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鴉行丘大豐收
- 劉關張:在維斯特洛興復漢室
- 明漸
- 2674字
- 2025-06-20 16:18:47
最近的這幾個月。
鴉行丘,大漢鎮。
劉備主要在忙活著三件事情:種田、種田,還是種田。
不管其他地方的戰爭,打的多么熱鬧。
不管張飛、趙云他們,在戰場出了多大的風頭,成就了什么樣的傳奇。
處于后方的劉備,帶著簡雍、孫乾、牽招等文士幕僚們,每天都在埋頭完成這樣那樣的種田發展任務,每天都是996般的忙碌,極少休息。
比如把屯墾村的數量,增加到了上千個,覆蓋了鴉行丘的每處可開墾荒地,鴉行丘上百萬畝的荒地區域,開發利用率接近了100%。
若還想繼續開拓,便只能向西北的荒石城地區拓展,那邊也有大面積的荒地,且廢棄了很長時間。
還有把‘鋼鐵工業區’建設了起來,設立了多座高爐,把那些從姝石城鐵礦開采出的高品位鐵礦石,投入到高爐之中,冶煉出了大批的鋼鐵。
目前的鋼鐵日產量,大概10噸左右,可打造成一千套的重裝盔甲。
但不夠。
這個產量距離日產100噸鋼鐵的目標,差了很遠很遠,且維斯特洛大陸的煤炭資源稀缺,煉鐵多用木材和木炭,技術水平較低,打造出的刀劍質量一般,價格昂貴。
只有厄斯索斯大陸那邊,少量出產一種名叫瓦雷利亞鋼的材料,打造出的瓦雷利亞鋼劍,鋒利無比,削鐵如泥,又非常輕盈堅韌,連異鬼都能殺死。劉備猜測,瓦雷利亞鋼是一種特殊的合金鋼,要在高溫的環境下,使用不同的礦石,才可冶煉出來。
而礦石應該不難找到,最核心的技術難題,是如何制造高溫。
無煙焦煤。
如果能弄到大批的優質煤炭,再用煉焦爐,加工成無煙焦煤。
而后就有可能煉出一爐爐的瓦雷利亞鋼,打造出無數的神兵利器。
恰好,大漢世界那邊,煤炭資源非常豐富,有海量的煤炭可用。
若是成功的把瓦雷利亞鋼劍,大批的打制出來,后期異鬼大軍的威脅,便不足為慮。
而除了鋼鐵工業區。
劉備還親自負責指導規劃,在大漢鎮的西面,創建了‘大漢第一工業園’,占地五千余畝,開辦了數十家的大中型工廠,帶動就業5萬多個。
這里面有農具廠、工具廠、玩具廠、造紙廠、陶瓷廠、紡織服飾廠、皮革廠、印刷廠、罐頭廠、副食品加工廠、家具廠等輕工業。
以及磚窯廠、水泥廠、玻璃廠、機床廠、酸堿廠、肥料廠、馬車廠、軍工廠等重工業。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
幾乎所有的工廠,都采用了流水線化的生產,設立了‘八級技工’的職業晉升體系,分別是學徒、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大師。
工人的職業等級越高,收入待遇越好。
而‘技師’等級的工人,不僅對個人手工技藝的要求很高,還有帶學徒的指標,必須帶了五個徒弟,且都成為初級工,才可晉級為‘高級技師’。
同理,‘高級技師’也必須帶五個學徒,全部指導成為了‘中級工’,才有晉級為‘特級技師’的資格。
以此類推。
這樣的晉級制度,可打消一些工人腦中‘敝帚自珍’與‘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思想,類似于反向傳銷,要想擁有更高的地位和待遇,只能手把手的教會徒弟,技術上不藏私心。
但除了以上這些。
劉備最為關心和重視的,是糧食戰略安全。
因為過去的四個多月,在針對西境的掃蕩行動中,鴉行丘又吸納了15萬來自西境地區的青壯人口。
此外,大漢世界新野城那邊,也收攏吸納了5萬多的流民難民,然后大部分轉移到了鴉行丘。
加上原本的30萬人口。
生活在鴉行丘的總人口數,突破了50萬大關,達到了飽和的狀態!
