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2011年初凜冬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新年的第一縷曙光已然穿透薄霧,溫柔地灑落在首爾蜿蜒的街道上,為這座承載著無數夢想與汗水的都市鍍上了一層象征希望的淡金色。權志龍獨自站在YG娛樂公司頂層會議室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前,目光深邃地俯瞰著腳下這片既熟悉又似乎時刻在變化的城市風景線。
他在這里度過了漫長的練習生歲月,經歷了從青澀少年到舞臺王者的蛻變,這座城市見證了他所有的榮耀與掙扎。過去的一年,2010年,對BIGBANG和他個人而言,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團隊的音樂風格日趨成熟,舞臺表現力更加揮灑自如,而他個人的創作才華也得到了業界和公眾更廣泛的認可。
更重要的是,那次在首爾“亞洲傳統與現代”文化藝術展覽中的意外邂逅——與那位來自中國的年輕刺繡藝術家林雨晴的相遇與深度交流,如同在他早已色彩斑斕的藝術調色盤上,又悄然滴入了一抹清新而雋永的東方墨色,為他的藝術視野打開了一扇通往全新維度的大門。
“志龍,”經紀人樸俊熙略帶恭敬的聲音自身后響起,打斷了他的沉思,“楊會長已經在會議室等您了,關于今年團隊發展的重要會議。”權志龍回過神,輕輕頷首,習慣性地整理了一下設計感十足的衣領,掩去眼底那一閃而過的復雜思緒,轉身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了裝潢現代而氣派的會議室。
長條形會議桌的盡頭,YG娛樂的掌舵人楊賢碩會長正襟危坐,面前攤開著一疊厚厚的文件和企劃案,表情一如既往地嚴肅而專注,銳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
“坐吧,志龍。”楊會長抬手示意,聲音低沉有力,“今天我們需要深入討論一下BIGBANG今年的整體計劃和未來幾年的戰略方向。時不我待,我們需要走得更快,看得更遠。”
權志龍在他對面的位置坐下,心中早已有了幾分預感。從去年年底開始,公司高層就頻繁召集會議,討論團隊新專輯的概念、風格突破以及更宏大的全球市場擴展計劃。作為BIGBANG無可爭議的靈魂人物——隊長、主Rapper以及最重要的詞曲創作人和制作人,他對團隊的未來發展有著自己清晰的想法、強烈的企圖心,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
“我仔細研究了你提交的新專輯概念方案和初步的曲目列表,”楊會長沒有多余的寒暄,直奔主題,“想法很大膽,很有野心,也充滿了創新性。看得出來,你花了很多心思。特別是那首主打歌的Demo,《BLUE》,風格上確實有很大的突破,更內斂,也更感性。”
權志龍微微頷首,平靜地回應:“是的,會長nim。我認為BIGBANG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需要在音樂上嘗試一些新的方向和深度。既要保持我們獨有的音樂色彩和舞臺能量,也要敢于突破固有的標簽,展現團隊和成員們更成熟、更多元的一面。”他想到了林雨晴作品中那種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那種安靜卻充滿力量的藝術表達,這無形中也影響了他對音樂“突破”的理解——突破不一定是顛覆,也可以是更深層次的挖掘與融合。
“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楊會長眼中閃過一絲贊賞,隨即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更加鄭重,“但我有一個更大、更具挑戰性的計劃。”他停頓了一下,目光緊鎖著權志龍,一字一句地說道,“我希望,將這張新專輯打造成BIGBANG真正意義上進軍全球市場的‘戰略核武器’。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鞏固亞洲市場,更要全面敲開歐美主流音樂市場的大門。”
權志龍的心跳驟然加速,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與壓力瞬間涌上心頭。讓韓國的音樂,讓BIGBANG的音樂,響徹全球,被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聽到、喜愛、認可——這是他從出道之初就深埋心底的終極夢想。但理智告訴他,這絕非易事。這意味著要面對更挑剔的耳朵,更嚴苛的標準,更激烈的競爭,以及難以預料的文化壁壘和挑戰。
