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4章 新丐幫出山,一碗熱湯暖人間

城中村的晨曦灑在殘垣斷壁上,空氣中還殘留著未散盡的焦味。

阿靈站在廢墟前,望著那條被火焰洗禮過的巷子,掌心仍殘留著“廚心歸元”后的余溫。

她的目光掃過四周,那些因戰火而失去生計的居民正默默清理瓦礫,臉上滿是疲憊與無助。

她心中忽然一緊,像是被什么揪住了一樣。

那種感覺,不是憤怒,也不是悲傷,而是責任。

“廚心不是用來打敗誰的,是用來守護什么的。”

這句話在她腦海中回響,仿佛是某種命運的召喚。

她低頭看著手中那把已經陪伴自己走過無數風波的鐵勺,眼神漸漸堅定起來。

“我要在這里重建‘醉云居’。”她輕聲說道,聲音雖小,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但不止是酒樓……它將成為一個起點。”

“新丐幫·共享廚房”的牌匾在陽光下閃著微光。

張阿姨站在門口,擦了擦眼角,激動地說:“有你這口鍋,咱們這片兒就還有希望。”

阿靈微笑點頭,走進剛剛翻新的廚房。

這里沒有奢華的裝潢,只有幾口大鍋、整齊擺放的案板和堆滿食材的角落。

但正是這份樸素,才最貼近人心。

她取出《七公食典》殘卷,翻開其中一頁——“二十四橋明月夜”。

這是洪七公當年為療傷所創的技法,講究的是以溫和火候喚醒食材本真之味。

阿靈結合現代營養學知識,加以改良,研發出一款名為“百味素羹”的湯品:用豆制品、菌菇、雜糧熬制而成,成本低廉,卻富含蛋白質與微量元素,既能果腹,又能養生。

當天下午,她在社區廣場架起長桌,免費提供熱騰騰的“百味素羹”。

不一會兒,香氣四溢,吸引了許多居民前來品嘗。

有人端著碗蹲在路邊喝得滿臉滿足,也有人捧著湯熱淚盈眶。

“這味道……像小時候家里媽媽煮的湯。”一位老人低聲說。

阿靈聽著這些話,心中暖意涌動。

她知道,自己不只是在做一碗湯,而是在傳遞一種溫度。

“廚心講堂”隨之開設。

每天傍晚,數十名學員聚集在共享廚房內,學習基礎刀工、調味與食材搭配技巧。

其中不乏曾在街頭流浪的孩子,他們的眼神里曾經空洞無神,如今卻閃爍著光芒。

“你們要學會用雙手創造食物,更要學會用食物溫暖別人。”阿靈站在講臺上,語氣溫和卻堅定,“廚藝不只是技藝,更是一種信仰。”

孩子們認真地切菜、調湯,每一次刀落、每一次翻炒,都帶著對未來的期待。

這一幕,落在洪守真眼中,他嘴角微揚,喃喃道:“這才是真正的傳承。”

然而,平靜的日子并未持續太久。

某日清晨,阿靈打開手機,便看到一條熱搜標題:

【“醉云居使用過期食材”,食品安全再陷信任危機?】

她皺眉點開視頻,只見一段模糊的畫面中,一名工作人員將寫著“臨期”字樣的食材放入鍋中,旁白義憤填膺地解說:“這家曾被譽為‘市井英雄’的餐廳,背后竟是如此骯臟……”

她立刻意識到,這是商業集團的反擊。

果然,評論區迅速分裂,支持者與質疑者激烈爭論,輿論如潮水般涌來。

趙經理坐在公關公司辦公室里,看著數據飆升的熱度曲線,冷笑一聲:“讓她嘗嘗資本的滋味。”

但他沒想到,阿靈并沒有選擇辯解,也沒有刪帖或報警,而是當眾召集媒體與群眾,在“共享廚房”前架起一口鍋,親自演示“百味素羹”的制作流程。

她拿起一塊豆腐,閉眼感受片刻,隨即睜開眼,淡淡道:“這豆腐三天前從本地合作社新鮮配送,至今仍在最佳食用期內。不信的人,可以現場試吃。”

圍觀群眾中有人猶豫地上前,嘗了一口,連連點頭:“新鮮!完全沒有異味。”

另一人也嘗了嘗,笑著說:“我做菜幾十年,還能不知道好壞?這食材沒問題!”

趙經理原本以為能一舉擊潰阿靈的形象,結果卻被她坦然自若的態度化解,甚至反將一軍。

他的臉沉了下來。

這場輿論戰,悄然落幕。

阿靈看著人群散去,心中卻并未輕松。

夜色降臨,阿靈獨自坐在廚房后院的石凳上,手里拿著一本舊書——那是她在整理廚房雜物時偶然發現的筆記手稿,紙張泛黃,墨跡略顯模糊。

她輕輕翻開第一頁,上面赫然寫著一行字:

《丐幫施粥訣》——洪七公手記

她心頭一震,指尖微微顫抖。

這是什么?

