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李慕玄
- 一人:古今江湖,從民國洪門開始
- 甜甜一刀齋
- 2398字
- 2025-07-07 15:56:11
張棟和林子風(fēng),兩人正手持長劍與余下的幾名土匪對峙著。
以他們的手段,本可以輕松砍下這些土匪的頭顱。
可那群土匪,謀財不止,還想害命。
他們打劫的途中,被流云劍的兩位出手制止,眼見自己同伙倒在了對方的劍下,余下的幾名匪徒,自知不是對手,索性一人抓一個人質(zhì),把刀架在了那路過此地的一家三口的脖子上。
“別過來!不然我現(xiàn)在就把他們殺了!”
“師兄...”
林子風(fēng)初出茅廬,若貿(mào)然出手,很可能保不住幾個被挾持的人質(zhì),他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張棟倒是還能保持沉著。
他的劍鋒對準(zhǔn)眼前幾名土匪。
“你們幾個是活不了了,把人放了,我留你們條全尸!”
“我們就是死,也要拉幾個墊背的,有本事你就動手!”
張棟這是在談判,眼下最重要的,是救下幾個無辜百姓。
來硬的脅迫行不通,他也只能放軟口氣,與匪人磋商。
只見他緩緩把刀收起。
“放人吧...只要不傷了他們,我可以繞你幾個不死。”
土匪見張棟收了刀,便覺著占據(jù)了主動。
他們原本滿臉的慌張,轉(zhuǎn)而變成狡黠的笑意。
“人,我們可以放,但你們兩個現(xiàn)在得立刻給我離開這里!等我們兄弟回了山寨,自然就會放人。”
得寸進(jìn)尺,這就是土匪的生存之道。
他們又怎么會信守諾言,等把人劫回了山寨,等著這幾名人質(zhì)的,也只有折辱致死的下場。
張棟也只得無奈,再次把手放在刀柄上。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與其讓這伙匪人全身而退,還不如現(xiàn)在就動手,興許還能從土匪的刀下?lián)尰匾欢l人命來。
在旁的李慕玄也是看得心急。
“這兩位是不知道江湖險惡,才會和土匪談條件,要對付這些歹人,只能憑本事說話。”
雖心里想著該下狠手,可李慕玄,并沒有放棄救下幾名人質(zhì)的機(jī)會
他用指頭,操控著倒轉(zhuǎn)八方的力場。
這時必須要做到謹(jǐn)小慎微,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精準(zhǔn)把匪徒手里的刀卸下,才能保證人質(zhì)們?nèi)f無一失。
只聽幾道斷骨聲響。
那幾名匪徒提刀的手,突然憑空被掰得一折。
“什么妖術(shù)!”
沒等匪徒反應(yīng)過來,林子風(fēng)便已經(jīng)沖到他們的身后。
林子風(fēng)手里的刀,一放一收,隨著刀刃入鞘,那幾名匪徒的人頭,便已滾落在地。
他回頭看向旁邊的樹叢。
里頭,一個眼光充沛的少年走了出來。
林子風(fēng)知道,多虧了這一位的仗義出手,他才能從那些匪徒手中找到空隙。
他雖不知這少年的名字,卻也對他是滿眼的欣賞。
林子風(fēng)年紀(jì)還小,還看不清發(fā)生的什么事。
但那幾位過路的被救下,他也很是高興。
剛得救的幾人還在感激叩首,林子風(fēng)趕忙將人扶起。
“恩人吶!多謝恩人吶!”
“行啦行啦!走吧,再遇上匪人,可沒這么好運有人救了。”
李慕玄亮了一手,把人救下,他心里也覺得痛快。
他把身上掛著的酒葫蘆取下,自己喝上一口,又給張棟遞了過去。
他認(rèn)可張棟的俠義,張棟也敬佩李慕玄的手段。
張棟提起葫蘆一喝,既是信任,亦代表雙方都交了這個朋友。
“兄弟好身手啊!”
“二位也讓我開了眼界。”
幾人萍水相逢,也是各自報上家門。
只是李慕玄沒有提及自己的師承。
這也引來流云劍兩位的好奇。
林子風(fēng):“李兄的手段看上去頗似倒轉(zhuǎn)八方,但這效果和威力簡直讓人咋舌啊。”
張棟:“不知李兄弟師承哪家?”
