海為龍珠,伴隨著一聲龍吟般的低喝,吐氣開聲,雙拳齊出。

罡氣化作青色蛟龍之影咆哮而出,摧枯拉朽。

再輔以玄甲縛靈手的五成威力增幅,三十丈內,便是身著中品法器的煉氣境修士,也必在這一拳下骨斷筋折,身受重創。

此招,已是陳玄如今最強的殺伐手段。

至于防御法術“藤盾術”,則被他改造為仙武罡技——“玄甲青藤罡”。

取藤盾之堅,融玄甲之固。

罡氣流轉,體表仿佛覆上了一層盤根錯節的青藤玄甲,堅不可摧。

陳玄自忖,煉氣境內,恐怕無人能破此防。

至于究竟是“青蛟出海”的矛更利,還是“玄甲青藤罡”的盾更堅?

這個危險的問題,陳玄沒有興趣在自己身上嘗試。

時至今日。

他奇經八脈三十二處竅穴內的罡氣,與丹田內的法力,均已蓄滿三分之二。

仙武道途可支持他鏖戰一個時辰;法修道途則能作為奇兵,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

雙道同修帶來的雄厚底氣,讓陳玄甚至覺得,自己未嘗不能與通玄境的修士過上幾招。

這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

人前顯圣,鋒芒畢露,是取禍之道。

藏鋒于鞘,待時而發,方為上策。

“丹藥相助,修行神速,卻也真是燒錢……”

剛剛支付了下月水潭靈地的租金,又預支了幾個月月俸后,陳玄不禁眉頭微蹙。

實力飛漲的喜悅,很快便被靈石見底的窘迫所沖淡。

坐吃山空終非長久之計。

必須盡快找到一條穩定且豐厚的生財之道;

否則,這高歌猛進的修行之路,恐怕很快就要因為“貧窮”而被迫放緩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清镇市| 汾阳市| 永登县| 民丰县| 托里县| 青海省| 新民市| 晴隆县| 通辽市| 县级市| 涞水县| 六盘水市| 黑龙江省| 进贤县| 漯河市| 定结县| 哈密市| 徐闻县| 大邑县| 桂平市| 浦县| 阿瓦提县| 本溪| 聂荣县| 礼泉县| 天门市| 全椒县| 德惠市| 梨树县| 崇左市| 文登市| 宁陵县| 昌平区| 宁都县| 南华县| 科技| 江阴市| 余庆县| 洞头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