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江東小霸王的創業史與太史慈的歸心之路

書接上回。話說曹操曹老板在徐州殺得正起勁,眼看就要把陶謙老兒和“大耳賊”劉備一鍋燴了,突然接到八百里加急戰報:**老家兗州被呂布那廝端了!**后院起火,這仗還打個屁!曹操氣得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但也只能咬牙切齒地下令撤軍,星夜兼程往回趕,去找呂布算賬。

這邊徐州城里的陶謙和劉備,看著城外如潮水般退去的曹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天爺開眼??!絕處逢生!陶謙激動得老淚縱橫,緊緊抓住劉備的手:“玄德公!你真是我徐州的福星!救命恩人?。∫皇悄阍谶@兒,曹操那殺神豈能輕易退兵?大恩不言謝!大恩不言謝!”

劉備心里也松了口氣,但嘴上還得謙虛:“陶公言重了!備只是盡己所能,匡扶正義罷了。此乃天佑徐州,非備之功也。”他心里其實也犯嘀咕:這呂布,可真是曹操的命中克星??!

陶謙經此大難,又驚又怕,加上年紀大了,身體本來就不好,一下子病倒了,而且病勢洶洶。他躺在病榻上,越想越覺得后怕:曹操雖然暫時退了,但以他那睚眥必報的性格,遲早還得殺回來!自己這把老骨頭,還能撐幾回?徐州這四戰之地,總得有個靠譜的人來守啊!

環顧四周,手下那些將領,曹豹、糜竺、糜芳、孫乾……要么能力有限,要么威望不足。陶謙的目光,最終落在了劉備身上。這位劉皇叔,雖然現在實力不強,但仁義之名傳天下,有關羽、張飛這樣的萬人敵輔佐,這次又挺身而出救了徐州,深得民心!更重要的是,他姓劉,是漢室宗親!把徐州交給他,名正言順,或許真能保一方平安!

主意已定,陶謙讓人把糜竺、陳登(陳元龍)這些心腹重臣,還有劉備都叫到病榻前。他拉著劉備的手,聲淚俱下地說:“玄德公!老夫年邁多病,時日無多,二子不才,不堪重任。徐州富庶,戶口百萬,非賢能者不能守。老夫懇請玄德公以漢家宗親、天下蒼生為念,接下這徐州牧的重擔!萬勿推辭!否則,老夫死不瞑目?。 闭f完,就要掙扎著起來給劉備行禮。

劉備一聽,嚇了一跳!雖然心里隱約有點小激動(畢竟白撿一個州?。孀由媳仨毻妻o啊!他趕緊扶住陶謙:“陶公!萬萬不可!備此來徐州,只為大義,絕無覬覦之心!徐州乃陶公基業,備何德何能,敢居此位?況袁公路(袁術)近在壽春,兵精糧足,四世三公,名重天下,可為徐州之主!”

旁邊的糜竺趕緊勸:“玄德公!當仁不讓?。∪缃駶h室陵遲,海內鼎沸,正是英雄建功立業之時!徐州殷富,人口百萬,足以成事!陶公一片至誠,萬望勿辭!”陳登也說:“袁術驕奢,非治亂之主。我等愿傾心輔佐明公,保境安民!”

劉備還是搖頭,堅持不肯接受。陶謙看劉備推辭,急得連連咳嗽,最后竟暈了過去!場面一度十分混亂。劉備一看這架勢,再推辭下去,陶謙真可能當場氣死,只好暫時答應下來,說先幫忙管理徐州事務,等陶謙病好了再說。陶謙這才緩過一口氣。

沒過多久,陶謙病情加重,油盡燈枯。臨終前,他再次把劉備叫到床前,緊緊抓住他的手,留下遺言:“玄德公……徐州……就托付給你了……”說完,溘然長逝。陶謙一死,糜竺、陳登等人立刻帶著徐州的官印文書,率領徐州大小官員,正式拜請劉備為新的徐州牧!劉備幾番推辭不過,加上關羽、張飛也在旁邊勸(這哥倆早就想有個穩定地盤了),終于接下了徐州牧的大印,坐鎮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劉備,終于從顛沛流離的“劉平原”,一躍成為坐擁一州之地的“劉徐州”!