“會長nim,具體的計劃是?”他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但微微顫抖的指尖還是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
楊會長將面前的一份裝訂精美的企劃書推到他面前,“首先,這張專輯將采用一種全新的、顛覆性的發行策略——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一次性發布包含十多首歌曲的完整專輯。而是借鑒歐美市場的成功經驗,進行分階段、系列化的單曲發布。每一首主打或重要的收錄曲,都將配以最高水準制作的MV,形成一個連貫的、持續引發話題的‘ALIVE系列’。我們要讓每一首歌都成為焦點,最大限度地延長專輯的生命周期和市場熱度。”
權志龍迅速瀏覽著企劃書上的細節,大腦飛速運轉,評估著這種模式的利弊。“這樣……確實能讓每首歌都得到更充分的曝光和推廣,避免了以往專輯中一些非主打歌曲被埋沒的遺憾。也能持續保持市場的新鮮感和期待值。”
“正是如此!”楊會長滿意地點頭,“其次,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我們將配合專輯的發布,啟動BIGBANG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巡回演唱會——‘BIGBANG ALIVE GALAXY TOUR’!巡演范圍將覆蓋亞洲各大主要城市,并首次大規模登陸北美和歐洲的核心市場,包括紐約、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地。我們要讓全世界的歌迷,親身體驗BIGBANG獨一無二的現場魅力!”
世界巡演!這四個字如同投入權志龍心中的一顆重磅炸彈,激起了萬丈波瀾。興奮、期待、緊張、忐忑……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這意味著他們的音樂將直接面對最多元化的觀眾群體和最復雜的文化背景,這既是證明自己的絕佳機遇,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最后,”楊會長的語氣變得異常嚴肅,目光銳利如鷹,“志龍,你要清楚,這個宏偉計劃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音樂本身的質量、創新性和普適性。作為BIGBANG的創作核心和靈魂人物,你肩上的擔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你需要拿出超越以往所有作品水準的音樂,既要保持我們K-POP的獨特魅力,又要具備能夠打動全球聽眾的普遍情感力量和國際化的制作水準。”
權志龍深吸一口氣,胸腔中充滿了沉甸甸的責任感。他抬起頭,迎上楊會長的目光,語氣無比堅定:“我明白,會長nim。請您放心,我會傾盡全力,和成員們一起,創作出最好的音樂,打造最棒的舞臺。我們……絕不會讓您失望,也絕不會讓等待我們的歌迷失望。”
會議在一種既充滿雄心壯志又彌漫著巨大壓力的氛圍中結束。權志龍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即離開公司,而是徑直走向了屬于他的那間專屬錄音室。他需要一個絕對安靜、只屬于他自己的空間,來消化剛才會議帶來的巨大信息量,來整理紛亂的思緒,來重新點燃創作的火焰。他沒有打開任何設備,只是靜靜地坐在那架陪伴了他無數個創作日夜的黑色三角鋼琴前,修長的手指輕輕落在冰涼的琴鍵上。
他開始隨意地彈奏起《BLUE》的主旋律,那段憂傷而優美、充滿了失去與重生意味的旋律,此刻似乎也映照著他內心的復雜情感——對過去的告別,對未來的憧憬,以及那份深藏心底、不為人知的孤獨與脆弱。旋律在指尖緩緩流淌,他的思緒卻不由自主地飄回了去年冬天,飄回了那個改變了他藝術認知的“亞洲傳統與現代”文化藝術展覽,飄回了與那位名叫林雨晴的中國女孩的數次相遇和深度對話。
她的聰慧、她的才華、她對藝術那份純粹的熱愛與深刻的見解,以及她作品中那種靜水深流、跨越文化界限的美,都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藝術的本質,或許就是溝通與連接吧。”他清晰地記得林雨晴當時用流利的英文,眼神清澈而篤定地說,“無論是激昂的音樂,還是靜謐的繪畫,抑或是我們指尖的刺繡,它們都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載體,都有著一種奇妙的力量,能夠跨越語言的障礙,跨越文化的隔閡,去觸碰另一顆心靈最柔軟的地方。”
