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0章 鹽引錢莊的規則

“少一兩,少一文,也算你輸!”

小雨吃飽喝足,雙手抱懷,提醒道。

“勝你,自然是要大勝!我估摸,至少能搞來六七百萬兩銀子。”

鄭兆安遲疑一下,保守道。

他本想說八九百萬兩,但為了“夫妻情面”,少說一些。

小雨不說話,看向下面。

“沈公子,這鹽引與錢莊,到底有何關系?”

不僅僅是馬大掌柜,眾多掌柜紛紛發問。

鄭兆安在上面看著,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是的,少了彩紙炮。

或者安排幾個人,從二三樓撒下各種彩紙。

“規則如下!”

沈硯冰雙手高高舉起,身后緊緊包裹的紅綢子被拉下來。

露出一丈長、三尺寬的宣紙。

上面寫了三條規則,將錢莊與鹽引結合在一起。

從右至左,分別是一至三條規則。

第一條,存入一千兩紋銀,當場贈送一張鹽引。

六個月后,一千兩如數奉還。

第二三條與第一條相似,不過是時間和金額有所變化。

第二條是存三百兩一年,便可得一張鹽引。

讓一眾鹽商內心火熱的,是第三條。

存一百兩三年,便可獲得一張鹽引!

而且每一條后面,都加了三個字,“可倍之”。

正當鹽商們計算利率,盤算手頭資金時,布商率先出手!

一百兩不嫌少,一萬兩不算多。

有的趕緊讓管家,回家搬銀子過來。

只要愿意存,當場把鹽引拿走。

可惜,他們隨身攜帶的資金不多。

現場兌換出去的鹽引,還沒贈送的多。

“諸位,鹽引錢莊,位于杭州府元寶街一號,歡迎光臨!”

沈硯冰舉杯,眾商人紛紛舉杯。

醉仙樓的鹽商大會剛結束,鹽引錢莊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開業。

第一日,人潮洶涌,三十多萬銀兩入賬。

很多人奇怪,這個店鋪是干什么?

沒有招牌,沒有幌子,周圍市民只能看個熱鬧。

而有人打聽一番,存一百兩三年,便可當場獲得鹽引一張。

這讓很多人心思活泛起來,計算起來。

一百兩,三年凈賺近三十兩,上哪兒找這種好事!

然而,當普通民眾湊份子,集齊一百兩,錢莊不收。

沒有為什么,就是不收,死活不收,貴賤不收。

沈硯冰不理解,鄭兆安為何要制定這條規則。

夜色里,這些銀兩運出錢莊,運往布政使司后面的鄭家府邸。

周氏想擴建府邸,由三進改為五進,再擴一個花園。

鄭泌昌卻不許,他認為這是浪費錢。

于是貪污來的銀兩,購置田產,保本增值。

望著這么多白花花的銀子,鄭兆安眉頭微蹙。

聰明人,一眼看透了鄭兆安的把戲。

可誘餌真的太誘人,反而很多人愿意把銀子存進來。

只是,還有更多人還在觀察張望。

想要把他們手里的銀子借過來,還需要耐心和恒心。

“你才八歲,不要這樣!”

小雨開心地抹平鄭兆安的皺眉,笑道。

“是我思慮不周。”

鄭兆安開始服軟了。

“不僅如此吧?”

小雨用肩膀蹭蹭鄭兆安,笑靨如花道。

“嗯?”

鄭兆安眼神銳利,如同老鷹發現了獵物。

他最大的依仗,便是身為穿越者的驕傲,以及跨越時代的知識儲備。

只要不是九漏魚,都知道珍妮紡織機、瓦特改良蒸汽機。

若是深究一些,還會將結構圖記下來,可能會考。

同樣,還有身為現代人,擁有強烈地改造大明的決心。

不管是誰的兒子,那都是大明的子民。

希望這個時代的民眾,能過得更好。

橫渠四句如廢話,卻激勵著很多人,奮勇前進。

吃飽穿暖,社會進步,科技發展。

或許,百年之后,看的不是別國戰亂,而是外星人互毆。

“恩什么恩?身為布政使的兒子,你狐假虎威慣了,忘記自己是一只狐貍了!”

小雨看似點破鄭兆安的心思,實則沒有。

“我記住了,我是一只狡猾的狐貍!”