消息傳到壽春,袁術袁公路一聽,肺都氣炸了!他拍著桌子大罵:“劉備!你這個織席販履的大耳賊!何等樣人?也敢占據大郡,與我袁公路平起平坐?陶謙老兒糊涂!把徐州給我才最合適!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餅,砸他頭上了!不行,我得把徐州搶過來!”

袁術說干就干,立刻點起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徐州!他覺得自己兵多將廣,收拾劉備這個“暴發戶”還不是手到擒來?

劉備剛剛接手徐州,人心未附,又聽說袁術大軍壓境,心里也有點慌。但他知道,這一仗必須打,而且得打贏,否則這徐州牧的位子一天都坐不穩!他立刻召集手下商議對策。謀士陳登獻計:“主公勿憂!袁術雖強,然驕兵必?。】汕彩孤摻j北平公孫瓚,請其從北面牽制袁術。同時,主公親率大軍,于盱眙(xū yí,今江蘇盱眙東北)、淮陰(今江蘇淮安)一帶布防,拒敵于淮水之南!袁術勞師遠征,我軍以逸待勞,必可破之!”

劉備依計而行,一面派人去聯絡老同學公孫瓚(雖然公孫瓚被袁紹打得夠嗆,但騷擾一下袁術后路還是可以的),一面親率主力,帶著關羽、張飛,南下迎戰袁術。

袁術大軍渡過淮河,與劉備軍在盱眙、淮陰一帶擺開陣勢。袁術手下頭號大將紀靈,使一口五十斤重的三尖兩刃刀,頗為驍勇。他出馬挑戰,指名道姓要劉備出來答話。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出陣。紀靈用刀指著劉備大罵:“劉備村夫!安敢侵我州郡?速速獻出徐州,饒你不死!”

劉備還沒說話,旁邊的張飛早就按捺不住了!他環眼圓睜,聲如巨雷:“呸!三姓家奴的走狗(紀靈之前跟過呂布?或泛指反復無常),也敢在此狂吠?認得燕人張翼德嗎!”拍馬挺矛,直取紀靈!

紀靈見張飛兇猛,不敢怠慢,揮刀相迎。兩人刀來矛往,大戰三十回合!張飛是越戰越勇,丈八蛇矛神出鬼沒,殺得紀靈漸漸手軟,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眼看就要落敗,紀靈虛晃一刀,撥馬便逃!張飛哪里肯舍?拍馬就追!

袁術陣中又沖出一員副將,名叫荀正,想攔住張飛救主。張飛正追得性起,見有人擋路,暴喝一聲:“滾開!”手起一矛,快如閃電,直接把荀正刺于馬下!袁術軍大驚!劉備趁機揮軍掩殺過去,袁術軍大敗,退守淮陰河口,不敢再戰。

就在劉、袁兩家在淮河邊對峙,互有勝負的時候,咱們把鏡頭轉向另一個更加熱血沸騰的戰場——江東!那里,一位真正的少年英雄,正在開啟他波瀾壯闊的創業之路!

主角是誰?**孫策孫伯符!**小霸王正式登場!

孫策是誰?他就是之前討董聯盟里,那位勇猛無比的“江東猛虎”孫堅孫文臺的長子!孫堅當年多么英雄了得?汜水關大戰華雄,洛陽城頭獨戰呂布(雖然是演義夸張),可惜最后在攻打劉表時,中了黃祖的埋伏,被亂箭射死,英年早逝!孫堅死時,孫策才十七歲。

孫策繼承了老爹的勇猛基因,長得英武不凡,性格豪爽豁達,喜歡結交天下豪杰。老爹死后,他帶著母親吳夫人和弟弟孫權、孫翊、孫匡、孫朗(還有妹妹孫尚香),以及老爹的舊部程普、黃蓋、韓當等人,暫時依附在袁術手下。

袁術這人,表面上對孫策還不錯(畢竟孫堅的舊部戰斗力強),封孫策為懷義校尉,讓他帶兵打仗。孫策也確實爭氣,打仗非常勇猛,立了不少功勞。袁術手下那些將領,像紀靈、張勛這些人,都不如孫策。

但袁術骨子里瞧不起孫策,覺得他就是個“將種”(將門之子,沒啥根基)。孫策每次打了勝仗,袁術口頭表揚幾句,實際封賞卻很摳門。孫策心里憋屈?。±系粝碌膫鲊癍t(孫堅在洛陽井里撈到的),還被袁術這廝厚著臉皮“借”去不還了(袁術想靠這玩意兒稱帝)!更可氣的是,有一次孫策打敗了廬江太守陸康(陸遜的叔祖),立下大功,袁術本來答應讓他當廬江太守,結果轉頭就把位置給了自己的親信劉勛!把孫策當猴耍!

