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你懂不懂投資啊
書名: 從經營水庫到海島大亨作者名: 淺陌丶迷鹿本章字數: 2135字更新時間: 2025-06-15 06:10:00
王宇對這些話術沒什么興趣,他現在有錢,不想搞那些。
“不用了,就全款,你直接告訴我落地價。”
銷售臉上的熱情稍微退了幾分,他拿出計算器按了一通。
“先生,這臺城市版,全款落地是二十三萬六千八。”
他報完價,還是不死心地補充了一句:“其實我們的活動政策真的很好,您真不考慮一下嗎?很多客戶都是選擇分期的,這樣資金壓力小。”
王宇有些不耐煩了,他直接從口袋里掏出銀行卡。
“就全款,刷卡吧,今天能提車嗎?”
看到王宇如此堅決,銷售終于放棄了勸說,臉上的笑容也變得公式化,遠不如一開始那么真誠。
這一單,他最看重的金融返點是拿不到了。
“可以的先生,有現車,不過您要是今天提車的話,就需要您自己上牌了,這邊請,我們先辦手續。”
接下來的流程很順利,付款、簽合同、買保險。
不到兩個小時,所有手續全部辦妥。
王宇拿著嶄新的車鑰匙,坐進了自己這臺通體漆黑的Tank 300駕駛室里。
新車內飾的味道,比五菱宏光里的魚腥味好聞一百倍。
-----------------
接下來的幾天,靜湖水庫徹底成了凌北市釣魚圈的圣地。
每天天不亮,水庫門口就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車,程石頭忙得腳不沾地,一邊收門票,一邊指揮停車,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為了方便省事,王宇直接將收門票的工作全權交給了表哥,并且每天固定給五百塊的工資,算上小賣部的分成,程石頭一舉成為整個青石村在王宇之下賺的最多的人。
水庫的門票在大賽結束后就沒變過,還是八百一天,系統出過解釋,等場景升級到lv.3或者倍率增幅從2-6提升之后,門票會相應的變化。
巨物榜單也來回刷新了幾次,出了榜單的前三名依舊沒變過之外,后面的名次每天都在刷新。
聚福樓的冷鏈車也成了水庫的一道風景線,兩個伙計專門負責過秤收魚,現金結算,童叟無欺,讓那些釣到大魚的釣友們省去了處理漁獲的煩惱,也讓水庫的口碑更上一層樓。
王宇坐在翻新的小木屋里,看著手機銀行里每天穩定入賬近二十多萬的流水,心里卻高興不起來。
原因無他。
“表哥!拿錢!”
小木屋的門被猛地推開,林莜莜火急火燎的沖了進來,手里拿著一張單子,直接拍在王宇面前的桌子上。
“第一批定制的榫卯結構實木橫梁做好了,尾款三萬八,趕緊結一下!”
王宇眼皮直跳,剛想說話,林莜莜又從包里掏出另一份文件。
“還有,我聯系了廠家,觀景餐廳那面墻準備用超白鋼化玻璃,視野好,采光足,這是預付款,五萬。”
“另外,平整地基租的小型挖掘機,一天八百,已經用了三天了,這是兩千四。”
林莜莜掰著手指頭,一項一項地報著賬,最后攤開手掌:“老板,給錢吧。”
王宇感覺自己的太陽穴陣陣脹痛,他已經開始猶豫要不要給林啟辰打個電話了,他家這丫頭自己快供不起了。
他指著林莜莜:“你這是建農家樂還是建寢宮啊?怎么什么都要最好的?”
“投資!你懂不懂投資啊!”林莜莜理直氣壯地叉著腰。
“要做就做成凌北第一,甚至是南省第一的標桿!你那點格局,就只配守著魚塘賣門票!”
王宇被懟得啞口無言,只能認命地拿起手機,一筆一筆地給林莜莜轉賬。
轉完帳后,林莜莜滿意的跑掉了,但王宇估計過一陣她還得拿著一堆合同來找自己。
難得清閑,他隨手劃開手機,點開自媒體APP,好幾個本地媒體的推薦視頻,都掛著聚福樓的宣傳稿。
《震驚!百斤魚王現身凌北,聚福樓五萬天價收購!》
《探秘網紅釣點靜湖水庫,下一個傳說由你創造!》
文章里,那條一米半長的巨青極具視覺沖擊力,下面詳細介紹了靜湖水庫和青石村。
宣傳效果是有了,可自己的錢包也快被掏空了。
王宇點開自己的賬戶,這幾天日進斗金,余額好不容易漲到了八十萬出頭,結果林莜莜一張口,就劃走了將近十萬。
他調出系統面板。
【靜湖水庫lv.2】
經驗值:(500000/500000)
【場景已滿足升級條件,請宿主完成升級任務,即可解鎖lv.3】
【升級任務:在布局模式花費500000,并滿人數經營連續三天】
【獎勵:解鎖路亞玩法,可容納人數上升至256,布局可用面積增加50米】
經驗條已經滿了,隨時可以升級。
王宇打開布局模式,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可建造選項,心里盤算著。
系統已經解鎖了中級釣臺,一個3000,建滿一百個就要三十萬。
沿湖鋪設一圈帶護欄的青石板路,方便夜釣和行走,需要二十萬。
再建一個更大的停車場和游客休息區,又是接近幾十萬。
這么一算,手頭這點錢,根本不夠一次性把水庫的基礎設施全部拉滿。
更重要的是另一個問題。
自己的水庫,總不能一夜之間,就憑空多出這么多東西來。
看來,必須找個由頭,暫停營業幾天,名正言順地搞一次“升級改造”,才不會引人懷疑。
傍晚,王宇開著他的Tank300回到村里。
青石小筑的工地上燈火通明,趙叔帶著幾個村民還在忙活,干勁十足。
不遠處,大姑王秀蘭正指揮著幾個婦女,給工人們準備晚飯,大鍋里的肉香飄出老遠。
自從王宇給他們安排了活,按天結算工錢,姑父程建國負責水庫安保和稱重,表哥程石頭管售票和小賣部,大姑負責工地后勤和中午的盒飯,一家人的腰包都鼓了起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村口的大槐樹下,幾個沒被安排上活計的村民聚在一起,抽著煙,眼神不住地往王宇這邊瞟。
“你看人家王宇,是真有本事,這才多久,車都換了。”
“他家那幾個親戚,現在一天掙的,比我們種地幾個月都多。”
這些議論聲不大,但還是飄進了王宇的耳朵里。
他沒有生氣,反而停下腳步,認真思考起來。
他打心里是希望大家跟著自己過上更好生活的,青石村不大,王宇從小沒少受村民的幫助。
但是水庫和農家樂能提供的崗位有限,不可能把全村人都安排進來。
不過卻可以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