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拓跋暴富,西夏贏學
- 我是宋神宗,先坑自己人
- 愛做夢的機器人
- 2462字
- 2025-06-16 07:00:00
深夜,興慶城南面的街坊。
這里多是普通百姓和小商人房舍。
“指揮使,這拓跋圭靠得住嗎?”
“咱們在這里,會不會被西夏官府發(fā)現(xiàn)?”
“靠不住?那也沒關(guān)系,咱們雞蛋又不在一個籃子里。”前皇城司親從官,現(xiàn)大宋軍事情報局興慶府指揮使許再興無所謂地搖了搖頭。
大宋軍事情報局,這是趙頊年初時候秘密成立的一個組織。
主要任務(wù)就是刺探外國的情報。
軍情局建立伊始,就接到了大活——刺探西夏軍隊的調(diào)動情況。
這活難度很高。
但還好大宋錢多!
外國貪錢的黑心商人也多!
軍情局先是抓到了在宋遼邊境走私的蕭驛,一番威逼利誘之下,蕭驛就乖乖上了軍情局的大船。
然后帶著商隊和軍情局的人手,來到了西夏國都所在的興慶府。
又借著拓跋圭之手,將軍情局的人手,撒進了興慶城。
“萬一這拓跋圭告發(fā)我們?”
他們這些軍情局的人,雖然散居在興慶城內(nèi)外,但這都是拓跋圭安排的。
要是拓跋圭反水,就能把他們一鍋端了。
“這幾個月,都警惕一些。”許再興眉頭皺著,也有些擔憂。
“另外,準備好退路。”
“狡兔還要三窟呢。”
……
不過,許再興和屬下的擔憂,到底是多余了些。
拓跋圭知道搭上大宋官員的路子后,就決定一條路走到黑了。
什么國家大義,那跟他一個小商人有什么關(guān)系?
賺錢才是王道。
四月初一,拓跋圭和蕭驛帶著商隊,走邊境小路,潛到了大宋河東麟州的神木寨。
“到了!”蕭驛說完,只見得前面的神木寨大門突然打開。
然后幾十個宋兵提著刀槍從寨子涌出。
正當拓跋圭有些緊張地往后退時,只見得宋兵之中又走出了三個衣著威嚴之人。
“蕭大商,來啦?”其中為首之人,見到蕭驛,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他是軍情局西夏都指揮使葉慎思,主管刺探西夏情報。
“拜見葉官人!”蕭驛根本不知道對面的宋官到底是什么職位。
只知道對方姓葉,每次都是稱之為“葉官人”。
“不負葉官人所望,小民完成所托,順利歸來。”
“這事我知道的。”葉慎思點頭說道。
蕭驛聽著有些驚奇。
“在興慶,不是只有你們替大宋做事。”
“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進去吧。”說罷,葉慎思引著蕭驛拓跋圭進了寨子。
寨子里的宋兵很多,是用以防備西夏的隊伍,受麟州指揮,軍情局也只是借居在此。
一群人左拐右拐,來到一處大宅。
“拓跋大商,千里迢迢而來,甚是不易!”
“這是我們大宋的特產(chǎn),先收下吧。”
進了大宅,葉慎思緊繃著的臉,突然咧開,順手就讓人抬出了一個小木箱。
打開,里面齊齊整整擺放著不知多少銅錢。
“這是大宋的特產(chǎn)?”
“不是嗎?”
……
有著特產(chǎn)在前,眾人后面的商談,頗為友好。
第二日清晨天未亮,兩人的商隊帶著整車的貨物錢緡,又往著西夏方向而去。
馬動,車行。
拓跋圭心情舒暢。
他終于搭上了路子。
就這一趟,他就從宋人這里帶回了千貫錢緡。
暴富!
進入西夏后,蕭驛就要轉(zhuǎn)向北面,回往遼國。
“這宋人的錢,不是那么好賺的,回到興慶,拓跋老弟,也要小心行事。”分別時,蕭驛向拓跋圭吩咐道。
“蕭哥哥,你且放心好了。”
“咱們一起,我在大夏,你在大遼,一起做大宋的生意,豈能不興隆?”
“好!”
蕭驛想到這,心中的一些擔憂也一掃而盡。
兩人合起來做著三國貿(mào)易,豈能不發(fā)財?