孫策心里那個窩火??!他明白,在袁術手下,永遠沒有出頭之日!老爹的仇(黃祖是劉表部將),江東的基業,都得靠自己打拼!他決定離開袁術,回江東老家創業!

可創業需要本錢啊!兵呢?將呢?糧呢?他現在除了老爹留下的幾個老部下,要啥沒啥。孫策愁得不行。

這天,他在江邊散步,望著滾滾長江東逝水,想起老爹的英姿,想起自己寄人籬下的憋屈,忍不住放聲大哭!哭得那叫一個傷心!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正哭著,身后傳來一個聲音:“伯符何故如此悲傷?令尊在時,多曾用我。君若有為難之事,何不告我?或許能助一臂之力?”

孫策回頭一看,原來是父親的老部下,丹陽(今安徽宣城)人朱治(字君理)。朱治看著孫策長大,對他很是關愛。孫策趕緊擦干眼淚,把自己的困境和想回江東創業的想法和盤托出。

朱治一聽,點點頭:“伯符有此雄心壯志,真乃孫氏之幸!不過,單憑我們這幾個人,確實力有不逮。我有一計:袁術不是一直惦記著那傳國玉璽嗎?你就以此做抵押,向他借兵!他得了玉璽,必然歡喜,借兵之事多半能成!有了兵馬,我們立刻渡江回江東!江東之地,豪杰眾多,又有長江天險,足以成就霸業!”

孫策一聽,眼睛亮了!對啊!那玉璽在袁術那兒是寶貝,在我這兒卻是燙手山芋,不如拿來換兵馬!他立刻去找另一個父親的老部下,也是他的好哥們兒——呂范(字子衡)商量。呂范也非常贊同:“此計大妙!事不宜遲,伯符速去!”

第二天,孫策鼓起勇氣去找袁術。他先是一通表忠心,感謝袁術的“栽培”,然后話鋒一轉:“明公!策承父余蔭,常思報效。奈何母親家小尚在曲阿(今江蘇丹陽),恐被揚州刺史劉繇(yáo)所害。策斗膽,懇請明公借兵數千,渡江救難。策深知明公心念傳國玉璽,愿以此寶為質!待救得家眷,策必率部歸來,肝腦涂地,以報明公大恩!”說完,雙手奉上那個裝著傳國玉璽的盒子。

袁術一聽“傳國玉璽”四個字,眼睛都直了!他做夢都想光明正大地擁有這玩意兒!現在孫策主動送上門來,還只是“借兵”,這買賣太劃算了!他假惺惺地說:“伯符何必如此?玉璽乃國之重寶,我豈能收你抵押?借兵之事嘛……”他故意拖長了調子。

孫策趕緊說:“明公!策一片赤誠!玉璽暫存明公處,策方能安心渡江!”

袁術就等這句話呢!他立刻“勉為其難”地接過玉璽盒子,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哎呀呀,伯符孝心可嘉!既然如此,我就暫且替你保管!借兵之事好說!你要借多少?”

孫策伸出三根手指:“三千精兵足矣!外加戰馬五百匹!”他心里清楚,要多了袁術肯定不給。

袁術心里盤算:三千兵,五百馬,換一個傳國玉璽,值!就算孫策不回來,我也不虧!他大手一揮:“準了!撥你兵三千,馬五百!再撥你些糧草器械!伯符啊,救回家眷,可要速速歸來,我還有重任托付于你!”(心里想:回來個屁,別回來最好?。?

孫策強忍心中激動,拜謝而出。他立刻拿著袁術的調兵符節,去軍營點齊了三千精兵和五百戰馬。老爹的舊部程普、黃蓋、韓當、朱治、呂范等人,自然跟著他走。孫策還特意帶上了一個新結交的好友——周瑜周公瑾!周瑜是孫策的發小,聽說孫策要回江東創業,二話不說,辭掉袁術委任的居巢長(小官),帶著自己的部曲家兵就來投奔了!孫策大喜:“我得公瑾,大事必成!”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冬,孫策帶著這支借來的“創業啟動資金”,辭別袁術(表面文章),以“救母”為名,浩浩蕩蕩殺奔江東!

