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忘了自己姓甚名誰。但我不在乎。我是一位異能者,異能是“形態轉化”,將自身轉化為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不限任何物體,并獲得此物體的特性。隱性特質:只存在于想象,無法真實存在的想象物質,無法兌現;在成為無生命的物體時,存在意識但無法自主行動;每次轉化需要大量的精神力,如果強行轉換,在精神力耗盡時將永久成為轉換的形態,無法再次轉換;轉化為無生命的任何物質時失去意識,異能失效。
按理來說我應該在異能者管理協會或其他組織登記身份,在它們的嚴格管控下行使異能。
但我是個特例,因為我的身份有點特殊。
我跨越了多個時代,已經度過了,不知道多少個年頭。
我本不應該長生的,我的異能做不到這一點,我也沒有類似的道具。我本來在那場部落之間的沖突上,被人用石制長矛貫穿胸膛死去的。可我又奇跡般的從掩埋的沙土之中爬了出來。
在最初我是異常興奮的,還立下了壯志,說要為死去的人們復仇。還沒復仇,我差點就崩潰了。我當時被野獸撲倒,撕咬身體,可身體卻死活動不了,我的意識還在,我的身體也在緩慢的恢復,但痛覺依然保存,我無法忍受那種血肉被撕扯的感覺,這讓我精神崩潰。只能看著我的身體,一步一步的變成白骨,無能為力。大概過了一天,我只剩白骨的身體又長出了血肉,我又活了。
起初,我如果想要完全恢復,還需要一整天的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死的次數多了,身體變得麻木,恢復能力也越來越快。四分五裂的身體,不到一分鐘就能完全恢復。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減緩恢復速度,比如把手插進傷口里。
在多次研究后發現,我在受到致命傷害時,會處于一種假死的狀態,痛覺意識存在但身體完全動不了。而受到普通傷害時我的傷口會快速恢復,不會死亡。這種情況讓我不知道是否應該高興。
即便是這樣,我依然得茍延殘喘的活著。
無盡的人生是無聊的,為了打破這種無聊,我曾徒步走過全世界。在群英薈萃的年代四處求學。用異能,假扮成某一個人,以他的身份生活過。
因為不老不死,我無法呆在一個地方很久,總是有人也希望長生,他們會干出什么,我就不知道了。但幸運的是我的異能形態轉化,能夠讓我變成任何人,任何種族,這有利于我隱藏身份。還有一個原因,我在受傷的時候痛覺是普通時候的三倍,我不想惹上太多的麻煩,本來活著就很煩了,要是被一些奇怪的人糾纏的話就更麻煩了。
還有我那異能者的身份。雖說現今這個社會并不會因為你是異能者就對你怎么樣。但以前不是,你身上要是有與其他人有不一樣的性質,比如頭發顏色等等。除了被燒死獻祭給神明,還有一系列各種各樣的離奇古怪的死法。
異能者是人類這個種族的一種分支。舊社會的異能者較少,是因為信奉主教派的人們認為異能者是褻瀆了神命,竊取了神明的力量,因而必須盡早鏟除,避免神明發怒。
大部分異能者并非是生下來就是異能者的,或是在生活中慢慢的異變,或遭到重創或是情緒波動最大的時候產生異變。在人類開始轉變為異能者的時候是最容易情緒失控的,但等到情緒穩定就是最容易鏟除的時候,舊社會的主教派的人就是趁這個時候去當救世主。
后來活下來的異能者,聯合起來組建了軍隊,發起了反攻。個人的力量是打不過千軍萬馬的。這次反攻理所應當的失敗了。但反攻整整持續了三年之久,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從而使信奉主教派的人們開始變少,主教派的教徒發現了這一點,并向信徒說明只要殺死異能者這個禍根,神明就會原諒我們,一切都會回到原狀。
因此發動了長達40多年的異能者獵殺行動,在這40年間,那些道具、言靈、符咒、魔圈都被盡數焚燒殆盡,很多秘法也都失傳。
幸運的是,這些秘法我或多或少都學過一點,還有這些年收集起來的各種道具,讓我在后面的一段時間里過得較為滋潤。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此書又名《讓你氪命練武,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