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再次分裂
- 匈奴傳
- 拓跋風雨
- 2795字
- 2025-06-17 14:31:34
呼韓邪單于臨終前確立了“兄終弟及”的傳承規則。他死后,長子雕陶莫皋即位,為復株累若鞮單于。
復株累若鞮單于單于繼位時,匈奴因數十年內亂元氣大傷,而漢朝正值元帝后期,國力猶盛。
復株累深知匈奴需借漢朝之力穩固統治,故延續其父“稱臣納貢”之策,派兒子醯諧屠奴侯前往漢廷,作為人質,以表誠意。在復株累單于的心中,這是無奈之舉,也是明智之選。
在位的十一年間,推行“南和北戰”的政策。
對漢朝方面,開放邊境貿易市場,允許匈奴牧民用牛馬牲畜及皮毛制品,換取漢朝的鐵器與糧食。云中、五原等邊郡的集市因此繁榮起來,漢匈百姓往來不絕,路上隨處可見騎馬乘車的行人,隊伍前后相連,絡繹不斷。
在北方,他派遣左賢王且糜胥率領軍隊征討丁零、堅昆等部落,將疆域拓展到貝加爾湖以西地區。
且糜胥率領著匈奴鐵騎,如狂風般席卷北方草原。戰場上,匈奴騎兵們揮舞著長刀,喊殺聲震天。他們的馬蹄揚起滾滾煙塵,所到之處,敵人望風而逃。經過多次激烈戰斗,匈奴成功將疆域拓展到貝加爾湖以西地區。當時匈奴擁有三十萬擅長騎射的士兵,周邊各部落都對其敬畏順服。復株累單于的威望也因此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然而匈奴內部并非團結統一。呼韓邪單于的五個兒子都掌握著強大的兵權,其中尤以顓渠閼氏所生的且莫車、囊知牙斯最為強勢。復株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封且莫車為左谷蠡王,封囊知牙斯為右賢王,讓他們分別駐守匈奴的東西兩部。這一舉措雖然暫時平息了爭端,卻為日后兄弟間的內斗埋下了隱患。
此后,按照這一繼承制度,其弟且糜胥、且莫車、囊知牙斯等先后即位。
且糜胥性格寬厚溫和,善于安撫部眾。他繼位后,延續了復株累時期的政策,派遣兒子朐留斯侯到漢朝充當侍子。此時的漢匈關系,已趨于穩固,邊境地區呈現出“牛馬遍布原野,人口繁衍生息”的繁榮景象。
且糜胥單于一直有個心愿,那就是前往漢朝朝見,增進雙方的友好關系。元延元年,他精心籌備朝漢事宜,帶領著龐大的使團,踏上了前往漢朝的路途。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當行至邊塞時,他突然身患重病,身體極度虛弱。望著前方漢朝的方向,他眼中滿是遺憾,不得不無奈地下令中道折返。回到單于庭后不久,且糜胥單于便帶著未盡的心愿,離開了人世。
且糜胥單于的離世后,呼韓邪單于與顓渠閼氏的次子且莫車,以左賢王的身份繼承了單于之位,稱車牙若鞮單于。且莫車性格剛猛,喜好征戰,一心想要在自己的統治下,讓匈奴變得更加強大。然而,他繼位時,漢朝正值成帝統治后期,外戚王氏專權,對匈奴的政策趨于強硬。
且莫車單于曾想效仿父兄前往漢朝朝見,以顯示自己對漢朝的尊重,同時也希望能為匈奴爭取更多利益。然而,漢廷卻以“單于新立,尚未建立功勛”為由,僅派使者賜予他冠帽衣帶,其禮遇規格遠低于復株累單于時期。這讓且莫車單于心中極為不滿,他在單于庭內大發雷霆,對漢朝的態度也逐漸變得冷淡。但由于漢朝西域都護府的威懾,且莫車單于始終未敢輕易發動戰爭,匈奴與烏孫、康居等西域諸國保持著朝貢關系。
在匈奴內部,大閼氏一脈(復株累、且糜胥)與顓渠閼氏一脈(且莫車、囊知牙斯)的矛盾日益激化。
且莫車為鞏固權力,提拔母族呼衍王的子弟擔任左右骨都侯。這一舉措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大閼氏之子攣鞮咸、攣鞮樂等人的強烈不滿。一時間,匈奴國內分為兩派,各部落持觀望態度,局勢緊張得一觸即發。
綏和元年,且莫車單于在單于庭病逝。他在臨終前,曾試圖廢除“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然而,他的這一想法因貴族的強烈反對而未能實現。
且莫車單于去世后,呼韓邪單于與顓渠閼氏的長子囊知牙斯依照“兄終弟及”之制,登上了單于之位,稱烏珠留若鞮單于。