江東是誰的地盤?名義上是揚州刺史劉繇的地盤。劉繇是漢室宗親(齊悼惠王劉肥之后),名氣很大,被朝廷任命為揚州刺史,駐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但當時壽春被袁術占了,劉繇不敢去,只好渡江跑到曲阿(今江蘇丹陽)駐扎。他手下也有些將領,比如張英、樊能、于麋(mí)、陳橫等,還有后來大名鼎鼎的太史慈(此時在劉繇手下當偵察兵頭子)。

孫策大軍渡過長江,第一站就直撲劉繇的老巢曲阿!劉繇一聽孫策來了,而且打著袁術的旗號(孫策略微用了點袁術的名義),嚇了一跳!他以為袁術派孫策來打自己,趕緊派大將張英、樊能帶兵在牛渚(今安徽馬鞍山采石磯)扎營,封鎖長江渡口,阻擋孫策。

孫策率軍來到牛渚灘頭。只見對岸營寨森嚴,旌旗招展。孫策毫不畏懼,親自擂鼓助威!手下大將爭先恐后!黃蓋、韓當駕著小船,冒著箭雨,強行登陸!程普率軍緊隨其后!一場激烈的灘頭爭奪戰打響!

張英、樊能雖然占據地利,但孫策軍士氣如虹,加上黃蓋、韓當、程普這些老將實在勇猛,硬是殺出一條血路,攻上了牛渚灘!張英、樊能抵擋不住,大敗而逃,牛渚營寨里的糧草、軍械、戰鼓、號角,全成了孫策的戰利品!孫策旗開得勝,軍威大振!

拿下牛渚,孫策的下一個目標,是秣陵(今江蘇南京江寧區)。秣陵守將是劉繇的部將薛禮和張英(敗退下來的)。薛禮守秣陵城,張英守城外秣陵關下的一個據點。

孫策先打張英。兩軍對陣,孫策親自出馬挑戰。張英知道孫策勇猛,不敢出戰,躲在營寨里放箭。孫策在陣前來回馳騁,耀武揚威,把張英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張英氣得七竅生煙,但也只能忍著。

就在孫策罵得正歡的時候,突然感覺后軍一陣騷動!回頭一看,只見自家營寨方向火光沖天!不好!有人偷襲大營!

偷襲者是誰?正是秣陵城里的薛禮!他看孫策主力都在前面罵陣,后方空虛,就帶兵出城,繞道偷襲了孫策的大營!孫策營中留守的士兵措手不及,被薛禮殺得大亂!

孫策一看老窩被端,又驚又怒!他立刻放棄罵陣,撥馬就往回趕!張英在營寨里看得真切,豈能放過這個機會?他立刻打開寨門,率軍沖殺出來,想前后夾擊孫策!

孫策腹背受敵,形勢萬分危急!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斜刺里突然殺出三員大將!左邊周泰,右邊蔣欽,中間一個白袍小將,手持長槍,威風凜凜,正是周瑜周公瑾!原來周瑜料定薛禮會偷襲,預先埋伏了一支人馬!關鍵時刻,神兵天降!

周泰、蔣欽都是剛剛投奔孫策的猛將(周泰、蔣欽是九江人,在長江上當過水賊,被周瑜招攬),勇不可當!他們帶著生力軍,一個猛沖,就把薛禮的偷襲部隊給沖垮了!孫策也趁機回身,與張英大戰!張英哪里是孫策的對手?沒幾個回合,就被孫策一槍刺死!薛禮一看大勢已去,趕緊帶著殘兵逃回秣陵城,閉門死守。

孫策乘勝追擊,包圍了秣陵城。他親自到城下勸降。薛禮嚇得不敢露頭。孫策在城下轉悠,觀察敵情。城樓上有個小兵大概是緊張過度,看到孫策靠近,手一哆嗦,一支冷箭“嗖”地就射了下來!正中孫策左腿!孫策大叫一聲,翻身落馬!