這句話,如同暗夜中的一道星光,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腦海中,并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他構思這張新專輯、思考如何走向世界舞臺時,一條重要的指導原則——創作能夠真正跨越文化和語言障礙,觸動人類共通情感的音樂。
夜色漸深,權志龍打開電腦,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給遠在BJ的林雨晴發出了一封長長的電子郵件。
他詳細地分享了BIGBANG即將啟動的新專輯計劃和首次世界巡演的宏偉藍圖,也坦誠地表達了自己面對這個巨大挑戰時的興奮、壓力與思考。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但也伴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寫道,字里行間透露出難得的坦誠與一絲尋求共鳴的意味,“如何創作出既能充分展現我們韓國音樂的獨特魅力,又能被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聽眾所理解、所欣賞、所感動的作品?如何在追求商業成功、擴大全球影響力的同時,堅守住我們作為藝術家的初心和對音樂完整性的追求?如何在巨大的壓力和期待下,保持創作的靈感和真誠?這些問題,像潮水一樣,不斷在我腦海中盤旋、激蕩……”
在郵件的最后,他提到了自己最近常常思考林雨晴之前關于“藝術的普遍性”的觀點,并詢問她對此有何更深入的看法。發送郵件后,他并沒有立刻投入工作,而是打開了手機相冊,找到了那張他特意拍攝保存下來的、林雨晴贈送給他的那幅名為《星光》的小型刺繡作品的照片。
畫面上,深邃的藏藍色絲綢背景上,用銀色和金色的絲線,巧妙地勾勒出融合了中國傳統星宿圖騰與韓國傳統天文圖案的抽象星空。這幅小小的作品,不僅技藝精湛,更蘊含著一種跨越國界的藝術對話與深厚友誼的象征意義。此刻,它仿佛成為了權志龍在新創作征途上的一種精神指引和力量源泉。“創作無國界,藝術無邊界(Creation has no borders, Art has no boundaries)。”他在隨身的創作筆記本扉頁上,鄭重地用英文寫下了這句話,并標注了日期。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他對這張即將走向世界的專輯,所寄予的最高期許和創作座右銘。
BJ,中央美術學院,女生宿舍窗外,BJ的冬夜寒風凜冽,萬籟俱寂。宿舍內,溫暖的燈光下,林雨晴裹著厚厚的毯子,坐在書桌前,聚精會神地閱讀著來自首爾的那封長長的電子郵件。
當讀到BIGBANG即將啟動世界巡演,目標直指全球市場時,她的心也跟著激動起來。
“世界巡演……真了不起。”她輕聲感嘆,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她為這位在藝術上惺惺相惜的朋友即將迎來的更廣闊舞臺感到高興。
自從去年在首爾一別,他們一直通過電子郵件保持著斷斷續續但頗為深入的聯系,分享著各自在藝術道路上的探索、困惑與心得。盡管身處不同的國度,從事著截然不同的藝術領域,但這種基于共同藝術追求和精神共鳴的交流,已經悄然成為了她學習和創作過程中一股重要的外部支持和靈感來源。看到權志龍在郵件中提出的那些關于跨文化創作和藝術商業平衡的深刻問題,林雨晴陷入了沉思。
她理解他的壓力和困惑,因為這些問題,某種程度上也是她自己在學習和探索過程中常常思考的。她斟酌著詞句,開始認真地回復郵件,希望能分享一些自己的淺見。“親愛的志龍,”她以一種朋友間坦誠而尊重的口吻寫道,“收到你的郵件非常開心,得知BIGBANG即將開啟激動人心的新篇章,由衷地為你和你的團隊感到興奮!關于你提出的問題,我也常常思考,雖然我從事的是視覺藝術,與音樂不盡相同,但或許在藝術的底層邏輯上,有些東西是相通的。”
