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澤被蒼生
- 清初第一功臣
- 胖哥老李
- 2623字
- 2025-06-21 16:01:37
二十分鐘后,劉子敬在李護院引導下,溜達到了鐵匠社區的社學。
鐵匠們剛來兩個多月,這個社區所有的建筑都是簡易的木板房。
好在地有的是,旁邊就在建大批瓦頂建龍船脊和山墻筑鑊耳頂的佛山式建筑,被當地人稱為“鐵匠鎮”。
由于劉子敬主導的工業移民數量大大超過了本地居民,濟州島上的建筑風格以后會變成嶺南風格為主。
新建中的社學,也會是社區里最漂亮的建筑。華夏人重視子女教育,自古皆然,這叫文化傳承。
現在的社學簡陋得很,一根根巨木柱子支撐,木板包圍的簡易房,優點就是大。
一位身穿李朝官服的士子從社學方向走過來,見到劉子敬躬身施禮,“學生參見欽差大人。”
劉子敬一看,這不是濟州牧李海彥的那個兒子么,李朝進士、王族后裔、旌義縣令李全非。
自打劉子敬帶人入駐濟州島,李全非這個旌義縣令就不去旌義坐班了,被他老爸指派跟明人交涉。
又是回李朝本土聯絡購糧,幫宋游買煤、鐵之類各種工業原材料,又是聯絡在各地當官員的同窗,給濟州島輸送流民,好讓黃蜚的兵能娶媳婦。成績斐然,已經弄來了四千多戶。
“學生的進士是白當了,這么多年的書也白念了。今日得欽差大人的四夫人教誨,霍然開朗,方知天下為公、人人如龍之策。我輩王族,不能澤被蒼生,枉得黎民供奉啊。”
“學生回去,就在濟州島的李朝社學里,普及紅花會之道,必緊隨天朝驥尾,與欽差大人步調一致。”
“待濟州島因此富島強兵,學生一定帶大軍平定李朝,北討韃虜,為欽差大人滅滿人助力。”
劉子敬聽得一愣一愣的,霍霍,年輕人就是容易接受新生事物,這個李朝進士也跑來聽紅娘子的課了?
紅娘子你就上過社學,連秀才都不是啊喂,就敢給進士講課?
好吧,紅娘子的學問是跟自己加急學的,急到讓自己三天三夜沒咋睡覺。我可是天朝最有學問的人之一,讓區區李朝那種水分極大的進士折服必須地。
眼里有光,覺得從天朝上國學到了新東西,打開了新世界大門的李全非給劉子敬見完禮,急匆匆走了。
劉子敬匆匆一瞥之下,只見李全非的李朝官服上,胸口也別了一朵紅花。
紅娘子從我這學了三天,迅速就建了紅花會,然后病毒式傳染,馬上就傳到了李朝這邊。
話說李全非這小子,真的知道他學的是什么性質的東西么?
一旦濟州島的李朝年輕人都學了這些玩意,被李全非整合起來,會發生什么事不敢想啊。
就李朝本土一共兩千兵馬的孱弱武力,加上李海彥、李全非的王族身份——臥槽,新的三代單傳要從我手里出現了么?
好吧好吧,李朝的事情劉子敬沒空關心,也不打算干預,他是來看社學的。
一抬頭,社學簡陋的大門上方,已經多了一道橫匾,上面五個大字“澤被蒼生”。
這可是劉子敬的手筆,在紅娘子臥室里,被紅娘子求走的墨寶。劉子敬看到自己寫的字迅速就掛到了這里,心頭忽然一陣恍惚。
這個社學因為是臨時建筑,正式的建筑完工后要拆除的。為了盡量能多裝人,好能少建幾個,拆的時候不至于浪費,建得反而很大。
里面一排排簡陋的橫條桌椅,讓劉子敬仿佛看到了記憶中現代七八十年代教室的老照片。
白天這里聽課的都是鐵匠子弟,現在晚上了,士兵結束了訓練,條凳上坐了一百多軍官。
包括李牟的三千老部下,新成立的炮兵師三千人,百人隊首腦以上濟濟一堂。
紅娘子已經講了兩天課,十好幾場了,更重要的是她充滿了激情,講得行云流水。
劉子敬在門口背手看了兩眼,不準備打擾,回身出門。
“峨眉峰閣下,您在這里培訓軍官,為什么沒有叫我來?”