城上守軍一看射中了孫策,一片歡呼!城下的孫策軍則大驚失色!程普、黃蓋等人趕緊把孫策搶回大營。主帥受傷,軍心浮動。孫策強忍劇痛,對眾將說:“我傷無大礙!但此箭有毒(其實未必,演義夸張),需要靜養。傳我將令,全軍佯裝退兵,引薛禮出城追擊!”

眾將依計行事。當天晚上,孫策軍拔營起寨,裝作倉皇撤退的樣子,還故意丟下些輜重。薛禮在城頭看得真切,又聽說孫策中了毒箭(謠言傳開),以為孫策軍心已亂,立刻點齊兵馬,出城追擊!

薛禮的部隊追到一處密林,突然伏兵四起!火把通明!只見孫策端坐馬上,哪有半點受傷的樣子?他大笑道:“薛禮!中吾計矣!”原來孫策中的箭根本沒事,他故意詐傷退兵,就是為了引蛇出洞!

薛禮嚇得魂飛魄散,掉頭就跑!孫策揮軍掩殺,薛禮大敗,死于亂軍之中。孫策輕松拿下秣陵城!收降士卒無數,聲威更盛!

孫策一路凱歌,下一個目標,就是劉繇的老巢——曲阿!劉繇聽說孫策連戰連捷,連張英、薛禮都掛了,嚇得坐立不安。他手下有個謀士叫笮(zé)融,是個有點邪門歪道的家伙(后來在佛教史上有點名,搞過“浴佛節”),主動請纓:“主公勿憂!融愿領一軍,在曲阿南邊設下營寨,與主公成掎角之勢,共抗孫策!”

劉繇病急亂投醫,就答應了。笮融帶著兵在曲阿南邊的某個地方(演義沒具體說)扎營。孫策大軍殺到曲阿城下。劉繇不敢出戰,高掛免戰牌。孫策就分兵去攻打笮融的營寨。

這笮融打仗不行,搞歪門邪道有一套。他在營寨前立了好多佛像(他信佛),焚香禱告,還讓士兵們跟著念經,搞得神神叨叨。孫策軍一開始還真被唬住了,不敢進攻。孫策得知,親自到陣前查看,然后哈哈大笑:“此乃妖人惑眾!何懼之有?”他下令強攻!士兵們一看主將都不怕,也壯起膽子沖了上去!笮融那點花架子哪經得起真刀真槍?營寨很快被攻破,笮融本人腳底抹油,溜了!

收拾了笮融,孫策集中兵力圍攻曲阿城。劉繇眼看守不住了,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帶著家小和親信,棄城而逃,去投奔豫章(今江西南昌)的劉表部將(后來又被笮融坑了,這是后話)。孫策兵不血刃,拿下了曲阿!繳獲劉繇留下的糧草輜重堆積如山,降兵數萬!孫策的事業,迎來了第一個高峰!

拿下曲阿后,孫策發布安民告示,嚴明軍紀,不許騷擾百姓。他四處招賢納士,禮遇劉繇舊部。江東豪杰,聞風來投者絡繹不絕!其中,有兩個人最為關鍵!第一個,是周瑜推薦的魯肅魯子敬!此人家財萬貫,見識不凡,后來成為孫權的“蕭何”。第二個,就是本章標題的另一位主角——**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人。他武藝高強,尤其擅長射箭,而且為人忠義,一諾千金。他早年為救北海相孔融,單騎突圍向劉備求救,名揚天下。后來投奔了同鄉劉繇。劉繇這人有點名士脾氣,雖然知道太史慈有本事,但覺得他年輕(其實比孫策大十歲),資歷淺,沒讓他當大將,只讓他當了個偵察兵頭子(“斥候”),屈才了。

孫策攻打曲阿時,太史慈曾和一個叫曲阿小將(無名氏)的人,在城外神亭嶺偵察敵情,正好撞見也來偵察的孫策!孫策身邊只帶了十二個隨從(程普、黃蓋、韓當、周泰、蔣欽等,都是猛人),太史慈身邊就一個曲阿小將。太史慈藝高人膽大,拍馬挺槍就沖孫策喊:“哪個是孫策?”

孫策也挺橫:“你是何人?”

“我乃東萊太史慈!特來捉拿孫策!”

孫策樂了:“哈哈!我就是孫策!你們兩個一起上吧!我要是怕你,就不是孫伯符!”