“關于如何創作出既有文化‘根性’(gēnxìng, cultural roots)又能引發全球‘共鳴’(gòngmíng, resonance)的作品,我個人的淺見是,關鍵或許在于挖掘和表達那些超越文化表層、觸及人類共通情感與生存體驗的‘普遍性’(pǔbiàn xìng, universality)主題。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歷史積淀、審美范式和表達符號,這是我們創作的寶貴土壤和獨特印記,需要珍視和深入挖掘。但與此同時,愛、失去、孤獨、成長、希望、掙扎、對自由的向往、對未知的探索……這些情感和經歷,是全人類共通的。當你能夠用你最熟悉的、帶有韓國文化印記的音樂語言,去真誠、深刻地探討和表達這些普遍性主題時,我相信你的音樂自然能夠跨越文化的藩籬,觸動不同背景聽眾的心弦。真誠是最有力量的世界語言。”她停頓了一下,手指懸在鍵盤上,思考著如何回應那個關于商業與藝術平衡的“千古難題”。“至于商業成功與藝術完整性的平衡,這確實是懸在每一位試圖在現實世界中生存和發聲的藝術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或許并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完美答案。但我記得我的導師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不要刻意去追求所謂的平衡,而要努力去追求你內心認為的‘卓越’(zhuóyuè, excellence)。’真正卓越的藝術作品,往往是那些既堅守了創作者的真誠表達和藝術探索,又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內涵贏得了廣泛認可的作品。關鍵在于,你的創作動機是否足夠純粹?你的表達是否足夠真誠?你的技藝是否足夠精湛?當你專注于打磨作品本身的價值時,商業上的成功有時會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
當然,這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去抵制誘惑,去堅持自我,在復雜的現實環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窄路’(zhǎi lù, narrow path)。”寫完這些略顯嚴肅的思考,林雨晴筆鋒一轉,輕松地分享了自己最近的學習和創作近況。作為中央美院設計學院的大三學生,她正全力以赴地準備著一個極為重要的學期課題項目——創作一系列以“跨界對話(Cross-cultural Dialogue)”為主題的、融合了傳統蘇繡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的實驗性作品。
她坦言,這個項目的不少靈感,正是來自于與權志龍之前關于藝術交流和文化融合的討論。“對了,郵件里看到你說巡演計劃里好像有BJ站?”她在郵件的末尾,帶著一絲期待寫道,“如果行程確定并且方便的話,也許……我們可以像上次在首爾那樣,找個機會在BJ再見一面?我很想親眼看看你提到的那些新作品的設計草圖(如果可以的話),也很想聽聽你對我這個學期項目的‘苛刻’意見。當然,最最期待的,還是能有機會親耳聆聽BIGBANG震撼的現場表演!”
發送郵件后,林雨晴重新攤開自己的素描本,開始為“跨界對話”系列作品繪制新的設計草圖。與權志龍的這次郵件交流,特別是他提出的那些關于走向全球市場的思考,再次激發了她的創作靈感。
她開始更大膽地嘗試將更多元的文化符號和視覺元素——不僅僅是韓國的,也包括其他亞洲乃至西方文化中的一些經典意象——解構、重組,并以精妙的蘇繡語言進行轉譯和表達,試圖在小小的繡布上,構建一個更宏大、更包容的文化對話場域。
“藝術是對話,是橋梁,是連接……”她在草圖旁邊,用娟秀的字體寫下這句話。這不僅僅是她對藝術功能的理解,似乎也隱隱映照著她與那位遠在首爾的音樂才子之間,那段奇妙而珍貴的、基于藝術與思想的特殊連接——一種超越了地理距離、文化差異和身份標簽的深刻理解與精神共鳴。
窗外,BJ的夜空深邃而寧靜,幾顆疏星在寒空中閃爍。它們仿佛在默默見證著,兩個分處不同城市、不同領域的年輕藝術家,正通過無形的電波,進行著一場關于藝術、夢想與未來的深度對話,他們的思想在碰撞中閃耀出火花,他們的藝術之路也因此而變得更加開闊和明亮。
首爾,YG娛樂,BIGBANG專屬錄音室/排練廳“再來一遍!注意鼓點的節奏!Vocal的情緒再飽滿一點!”權志龍戴著監聽耳機,透過錄音室的玻璃窗,對著麥克風前的成員們下達著指令,語氣嚴謹而專注。錄音室里,BIGBANG的成員們正在為新專輯《ALIVE》進行著緊張而高強度的錄音工作。這是一個極其漫長而磨人的過程。權志龍作為專輯的主要制作人,對每一個音符、每一句歌詞、每一種音效都要求極高,甚至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一首歌反復錄制幾十遍是家常便飯,只為捕捉到最完美的情緒和狀態。“呼……志龍哥,你今天簡直是‘魔鬼教官’啊!”剛剛結束一段高難度Rap錄制的姜大聲摘下耳機,一邊擦著額頭滲出的細密汗珠,一邊半開玩笑地抱怨道。