倒轉(zhuǎn)八方這手段不算罕見,一些天賦平庸的異人,把這當(dāng)作一門易學(xué)的手藝,靠著撂地雜耍謀生。
能將倒轉(zhuǎn)八方練到李慕玄這地步的,確實少有。
除了李慕玄今天露的這一手,天底下能將倒轉(zhuǎn)八方施展出這般威力的,大抵也只有全性里的鬼手王耀祖了。
恰好,李慕玄的這一身的手段,便是來自于王耀祖。
張棟的這一問,倒是讓李慕玄猶豫了起來。
他記得,他此番外出前,王耀祖曾對他交代過。
“老頭子我,對你只有一點囑咐,出去遇見同道的話...”
“別提你是跟我學(xué)得。”
王耀祖所指的同道,不是他身邊的那些伙全性,而是江湖上那些有名有姓的門派。
雖說李慕玄跟他學(xué)了那么多年的技藝,但王耀祖從來沒把李慕玄當(dāng)做是自己的徒弟。
只學(xué)藝,不拜師,是這爺倆從初識時便立下的默契。
這當(dāng)然不是王耀祖看不上李慕玄。
而是他著實疼愛這孩子。
以李慕玄的天賦與心性,假以時日,是能在異人圈里有一席開宗立派的地位的。
王耀祖不愿意讓李慕玄埋沒在全性這攤淤泥里。
以他對李慕玄,這勝似至親的了解,他知道,行俠仗義,揚名江湖,那才是李慕玄生性里喜歡的事。
因此,在王耀祖眼中,李慕玄的同道,該是那些世家正派,他也是真心希望,李慕玄走上的會是一條康莊大道。
至于他王耀祖,在破屋孤墳埋骨也無所謂,只要倒轉(zhuǎn)八方的手藝能在李慕玄手中傳續(xù)下去,那便心滿意足了。
只是...能事事都遂了老頭的意,那李慕玄便也不會有個“惡童”的外號了。
王耀祖當(dāng)時的囑咐,李慕玄是答應(yīng)的。
到真遇到同道時,他便又拋諸腦后。
李慕玄想了想,終于還是報出了他手段背后的名堂來。
他對著張棟和林子風(fēng)說道:“師承“鬼手”王耀祖。”
“......”
林子風(fēng)涉世未深,不曾聽說過這個名字。
而張棟卻知道這意味的是什么。
這個答復(fù),迎來的是一片沉默。
在正道眼中,全性就像是除不掉的蘚,一旦沾染上,容易給自己惹上一身腥。
張棟雖然欣賞李慕玄,但他不愿意冒這個險,他沒多言語,只是領(lǐng)著林子風(fēng),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方奇在遠(yuǎn)處,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在他看來,雙方身世有別,沒能結(jié)成朋友,著實令人惋惜。
這其中,也牽涉不了誰的對錯,在江湖上,這是約定俗成的事情。
只是這一回,也是讓方奇看清了李慕玄的品性。
這個人,從年少時開始,便一生都在行差踏錯。
他傲慢,他懦弱,這都是他生性中的缺點。
但是他不顧王耀祖的勸阻,故意提起自己的師承,卻不能指責(zé)他叛逆。
這是因為,他還在遵循著,他另一位恩師,在他品性中鐫刻下的一個字。
“誠”
在三一下院的經(jīng)歷,讓李慕玄記下了這個“誠”字。
只是每個人,對于“誠”,都有著不同的理解。
有的人流于表面,所謂的“誠”,只是為了向所有人證明他的坦蕩,故作瀟灑。
實則,他從未坦誠地面對過自己內(nèi)心,從未看清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這便是李慕玄。
而有的人,道法內(nèi)求,他的“誠”,往往只做到了自省,問心無愧。
或許在面對自己時,做到了“當(dāng)以至誠”,可也會因為太過高屋建瓴,而讓人無法參透他的真心。
“誠”這一字,就像是一座深山。
若不能縱觀里外,往往會因為身在山中,而釀成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