太史慈也不廢話:“你們全上!我都不怕!”拍馬直取孫策!

兩人就在神亭嶺下大戰起來!這一打,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孫策槍法精妙,勢大力沉;太史慈槍法靈動,迅捷刁鉆!兩人槍來槍往,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打著打著,兩人都打出了真火,索性扔掉長槍,扭打在一起!孫策眼疾手快,一把扯下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也手快,順手摘了孫策的頭盔!兩人滾落馬下,繼續在地上廝打!孫策的隨從和那個曲阿小將都看傻了,想幫忙又插不上手,只能干瞪眼!

最后還是兩家的援軍同時趕到,才把這對打紅了眼的“冤家”給分開。孫策對太史慈的武勇印象深刻,太史慈也暗暗佩服孫策的膽氣。不打不相識!

后來劉繇兵敗逃跑,太史慈保護著劉繇跑到蕪湖(今安徽蕪湖),收攏了幾千殘兵敗將,駐扎在涇縣(今安徽涇縣),自稱丹陽太守,想割據一方。

孫策聽說后,決定親自帶兵去收服太史慈。周瑜勸他:“太史慈勇則勇矣,然桀驁難馴,恐不易降。”孫策卻很有信心:“子義乃青州名士,以信義為先。我當以誠待之,必能收服!”

孫策率軍包圍了涇縣。他沒急著攻城,而是先派人去勸降。太史慈在城頭看到孫策親自來了,又想起神亭嶺那一戰,心里也頗為感慨。他知道自己這點人馬守不住涇縣,硬拼只有死路一條。但他是個重情義的人,劉繇對他有知遇之恩(雖然沒重用),他不能輕易投降。

孫策看太史慈猶豫,決定親自出馬。他單人匹馬來到涇縣城下,對著城頭喊話:“子義!還記得神亭嶺一戰否?若卿當時捉了我,會怎樣?”

太史慈在城上回答:“未可知也!”(意思不好說,可能殺,也可能放)

孫策大笑:“哈哈!大丈夫當共圖大事!劉繇雖為君故主,然非立業之主!如今天下大亂,英雄并起。卿有萬夫不當之勇,豈能郁郁久居人下?不如隨我孫策,共扶漢室,建功立業,留名青史!豈不快哉?”這番話,既給了太史慈臺階下(沒說劉繇壞話,只說不是立業之主),又點明了前途(共圖大事),還激起了太史慈的英雄氣!

太史慈沉默良久。他看看身邊疲憊的士兵,想想孫策的豪氣和誠意,再想想自己空有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的憋屈,終于長嘆一聲:“孫將軍真乃當世英雄!慈……愿降!”他下令打開城門,迎接孫策入城。

孫策大喜過望,親自下馬,拉著太史慈的手說:“我得子義,大事濟矣!”當即任命太史慈為門下督(高級警衛隊長),信任有加。孫策收服太史慈,不僅得了一員超級猛將,更在天下英雄面前展示了他“折節下士”的胸襟,大大提升了聲望!江東豪杰,歸附者更多了!

搞定了劉繇和太史慈,孫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掃平江東其他割據勢力!當時江東還有幾股地方武裝:一個是吳郡(今江蘇蘇州)的嚴白虎,自稱“東吳德王”;一個是會稽郡(今浙江紹興)太守王朗;還有一個是烏程(今浙江湖州)的山賊頭子嚴輿(嚴白虎的弟弟)。

孫策決定先拿這個自稱“德王”的嚴白虎開刀!嚴白虎就是個土霸王,聽說孫策要來打他,嚇得夠嗆。他手下有個謀士出主意:“大王別慌!孫策兵鋒正盛,硬拼不是辦法。不如派您弟弟嚴輿去求和,許他些錢糧,暫時穩住他?”

嚴白虎覺得有理,就派嚴輿帶著金銀財寶,去孫策大營求和。

嚴輿來到孫策營中,態度還挺倨傲,大概覺得自家哥哥好歹是個“王”。孫策最煩這種沒本事還擺譜的。他冷冷地問:“嚴白虎何許人也?也敢妄稱尊號?他若真有本事,就堂堂正正與我一戰!若不敢戰,早早開城投降,或可免死!想憑這點東西求和?做夢!”