……
“指揮使,拓跋圭給了密信過來。”這日,許再興的屬下錢鄂疾步來報。
拓跋圭回到興慶城后,立即就投桃報李地行動起來。
很快,一道消息被他在酒桌上喝了出來。
“拓跋圭這么快就打探到消息了?”許再興提起了神,打開拓跋圭送來的密信。
里面的內(nèi)容很簡明。
“兩萬擒生軍到了興慶城北郊,近日前往銀州。”
“好!”
“錢鄂,你帶人去邊境的榷場或者和市,立即把這消息傳回陜西。”
“這是我們進入西夏的第一個成果,不容有失。”
“諾!”
錢鄂知道此事事關(guān)重大,當日便帶人出城,借著夜色趕往邊境。
從熙寧三年的四月開始,西夏的軍隊情況,源源不斷地流入到了在西北的軍情局人員手中。
及至六月,西夏已經(jīng)調(diào)遣了各路兵馬八萬人,分布在銀州、西平、興慶、鹽州、靜塞軍等地。
除此之外,又有役夫十五萬,合計二十多萬人。
大宋皇宮,趙頊估算時間差不多,尋來中樞重臣商議。
但居然沒有一人相信趙頊的情報。
他們不相信趙頊能得到這樣的情報。
“官家,按照信中所言,西夏來勢洶涌,必須要讓朝廷和陜西各州軍寨立即做好對應(yīng)準備。”王安石首先說道。
趙頊點頭,又看向其他中樞大臣。
“只是如此,花費頗多,勞民傷財。”三司使韓絳搖了搖頭。
“若是這是假……實屬損失陛下威信!”韓絳繼續(xù)道。
眾臣也跟著搖頭,不支持這種做法。
“威信?”趙頊搖了搖頭,“大宋社稷和子民才是重要的!”
“另外,這要是這是真的呢?就這么等著黨項人沖進大宋燒殺劫掠?”
“官家,不管是真是假,老臣以為,讓陜西提高戒備即可!”曾公亮說道,他這個辦法,是中庸之道。
在他看來,就算不做安排,西夏人翻不起什么風浪。
“不行!”
“必須要有萬全準備,朕要給西夏賊子一個驚喜!”
眾人難住了。
“官家,不如讓老臣一力承擔此事,就算有誤,也是老臣擔著。”富弼站了出來。
“就以朕的名義!”趙頊知道富弼他是好意。
但是,這等功績,他會就這么讓了?
趙頊強行讓中書門下、三司、樞密院立即在陜西布兵備糧。
并且每日一報。
他又將在渭源的新軍,調(diào)往西夏前線。
……
“弟弟,現(xiàn)在諸軍準備得如何?”
西夏皇宮中,梁太后詢問著國相弟弟梁乙埋。
此時已是七月中。
攻打大宋之事,打的是為先帝報仇的旗幟,她已經(jīng)讓西夏朝堂的官員都默認同意了。
“十萬大軍,已經(jīng)準備好了。”
“還有三萬,已在西涼集結(jié),半月內(nèi)就可抵達鳴沙城。”
“糧草呢?準備得如何?”
“備了全軍三月所用之糧草。”梁乙埋的話到了這里,就顯得有些中氣不足。
“就三個月?”
“夠嗎?”
梁太后也不是白癡,聽到只有三個月的糧草,不由得騰起了怒火。
搞了幾個月,居然還有這么大的紕漏。
“大夏缺糧,十三萬大軍,加上役夫二十萬,臣弟東拼西湊,只能供應(yīng)三月糧草啊。”
講到這,梁乙埋也是滿臉苦澀。
大夏士兵強悍,但是沒糧,經(jīng)不起久戰(zhàn)啊。
“不是臣弟不行,實乃這兩年天時所限,地利不合。”
“那如何?此戰(zhàn)只能速戰(zhàn)速決?”梁太后不滿道。
“非也,只要我軍出其不意,未嘗不能一舉擊潰宋軍,奪取大宋土地。”
“真行嗎?”梁太后非常懷疑。
“其實,只要打出大夏的威風即可!”
“到時候,依舊能震懾群臣。”
梁乙埋又退了一步。
反正,他們都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