鄭兆安認真點點頭。

要從狐貍成為老虎,這個時代唯一的途徑,便是科舉。

鄭兆安收拾心思,目光離開銀兩,轉而坐上書桌,繼續學習。

有了銀兩,在鄭泌昌看來,不需要投資的織廠,迅速拔地而起。

楊金水督造的織廠,是靠著鞭子。

抽打出血水來,留下道道傷痕,才堪堪趕上其預期速度。

而鄭兆安這邊,揮舞著“銀兩”鞭子。

不用他催促,一個比一個能吃苦耐勞。

看著這些黑瘦的農民,鄭兆安想起了母親。

不是風韻猶存的周氏,而是穿越之前的母親。

她出生在貧瘠的土地上,為了能讓他多吃一口,炎炎烈日下,除草驅蟲。

鄭兆安想要幫忙,卻被母親一巴掌扇了出來。

“走出去,走出去,走出去!”

三個字,三句話,三個不同的意思。

鄭兆安發奮讀書,完成了第一個走出去。

可畢業的迷茫,又讓他回到了家鄉。

看著母親日漸佝僂的身體,每晚都要父親為她揉腰。

鄭兆安毫不猶豫,背起背囊,再次走出去!

一路拼搏,他在杭州,擁有了一盞屬于自己的燈。

正當他向著第三個走出去努力,一切戛然而止,他來到了這里。

“放心,我會帶著你們,走出去!”

鄭兆安暗暗發誓。

隨著鐵匠逐步到位,鐵礦石也在源源不斷運送過來。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煤炭。

要把消息傳遞過去,要數日之久。

買煤炭,以漕運方式發過來,又需要一月之久。

而鄭兆安需要立馬應對的,是近在咫尺的府試。

四月初,府試開考。

程序文書等瑣事,二管家錢祿幫他搞定。

鄭兆安要做的,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前往考場。

相比縣試,府試定在杭州府貢院,更規范了。

沈硯冰沒出現,因為他沒過縣試。

按說,以其父的財力,考不過,買一個嘛。

花點錢,花點吶,不寒磣。

然而,沈一石堅決不許。

如果沈硯冰真是草包,那就讓他當一個富家翁,至少能保證一生衣食無憂。

而強行為他鍍金,能力不夠,走進官場,被人賣了,都不知道是被誰賣了。

從他組織鹽引錢莊一事來看,他不適合官途,更適合商路。

且從小就開始到處結交,展露出商人天賦。

讓沈一石頭疼的地方也有,那就是逛勾欄青樓。

小小年紀,元陽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沈硯冰沒來,鄭兆安還是看到了兩張熟悉面孔。

一個是借居靈隱寺的朱浣紗,身邊高手環衛。

另一個則是賀書宇,其支持改稻為桑,認為執行者是富農地主,不會引發動亂。

在一眾反對改稻為桑的聲音中,他的觀點最為刺耳,引來一波又一波的詰問。

可惜他實力不足,在詰問中敗下陣來。

“咦,鄭公子!”

賀書宇見到鄭兆安,頗為意外。

但回想起他自述錢塘縣人,又是拍額恍然。

“我倒是奇怪,賀兄不是杭州府人士,怎么到這兒來了?”

鄭兆安意外。

“活該千刀萬剮的馬寧遠!”

賀書宇喝罵道。

聽其講述,賀書宇是嚴州府分水人士。

馬寧遠毀堤淹田,炸了九個閘口,嚴州府無一幸免,淹了一個透心涼。

如今,潰口堵上,洪水逐漸退去。

可嚴州府貢院還泡在洪水里,無法考試。

請示省里同意后,將府試挪到杭州府來。

“哎,天災尤可抗,人災不可免!”

鄭兆安嘆息一聲。

他知道,新安江大堤必然會潰。

只是沒有預料到,來得這么早。

按照原劇情,這事要到推遲到端午汛。

如今,諸事提前,他也要早早做準備。

改稻為桑,即將迎來最大的一場考驗:大明神劍海瑞。

以及,唯一能套得住海瑞的大明劍鞘:王用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隆化县| 阿荣旗| 竹北市| 额尔古纳市| 永兴县| 金堂县| 遂宁市| 双城市| 交口县| 镇雄县| 祁连县| 安国市| 吉水县| 双峰县| 留坝县| 东兰县| 环江| 肥乡县| 贺兰县| 漾濞| 台中市| 沿河| 申扎县| 团风县| 黎川县| 苍南县| 砚山县| 临邑县| 清河县| 蒙山县| 平山县| 泸州市| 遵化市| 十堰市| 山阴县| 仁寿县| 积石山| 浦江县| 商水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