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學習最重要
書名: 守竹人作者名: 馬不菲本章字數: 2328字更新時間: 2025-06-11 09:09:00
通過對照照片、人名與生平簡介,蔣欣月逐一排查,不到一個小時便鎖定了三人。當她發現這三人竟然都死于意外時,不禁愕然。
“意外,又是意外,哪有那么多意外發生。”蔣欣月將筆記本電腦的上蓋用力合上,用手托住額頭,將下巴埋了下去,猛地閉上雙眼,“開車車禍,飛機意外,連走過人行道都被汽車撞……”
她的情緒開始劇烈波動,魏一趕緊拍了拍她的后背,明白她父親的去世給她帶來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別著急,我們再仔細梳理一遍。”魏一的聲音聽起來比蔣欣月更加激動。
蔣欣月原本想再去問問老奶奶,但先前的偷照片使她心生愧疚,讓她沒有勇氣開口。而現在照片上唯一她還認識并且存活的人就是她的外公。
重新梳理一遍之后,蔣欣月發現這些意外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原因各異,但都集中在拍攝照片后的幾年內,似乎都與他們所研究的課題有所關聯。
難道他們真的是知道了某些秘密,因而被滅口了嗎?那外公為什么還好好地活著,難道說父親成了他的替死鬼?心中涌動著無數的謎團,如同巨石壓胸,令她喘息困難。
“看樣子,還是只能選擇回家這條路,想方設法讓外公開口,如果外公愿意透露一點信息,一切疑問也許都可以迎刃而解的。”蔣欣月深吸一口氣,努力鍵盤上穩定顫抖的雙手,望向在身邊再次沉默的魏一,心里充滿愧疚:“魏一同學,很抱歉,讓你和我經歷這些。”
“不用覺得抱歉,我是你的碩士學科顧問,我有責任關注你的狀態。”魏一努力轉移話題,試圖分散她的注意力。他心里清楚,蔣欣月回去大概率也不會有太多收獲,和他兩個月前,撕心裂肺地責問奶奶為什么時情況一樣。
奶奶曾經說過,他們有他們的職責,有他們不得不做的理由。他篤定奶奶是知情的,就像蔣欣月現在確定自己的外公知道內幕一樣。然而,在剛剛經歷過竹節的破譯之后,他情緒穩定下來,開始認真思索。奶奶選擇沉默不言,一定有她的道理。他也曾猶豫過,如果把那兩分鐘竹節的秘密告訴蔣欣月,她會不會情緒也穩定很多,從另外的方向理性對待她父親的死亡。但同時,蔣欣月也可能會像他一樣,追尋竹節的秘密,最終發現自己才是發送信息的人又或者導致車禍的人,恐怕情緒會更加難以控制。
蔣欣月見魏一陷入沉思,便努力讓自己的語氣保持平和,“魏一,真的特別感謝你,我就不在這里繼續打攪你了,我計劃今天下午晚些時候回家一趟。”
“我陪你一起回去吧。”魏一聳聳肩,“我看你情緒似乎不太好……”
“謝謝。”蔣欣月的想法很單純,魏一是見過這些照片的人,如果真的和外公進行對峙,他至少可以幫助自己做證。
盡管蔣欣月的家離此竹苑不過八百米,可她卻感覺相隔很遠,遠到她不知道怎么找到回家的方向。
一路上的兩人都默不作聲,竹葉在他們腳下發出細碎的聲響,仿佛某種隱秘的耳語。
在離家幾十米的小竹林處的拐彎處,蔣欣月遇到了她的弟弟蔣欣宇,他們不約而同輕緩停下腳步。
八歲的蔣欣宇正盤腿坐在樹樁上,沾滿泥土的褲管下露出細瘦的小腿。夕陽透過竹隙,在他稚嫩的臉龐投下斑駁的光影。男孩搖頭晃腦地吟誦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
孩童沉浸在自己的背誦中,完全沒有意識到身后的兩個人已經站了十幾分鐘,而這十幾分鐘中,所有關于竹子的詩詞都沒有重復。甚至在背誦到某些帶有特定動作和語調的詩句時,他也一絲不茍地模仿,連腔調也與節奏相融合。
蔣欣月感到書包帶突然勒進肩膀,指甲不知不覺陷進掌心。那個本該在教室背誦《靜夜思》的孩子,此刻卻像著了魔般沉浸在竹的世界里。
她內心五味雜陳,既感到氣惱又覺得好笑。突然,她意識到今天是周三,是讀書日,而蔣欣宇本應端坐在學校教室之中,此刻卻在竹林間悠然自得,她的表情隨即變得嚴肅,“蔣欣宇,你不去學校在這里干什么。”
蔣欣月的聲音中帶著指責,把蔣欣宇嚇了一大跳,他立馬從和他身高一半高的樹樁上跳了下來,瞪大了眼睛,“咦?姐姐,你怎么回來了?還帶了……哦,原來是同學!”
蔣欣宇看見兩人都背著大大的書包,立刻和學校的場景聯系起來,表情由剛剛的繪聲繪色轉為木然。
“為什么不在學校好好念書,而在這竹林里發呆呢?”蔣欣月強忍住怒火,不停告訴自己,弟弟才八歲,他什么都不懂,一定要好好引導。
“哦哦,我今天身體有點不舒服,昨天晚上發燒了,媽媽就給我請假了,竹林里面涼快,我想來吹吹風。”
蔣欣宇實話實說,他偏著小腦袋,笑嘻嘻地望著蔣欣月,用幾分不失童真的語氣說道:“我們家有三個孩子,你是大姐,我是二弟,竹子是三妹。外公和媽媽都在照顧三妹,才沒工夫管我呢。”
魏一望見蔣欣月臉色不對,立刻把話題接了過去,想緩和一下氣氛,“弟弟,你是不是也很喜歡竹子?”
“是啊,我喜歡編東西,各種各樣的東西。可惜我還要念書,并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哥哥,你也喜歡用竹子編東西嗎?”
“喜歡啊,我可是土生土長的竹藝村民呢。”
“哥哥,那你……”
“蔣欣宇,你給我閉嘴,一天不好好念書,只想著倒騰竹子,竹子可以當飯吃嗎?竹子的詩詞倒是背這么熟練,你倒是把《靜夜思》也背出來啊。”
蔣欣月突然爆發的聲音驚飛了竹尖的棲鳥。她看著弟弟瞬間蒼白的臉色,卻控制不住洶涌而出的怒火。她實在是太氣憤了。三四歲孩童都會背的《靜夜思》《憫農》他一點兒不會,深奧的竹詩詞倒是信手拈來,朗朗上口。成績差不說,一點沒有學習進取的意識。每次回來蔣欣宇和她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竹子瑣事。
她深知,令她憤怒的不是弟弟本人,而是母親和外公。作為長輩,他們似乎沒有盡到教育和撫養的責任。
“你身體不舒服,那也只是換個地方學習而已,誰讓你在家一直倒騰竹子的。別人都在勤奮地學習,你只顧玩耍,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這是蔣欣月小時候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沒曾想到有一天會用來要求自己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