嚴輿被孫策的氣勢所懾,有點慌了,但還是強撐著說:“孫將軍息怒!我兄久慕將軍威名,愿結盟好,共保江東……”

孫策懶得聽他廢話,直接拔出佩劍,“哐當”一聲砍在面前的桌案上,厲聲道:“休得多言!回去告訴嚴白虎,要么戰,要么降!沒有第三條路!滾!”

嚴輿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跑回了吳郡。嚴白虎一聽孫策的態度,知道求和無望,只能硬著頭皮準備守城。

孫策揮師猛攻吳郡!嚴白虎哪是孫策的對手?沒幾天,吳郡就被攻破!嚴白虎帶著殘兵敗將,逃往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區)。孫策緊追不舍!嚴白虎走投無路,最后被當地豪強聯手給宰了,人頭獻給了孫策。

收拾了嚴白虎,孫策馬不停蹄,又殺奔會稽郡,去找太守王朗的麻煩!王朗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會稽太守,有點學問(后來在曹魏還當了大官),但打仗實在不行。他手下倒有個猛將,叫周昕(xīn),可惜很快被孫策的部將呂蒙(此時還年輕,但已嶄露頭角)給干掉了。

王朗想憑借錢塘江天險抵擋孫策。他派大將嚴輿(對,就是嚴白虎弟弟,跑會稽來了)守固陵(今浙江蕭山西),自己守會稽城。孫策幾次渡江都被擊退。這時,孫策的叔叔孫靜(孫堅弟弟)獻計:“王朗據城而守,難以速勝。錢塘江以南數十里,有個叫查瀆(具體位置不詳)的地方,可以繞過去!不如聲東擊西,主力佯攻固陵,吸引王朗注意,另派精兵從查瀆渡江,偷襲王朗后方!”

孫策依計而行。他讓士兵在固陵對面大張旗鼓,多設營火旗幟,裝作要強攻的樣子。王朗和嚴輿果然中計,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固陵方向。孫策卻親率精銳,連夜從查瀆悄悄渡江,繞到了王朗大軍的背后!

第二天,王朗還在固陵城頭觀察對岸孫策軍的動靜呢,突然背后喊殺震天!孫策軍如神兵天降,直撲王朗大營!王朗軍猝不及防,瞬間崩潰!嚴輿還想抵抗,被孫策一槍刺死!王朗一看大勢已去,連會稽城都不要了,帶著家小,在親兵保護下,乘船從海路逃跑了(后來跑到中原投奔曹操去了)。

孫策輕松拿下會稽郡!至此,江東六郡(吳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廬江郡、廬陵郡),孫策已得其大半!小霸王之名,威震江東!

就在孫策意氣風發,準備一統江東之時,一個來自北方的消息,讓他不得不暫時停下腳步:**袁術那廝,在壽春稱帝了!**國號“仲家”,建號仲氏元年(公元197年)!這老小子,終于按捺不住,把野心暴露出來了!

孫策接到消息,又驚又怒!他立刻寫信給袁術,痛斥他僭號稱帝、大逆不道!宣布與袁術斷絕一切關系!并上書朝廷(雖然朝廷在李傕郭汜手里),表明自己忠于漢室的態度!這一手,不僅劃清了界限,更贏得了天下士人的好感!

孫策,這位年僅二十一歲的江東小霸王,以借來的三千兵馬起家,憑借過人的勇武、超凡的魅力和精準的戰略眼光,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在群雄并起的亂世中,打下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基業!江東孫氏,從此崛起!

---

下一章我們將繼續《三國演義》原著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的精彩故事。呂布轅門射戟,曹操痛失愛將典韋,劇情更加跌宕起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澎湖县| 阳信县| 北碚区| 铅山县| 依兰县| 蒙阴县| 宝鸡市| 郎溪县| 北海市| 涿州市| 永清县| 拉萨市| 宜丰县| 沾化县| 额尔古纳市| 锡林郭勒盟| 河北区| 佛教| 娱乐| 抚州市| 辽宁省| 威信县| 台山市| 集安市| 亳州市| 财经| 和顺县| 虎林市| 双辽市| 闽侯县| 冀州市| 涿州市| 略阳县| 宿州市| 电白县| 科技| 淮阳县| 通许县| 太仆寺旗|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