她繼續翻閱,只見其上詳細記載了一種古法施粥術:如何調配谷物比例、何時添火、何人分粥、何地設棚……字里行間,透露著一股悲天憫人的胸懷。

她仿佛看到了那個年代,洪七公背著麻袋行走江湖,只為在寒冬臘月中給饑民送上一碗熱粥。

那一鍋鍋看似平凡的粥,卻是無數人活下去的希望。

阿靈合上書頁,抬頭望向夜空。

群星璀璨,一如當年照亮七公前行路的星光。

她低聲呢喃:“原來……這就是‘丐幫’真正的意義。”

遠處傳來一陣孩童嬉鬧的聲音,打破了夜的寂靜。

阿靈站起身,嘴角浮現一抹溫柔笑意。

“明天,還有很多事要做。”晨曦初露,城中村的巷口仍彌漫著昨日義賣活動的余溫。

空氣中飄蕩著豆香與谷物熬煮后的淡淡甜味,昨夜那一場“新丐幫”的首次公益行動,在歡聲笑語和熱湯暖胃中圓滿落幕。

阿靈站在“共享廚房”門口,手中還握著那本《丐幫施粥訣》的手稿,指尖摩挲著微微泛黃的紙頁,心中卻已燃起新的火焰。

她終于讀懂了師父洪守真當年為何選擇離開廚俠聯盟、為何甘愿以乞丐身份隱于市井——那不是逃避,而是為了找到真正能承載“七公食典”精神的人。

“丐幫”從不是落魄者的代名詞,而是一種以廚濟世、以食救人的信仰。

她轉身走進廚房,將手稿小心地收進木匣,準備帶去給洪守真看。

這位曾經叛逃的老丐,如今成了她心中最敬重的引路人。

不多時,她提著木匣來到城中村一處廢棄小院前。

這里曾是流浪者聚集的地方,如今已被“新丐幫”改造成臨時食堂。

洪守真正坐在角落的一張舊木椅上,一邊慢悠悠地啃著半個饅頭,一邊看著孩子們練習刀工。

“師父。”阿靈走上前,語氣中帶著幾分激動,“我找到了這個。”

她小心翼翼地打開木匣,將那本《丐幫施粥訣》攤開在他面前。

洪守真愣了一下,隨即眼神一凝,緩緩伸出手,輕輕撫過那些熟悉的字跡。

他的手指微微顫抖,仿佛觸碰到了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

他沉默良久,才低聲說道:“這是七公在戰亂年間寫的……那時候饑荒四起,他背著一口鍋走遍大江南北,只為讓每一個快要倒下的人,喝上一碗熱粥。”

他抬起頭,望著阿靈,眼中滿是欣慰與期待。

“你終于明白了他的苦心,也接過了他的擔子。”

阿靈點點頭,眼眶微紅:“我想讓更多人知道,‘丐幫’不只是傳說,它可以在現實中發光發熱。我要讓這本施粥訣,成為新丐幫的第一課。”

洪守真笑了,那是他第一次對阿靈露出如此由衷的笑容。

“好啊。”他說,“那就從這一鍋粥開始吧。”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

幾個孩子氣喘吁吁地跑來,邊跑邊喊:

“阿靈姐!趙經理那邊又搞事了!他們聯合了幾家媒體,說我們是‘蹭熱度的江湖騙子’,還威脅要封殺我們的流動餐車!”

空氣瞬間凝固。

阿靈眉頭一皺,卻沒有驚慌,反而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

“看來,有人已經坐不住了。”

她回身看向正在訓練的孩子們,聲音堅定如鐵:

“從今天起,我們不僅要做飯,更要學會反擊。誰要是想毀掉這一碗湯、一口粥的溫暖,我們就用廚藝和正義,把他們打回去。”

她舉起銅勺,迎著晨光,大聲宣布:

“‘新丐幫’正式出山!不求富貴榮華,只愿世間無人餓肚聽風聲!”

眾人齊聲呼應,聲浪如雷,震撼整片城中村。

洪守真悄然退至人群后方,望向天邊初升的朝陽,低聲自語:

“七公,您的精神,有人繼承了。”

晨光灑落在城中村的巷口,昨夜義賣活動留下的燈籠仍在微風中輕輕搖晃……

新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图片| 若尔盖县| 岚皋县| 岑溪市| 前郭尔| 临高县| 汉沽区| 磐安县| 稻城县| 桓仁| 桦南县| 开平市| 宝坻区| 宜兰市| 垣曲县| 遵化市| 巴林右旗| 武义县| 临海市| 沧州市| 冀州市| 莱州市| 阳新县| 望江县| 灵璧县| 崇礼县| 安化县| 曲周县| 玉环县| 冕宁县| 高雄县| 来安县| 富民县| 乐清市| 盘山县| 花莲市| 石阡县| 海阳市| 寻甸|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