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天穹渡
- 瓷渡天穹
- 席營聽風
- 1697字
- 2025-06-11 07:07:53
鄱陽湖的浪頭帶著星芒。青瓷立在漁船頭,瓷化右臂垂入水面。指尖觸及的剎那,整片湖域突然靜止,繼而浮現出直徑千米的巨型太極圖——陽魚是“雨過天青“的星髓母礦,陰魚則是霽虹制造的黑釉污染區。
“丫頭,看好了!“老漁夫突然扯開衣襟,露出胸口與周明遠相似的白鹿紋,“我們吳家守了這個秘密六百年。“他掏出的不是漁網,而是張用九江葛布繪制的《洪武鄱陽水文圖》。
青瓷的瓷瞳瞬間解析出圖中暗藏的立體結構。星髓母礦并非靜止,而是在湖底緩慢旋轉,每次轉動都帶動三脈靈氣循環。更驚人的是,那些被陸子安凈化后沉回的洪武瓷俑,正整齊排列在陰陽魚交界線上。
“原來周煊早就...“青瓷的聲瓷臂音孔全部擴張,“瓷俑是調節器!“
遠處傳來引擎嘶吼。三架霽紅色直升機吊著巨型黑釉容器逼近,艙門處站著完全瓷化的蘇霓。她的胸口不再有逆蓮紋,而是某種扭曲的星圖,正隨著母礦的脈動明滅。
“許青瓷!“蘇霓的聲音混雜著施文慶的瓷器刮擦聲,“要么合作,要么...“
水文星盤突然從青瓷懷中飛出。盤面立體投影與《洪武水文圖》重疊,顯示出一條直達母礦核心的路徑。更關鍵的是,星盤背面浮現出初代三人的虛影,他們手中各持一物:瓷巫捧青瓷缸、樂正執天穹琴、周煊持白鹿印。
“三器合一...“青瓷突然明白陸子安最后笑容的含義,“原來不需要實物!“
她將聲瓷臂完全插入星盤。右臂瓷化紋路瞬間蔓延至全身,卻在心口保留最后一寸血肉。當心跳與母礦脈動同步時,整座鄱陽湖變成巨大的聲瓷樂器,奏響《九霄引》終極變奏。
蘇霓的直升機突然失控。黑釉容器在空中炸裂,飛濺的液體卻被洪武瓷俑集體仰頭吸收。這些瓷俑眼窩中的藍光暴漲,在湖面形成光橋直抵母礦。
“現在!“青瓷踏著光橋奔向母礦。腳下每一步都激活某種九江非遺記憶——湖口草龍的舞步、星子鐫石的力度、青陽戲腔的轉音...這些技藝通過聲瓷臂轉化,在母礦表面刻出《陶記》終極紋樣。
母礦開始崩解。飛出的不是碎片,而是無數“雨過天青“的光點。這些光點在空中重組,形成三組人影:九轉青與釉里紅相攜而立,陸子安手持瓷塤微笑,周明遠胸口白鹿紋清亮如新。
“瓷巫大人...“九轉青的聲音首次如此清晰,“我們終于...“
釉里紅則指向母礦核心:“看那里!初代大人留了...“
母礦核心處浮現出初代三人的完整影像。他們圍著的不是想象中的封印陣,而是個微型水文模型——長江與鄱陽湖在模型中形成循環系統,三脈靈氣如血液般流轉滋養萬物。
“天穹非器...“初代瓷巫的虛影輕撫模型,“乃天地人共鳴之態...“
周煊的虛影則展開白鹿洞藏書:“存天理非禁錮,實疏導也。“他指向朱熹親筆批注,“釉火作帆,可航星河...“
最震撼的是樂正陸韶的舉動。他將天穹琴虛影投入模型,琴身分解重組為某種航天器般的結構:“三脈歸一,不過始耳...“
蘇霓的尖叫打斷幻象。她竟掙脫直升機,用黑釉瓷絲纏住母礦碎片:“施文慶大人萬歲!“她的身體開始變異,心口星圖扭曲成黑洞狀,瘋狂吞噬光點。
三靈相視而笑。九轉青挽住釉里紅,陸子安向周明遠點頭致意,四人同時躍入母礦核心。在消失前的最后一刻,青瓷清晰聽見陸子安的聲音:“星盤背面...“
驚天動地的爆炸中,母礦完全解體。黑釉污染區被純凈靈氣中和,化為滋養水流的養分。那些洪武瓷俑則集體沉底,在湖床組成巨大的白鹿紋樣。
青瓷在強光中下意識護住星盤。當光芒散去時,她發現自己站在干涸的湖床上,周圍是目瞪口呆的漁民。星盤背面浮現出新地圖——全球七處星髓礦脈的位置,最近的一處竟在日本瀨戶內海。
“丫頭...“老漁夫顫抖著指向她心口。那最后一寸血肉上,浮現出微縮版“雨過天青“太極圖,“你這算是...“
遠處傳來霽虹殘部撤離的引擎聲。青瓷的瓷瞳穿透晨霧,看見蘇霓帶著黑釉樣本登機,而她身旁站著的透明人影,胸口跳動著逆旋白鹿紋。
星盤突然投射出最后訊息。初代瓷巫的虛影捧著青瓷缸微笑:“許家女兒,記住。瓷骨為舟不止渡劫...“畫面一轉,出現現代太空站的影像,“...亦當渡星。“
當第一縷陽光照在重新蓄水的鄱陽湖上時,青瓷發現自己的聲瓷臂多了個新能力——觸碰任何瓷器,都能讓其播放匠人灌注的心念。她輕輕撫過老漁夫的卵殼陶杯,杯中立刻響起陸子安未奏完的《九霄引》終章。
在九江鎖江樓塔的晨鐘聲里,星盤顯示的下個目的地開始閃爍——“瀨戶備前燒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