權志龍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但語氣依舊嚴肅:“沒辦法,這張專輯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BIGBANG音樂風格的一次重要轉型,更是我們敲開世界大門的第一塊‘敲門磚’(qiāoménzhuān, stepping stone)。我們必須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做到最好,不能有任何瑕疵。”團隊里最年長的崔勝鉉(T.O.P)點點頭,深沉的嗓音帶著一絲疲憊卻無比堅定:“志龍說得對。這次的機會來之不易,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拿出能讓世界驚嘆的作品和舞臺。”
其他成員也紛紛表示贊同,錄音室里的氣氛再次變得專注而熱烈。錄音工作常常持續到深夜甚至凌晨。權志龍不僅要完成自己部分的錄制,更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與編曲家、錄音師一起,反復打磨每一首歌的編曲、混音等后期制作細節。
他追求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完美,更是音樂整體意境和情感力量的精準傳達。這天晚上,當其他成員都已經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后,權志龍依然獨自一人留在控制室里,戴著耳機,反復聆聽著剛剛完成初步混音的幾首歌曲,眉頭緊鎖,手指在調音臺上快速地操作著,對某個樂器的音量、某個效果的參數進行著細微的調整。
經紀人樸俊熙帶著熱氣騰騰的宵夜來看他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志龍啊,你需要休息了。”樸俊熙心疼地將食物放在旁邊的桌子上,“你已經連續工作超過18個小時了。這樣下去身體會垮掉的,而且疲勞狀態下的判斷力也會下降,對創作并沒有好處。”
權志龍揉了揉布滿紅血絲的眼睛,摘下耳機,聲音帶著一絲沙啞:“我知道,哥。但是……還有很多細節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比如《BLUE》這首歌的氛圍感,還差一點點那種……冰冷空氣中帶著一絲溫暖希望的感覺。”
樸俊熙在他身邊坐下,看著他眼中那份近乎偏執的專注,輕嘆了口氣:“我能感覺到,你對這張專輯的投入程度,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你好像……把所有的能量和靈魂都傾注進去了。”
權志龍沉默了片刻,點點頭,目光望向窗外的城市夜景,聲音低沉卻充滿了力量:“因為……我感覺這是一個真正的轉折點,哥。不僅僅是對BIGBANG,對我個人也是。我們不能再僅僅滿足于做韓國或者亞洲的頂尖偶像團體了。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不同的音樂,那么多等待被我們感動的耳朵。我們有機會,也有責任,向全世界展示我們K-POP的魅力,展示我們韓國文化的深度。這是一個巨大的責任,也是一個……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
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組織語言,然后用一種更輕、更內省的語氣補充道:“而且……哥,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我想創作的,不僅僅是能夠占領排行榜、引發潮流的流行歌曲。我更想創作……真正有意義、有深度、能夠觸動人心的東西。就像……就像那些偉大的藝術品一樣,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和共鳴。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但我……想試試。”
樸俊熙靜靜地聽著,眼中流露出理解和一絲欣慰。他知道,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早已不是那個只需要在舞臺上耍帥的偶像了,他的內心,有著更深沉的藝術追求和更宏大的格局。