囊知牙斯單于在位期間,歷經漢哀帝、平帝及王莽建立的新朝,見證了漢匈關系從親善走向決裂的劇變。
囊知牙斯單于繼位之初,漢朝由王莽掌權。王莽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對匈奴采取懷柔政策,厚賞單于使者,并許諾和親。
元壽二年,單于親自前往長安朝賀。在長安的朝堂上,漢哀帝賜予他“匈奴單于璽”黃金印綬,其規格之高為漢初以來前所未有。囊知牙斯單于看著手中的印綬,心中既有對漢朝的感激,也有一絲不安。他深知,漢匈之間的關系并非表面上這般簡單,背后隱藏著復雜的政治博弈。
始建國元年(公元 8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推行激進的民族政策。
他派使者到匈奴,將“匈奴單于璽”改為“新匈奴單于章”,并要求匈奴將“單于”稱號改為“侯”。此外,王莽還試圖分匈奴為十五單于,進一步激化了雙方矛盾。
此時匈奴內部對漢朝的態度本來就有分歧,王莽政權一系列不恰當的舉措,使得匈奴內部主戰派的聲音逐漸占據上風。
最終,單于決定出兵侵擾漢邊,這不僅給漢朝邊境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損失,也使得匈奴自身陷入了與漢朝的長期對抗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匈奴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
在囊知牙斯單于統治后期,匈奴面臨著諸多內部和外部的挑戰。
內部方面,由于長期的戰爭和與漢朝關系的緊張,匈奴的經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物資匱乏,民眾生活困苦。同時,各部落之間對于戰爭的態度和利益訴求也存在差異,導致內部矛盾逐漸顯現。
外部方面,除了與漢朝的對抗外,周邊其他民族和部落也對匈奴的局勢有所窺伺,使得匈奴在邊疆地區需要同時應對多方面的壓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匈奴在囊知牙斯單于之后,逐漸走向衰落。
更始二年(公元 10年),車師王句姑、胡來王唐兜因不堪忍受王莽暴政,率部歸降匈奴。單于不顧漢朝抗議,將他們安置在左谷蠡王的領地。
王莽派遣二十萬大軍屯駐邊塞,揚言“要將匈奴分為十五個單于”,漢匈戰爭一觸即發。
囊知牙斯統治后期,匈奴遭遇罕見蝗災,“赤地千里,人畜相食”。為求生存,單于不得不派使者向王莽求和,但其“希望得到漢朝百萬斛谷物”的請求被拒絕,匈奴自此一蹶不振。
復株累、且糜胥、且莫車、囊知牙斯四代單于,見證了匈奴從“五單于爭立”的混亂到呼韓邪歸漢的中興,再到王莽改制引發的崩潰。他們的統治,既是匈奴貴族與漢朝博弈的縮影,也是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碰撞的寫照。
天鳳五年(公元 18年),囊知牙斯單于在單于庭病逝。其弟攣鞮咸在漢朝支持下繼位,即烏累若鞮單于。
攣鞮咸在位期間,漢匈雖恢復和親,但匈奴內部已四分五裂:左賢王輿(囊知牙斯之子)占據漠北,右賢王蘇屠明(咸之子)控制西域,而漢朝扶持的須卜當、須卜居次云夫婦則盤踞河套地區。
攣鞮輿即位后他殺害了按規矩應立為左賢王的弟弟伊屠智牙師,立自己的兒子為左賢王,這一行為遭到家族內部反對,匈奴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
公元 46年,醢落尸逐鞮單于攣鞮輿去世,攣鞮蒲奴被立為單于。烏珠留若鞮單于的長子攣鞮比因自己是前單于長子卻未被立為單于而心懷憤恨。
在公元48年,他秘密派遣漢人郭衡奉匈奴地圖附漢,率部親至西河求內附。同年十二月,他自立為單于,以其祖父呼韓邪單于曾經依附依漢得安,故沿襲其號,為呼韓邪單于,史稱南匈奴。蒲奴單于逃往漠北,稱“北匈奴”。匈奴再次一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