而要想養活這么多大人口,平均每天消耗的糧食,少說得要3萬斛,一個月就能吃掉近百萬斛糧!
如此恐怖的糧食消耗,指望短期內實現自給自足是不可能的,缺口至少在一半左右。
為了補上這個缺口。
張飛帶領的軍隊,每攻陷一座中小城堡,城中的糧食儲備,都要轉移運送到鴉行丘。
其次是用各種的工業品與奢侈品,去美人市集等地方,交易到大批糧食。
還有主動派出農業技術指導組,去指導和提升那些友好領主們的農業生產水平,推廣曲轅犁、耬車、龍骨水車等先進農具,提高周邊領主們的糧食產量,再或買或借,獲得所需的糧食。
但這些辦法,都不是長久之計,糧食戰略安全,依然得不到充分保證。
最好的辦法,還是在自己的地盤上,種出足夠多的糧食,把自給自足率,提高到90%以上。
于是最近一段時間,劉備的身影,最多出現的地方是田間地頭,多次親自下地干活,起模范帶頭作用,鼓舞農人們的干勁。
還動員了大批的士兵、官吏、流民,搞了一波聲勢浩大的墾荒行動。
在短短一個月內,開荒50萬畝,全部種上了小麥和粟米。
而之前開墾出的40多萬畝耕地,相繼進入第二茬的播種,其中三分之二也種上了糧食。
到八月份中,開始陸續的成熟收獲,發起了一場搶收戰役。
……
這天上午。
某塊金色的麥田里。
劉備、簡雍、孫乾、牽招、劉琰等人,都穿上了一身農人短打,人手一把鐮刀,都埋頭咔咔的收割小麥,額頭的汗水滴落在泥土里,臉上都帶著笑意。
就連徐庶、糜竺、糜芳等人,也都跑過來湊熱鬧,參與進了這場搶收工作。
“豐收,這是大豐收啊!”
徐庶十分興奮的道:“這些麥田的平均畝產,當在300斤左右,約合七斛半,若是近八十萬畝的良田,都是此等產量,便是600萬斛,夠五十萬人半年之需,算是自給自足了。”
“六百萬斛,之前主公執掌青、徐二州,糧庫中的存糧,最多時也是此數。”牽招開口道。
“此方世界溫暖濕潤,土地肥沃,一年可種三茬糧!”
旁邊的簡雍很有成就感的道:“最近天氣略微轉涼,降雨增加兩成,更適合小麥生長,加之施撒了不少肥料改良土壤,產量自然提高。只是此方世界已經入秋,不知能持續多長時間。”
“持續三四年當無問題。”
劉備想了想道:“春秋季節,晝暖夜涼,適合作物積累營養。我們當還有幾年的黃金發展期,要趁此機會,全力發展,不可松懈。”
“主公言之有理。”
眾人點頭。
“元直,我先前派人去往潁川,贈以厚禮,執禮甚恭,以接你母親,卻被趕走拒絕,甚是無奈,不知你可有好的辦法,把你母親接來。”
劉備忽然提起了一個事。
“主公,我母親出身大族庶女,想讓我去投效袁紹或曹操,以光耀門楣。我卻跟了主公,她惱我不聽她言,故不愿前來。”徐庶解釋。
“這……”
劉備這才意識到,演義也有虛構的一面,若徐母真的深明大義、眼光獨到,也不會導致徐庶離開自己,更可能是徐母也前往新野了。
罷了!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到時候再想辦法,不讓曹操道德綁架成功,迫使徐庶離開。
“主公,最近你寫的那篇《桃花源記》,已在大漢傳播開來,‘桃源世界’之存在,廣為人知,只是信者極少,不過但凡是來過維斯特洛者,都會堅信主公是天命眷顧之人。
故我打算遣人把我母親,接到新野小住幾日,再帶她來此地看看,當桃源世界就在她的眼前,我母親,當不會再離開了。”
徐庶說出了他的想法。
“好!元直,若能勸服你母親,我也便放心了,備這條干涸之魚,離不開你這潭水啊。”
劉備這有些肉麻的話語,讓徐庶嘴角瘋狂上揚。
也讓簡雍、孫乾等人,心里不由泛發醋意,眼前的麥子似乎變的討厭起來,手中鐮刀收割的更加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