“這種想法非常好,志龍。”他拍了拍權志龍的肩膀,鼓勵道,“有追求是好事。但記住,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偉大的作品也往往誕生于靈感的火花和放松的狀態,而不是無休止的自我施壓。給自己一點空間,去感受生活,去平衡工作。相信你的才華和努力,結果一定會是好的。”
權志龍感激地對樸俊熙笑了笑,拿起筷子開始吃宵夜。短暫的休息和前輩的開導,讓他緊繃的神經稍微放松了一些。在重新投入工作前,他習慣性地打開了郵箱,看到了林雨晴的回信。
他逐字逐句地仔細閱讀著她關于藝術創作、文化表達和商業平衡的 insightful (富有洞察力的)見解。“她說得……真的很有道理。”他喃喃自語,反復咀嚼著那句“真誠是最有力量的世界語言”和“專注于打磨作品本身的價值”。
這些來自另一個藝術領域、卻同樣充滿了智慧和真誠的話語,像一股清泉,注入了他因過度工作而有些枯竭的創作思維中,也堅定了他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
這些思考,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接下來對專輯細節的調整方向。在《BLUE》、《BAD BOY》、《FANTASTIC BABY》等幾首風格迥異的歌曲中,他更加注重挖掘歌曲背后所蘊含的普遍情感內核——無論是《BLUE》中失戀后的憂郁與自我療愈,還是《BAD BOY》中帶著歉意卻又無法改變的浪子心聲,抑或是《FANTASTIC BABY》中掙脫束縛、盡情狂歡的集體情緒釋放——他努力嘗試用更具國際化視野的音樂制作手法,去包裝和呈現這些源自韓國文化背景、卻又能引發全球年輕人共鳴的情感主題。
特別是對于《BLUE》這首歌,他投入了最多的心血。他想起了與林雨晴討論過的藝術的真誠性和情感表達的重要性,他努力將自己內心深處那份真實的孤獨、憂傷和對溫暖的渴望,毫無保留地注入到旋律和歌詞中。
最終呈現出的版本,不僅僅是一首旋律優美、制作精良的K-POP歌曲,更像是一次極其個人化、卻又能夠引發廣泛共情的情感剖白和藝術探索。幾天后,在一次討論亞洲巡演具體行程的會議上,權志龍特意向負責海外演出的團隊確認:“BJ站的日期和場地最終確定了嗎?”
團隊負責人點點頭,語氣肯定:“是的,志龍xi。最終確定在五月中旬,在萬事達中心(現凱迪拉克中心)。場地和各項審批都已經落實,門票預售的反響也極其火爆。”
權志龍點點頭,心中那份小小的期待終于落定。會議結束后,他立刻給林雨晴回復了郵件,確認了BIGBANG北京演唱會的具體日期和地點,并再次表達了希望能在BJ見面的愿望。
“……巡演的旅程即將開始,第一站是首爾,然后我們會去日本幾個城市,接著就是中國的BJ和上海,之后是東南亞,最后是北美和歐洲。BJ站定在五月十五日。”他寫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我已經和經紀人確認過,演出前一天(十四號)下午我應該會有一些空閑時間。如果你方便的話,我們能見一面嗎?我很期待看到你那個‘跨界對話’的新作品,聽聽你的創作理念。當然,也希望能有機會,讓你親身感受一下BIGBANG的現場表演。相信我,音樂在錄音棚里和在萬人體育場的舞臺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命體驗。我希望……你能感受到我們音樂里蘊藏的那種能量和想要傳遞的情感。”
發送郵件后,權志龍深吸一口氣,將所有的思緒重新拉回到眼前堆積如山的巡演準備工作中。這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橫跨全球的漫長征途,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但也承載著他最高的音樂理想和藝術抱負。在這個過程中,他腦海中反復回響的,不僅僅是激昂的旋律和炫目的舞臺設計,還有那些關于藝術的本質、文化的交流、情感的共通性的深刻思考。
這些思考,有相當一部分,是源于與那位遠方藝術知己的對話與啟發,它們如同夜空中指引方向的星辰,正悄然引領著他,帶著他的音樂和藝術,一步步走向更廣闊、更深邃的世界舞臺。
《ALIVE》專輯的即將發布,無疑將掀開BIGBANG音樂生涯嶄新的一頁,也將是權志龍個人藝術探索道路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一個標志著他從引領潮流的偶像,向著更成熟、更多元、更具全球視野和文化深度的藝術家邁進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