嗯?口音古怪的漢語,這位撫胸給自己鞠躬的不是埃文教官么?埃文不是自己來的,手下十幾個紅毛教官都跟過來了。
劉子敬擺擺手,“這是我們明國內部的事情,跟軍事訓練無關,埃文你就不用跟著學了。”
埃文脖子一梗,“閣下,現在我可拿著您發的軍餉,而且,宋游還給我分了兩個溫柔的大餅臉小妾。”
“實話實說,就我這個底層少尉,在荷蘭那邊就是個窮鬼,這幾個士兵就更窮。”
“閣下您這邊待遇這么好,我們可不打算回去了,已經跟宋游請示,都入籍大明了。”
“現在我已經起了漢名,就叫孫埃文,以后就效忠您了。”
嗯,不錯,有錢能使洋鬼子推磨。這小子是有真本事的,值得自己多花倆錢雇。
“埃文,我的兵訓練得怎么樣了?是不是差不多了?要不要開始訓練水兵?”
埃文擺擺手,“水兵不需要我訓練。他們要是不上岸作戰的話,跟葡萄牙人學會炮術、齊射和肉搏就行,根本不需要懂莫里斯方陣。”
“倒是陸軍,你們——哦不,咱們大明真是太有錢了,您居然給三千人配了一個炮兵旅。”
“在歐洲那邊,大家不是不知道炮好,可是沒有那么多錢鑄炮,只能多招火槍兵和長矛兵當消耗品。”
“最愿意多配炮兵的瑞典軍神古斯塔夫二世,當年上戰場的軍隊,火炮比例也大大不如您。您這一個旅的炮兵,在瑞典人那里,可是兩萬陸軍才可能配備的。”
劉子敬“切”了一聲,“我跟古斯塔夫不熟啊,炮兵火力可不是對標他的,我對標的是——”
劉子敬卡殼了,他對標的是拿破侖,可現在還沒有……
“而且,我糾正你一下,我要建的不是炮兵旅,是炮兵師。沒見我配了三千人,大大超編么?”
“這一個旅只是第一批,我還要再建兩個旅。當然全銅炮太貴,這一個旅的裝備先練兵,另兩個旅慢慢來,我準備上鐵炮了。”
埃文佩服得五體投地,“就這火力,您的兵要是到歐洲,所向無敵了。”
劉子敬苦笑,“可我不去歐洲啊,你知道我的對手滿清有多少炮么?他們打一片石,一路追擊李自成,就帶了二百門紅衣大炮,這還只是前線臨時征調的炮數量。”
“要是把他們手里的炮都聚集起來,總數恐怕會超過兩千門,我跟人家比還差遠了。”
埃文搖頭嘆息,“世界第一強國內戰,動用的武力,果然遠超我們落后的歐洲。歐洲那邊打了幾十年了,戰斗規模跟你們一比,簡直就是小孩子過家家。”
“對了,長官,您新裝備部隊的燧發槍,好像沒有您預料的好啊。”
嗯?燧發槍不行?不可能啊。
“是的,您的燧發槍射速比火繩槍快,可是點火擊發成功率下降了不少。總體來看,射速增加,火力減弱,總火力投放沒有明顯增加。”
“唯一的優點,是在下雨的時候也能作戰了,總算比以前強點。”
劉子敬很迷糊,燧發槍點火成功率低?我看李護院手里的原裝燧發槍每次點火都成功啊,怎么仿制的有問題?
算了,這玩意自己看了也不懂。這就是沒有工程師的缺欠啊,工匠只知道按樣子仿造,不仔細研究原理,問題出在哪兒呢?我需要一個懂火槍的工程師幫忙研究啊。
劉子敬記住了這個事,馬上也解決不了。反正改燧發槍后火力沒下降,氣候適應性還提高了,總算好事,剩下的問題慢慢再說。
“那個,長官,我匯報完了,要進去聽課了,我也是您的部下,不能落后于人。”
看埃文帶著紅毛部下匆匆進去聽課,劉子敬撓撓后腦勺,“洋人聽這個?這玩意會不會返銷歐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