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全新挑戰
- 系統降臨:賈愚舟的絕境奇幻逆襲
- 全網我最菜啊
- 3056字
- 2025-06-09 13:05:56
清晨六點的陽光透過紗簾縫隙,在賈愚舟的平板屏幕上投下斑駁光影,系統發布的全新任務以加粗紅字赫然顯現:「現實應用考核:在7個自然日內完成以下任務——
①語言應用:向家庭成員清晰講解智能投影儀、健康監測手環、語音控制音箱三款電子產品的完整使用流程;
②方案策劃:撰寫包含交通接駁、天氣預警、預算分配、應急聯絡在內的家庭五日游詳細方案;
③生活理財:基于近三個月家庭收支數據,制定涵蓋儲蓄、風險投資、應急儲備的理財規劃方案。」任務下方標注著與規則對應的獎勵機制:每項任務按完成度對應規則獎勵,若出現重大邏輯疏漏或關鍵信息缺失,將扣除當前賬戶余額的50%。
賈愚舟靠坐在床頭,左手無意識地摩挲著腦梗后仍顯僵硬的右手虎口。智能投影儀的梯形校正原理、健康手環的心率算法、語音音箱的AI邏輯——這些曾經爛熟于心的技術術語,如今在他腦海中像被打亂的拼圖,每試圖拼湊出完整的解釋,就會引發太陽穴處的陣陣抽痛。
更讓他焦慮的是旅游計劃所需的細節統籌:父親賈商的腰疾不能久坐,侄子賈云需要兒童座椅,嫂子葉芊蔚對花粉過敏,而哥哥賈愚松周末才能休假——這些瑣碎的家庭需求與交通時刻表、景區預約規則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張讓他無從下手的復雜網絡。
當他深吸一口氣點開家庭收支表格時,密密麻麻的數字突然讓視線開始模糊。腦梗后遺癥帶來的視覺重影問題在此刻尤為明顯,銀行流水里的小數點仿佛在表格里跳躍,理財APP上的風險評估問卷更像是天書。
恰在此時,三歲的賈云舉著恐龍玩具跌跌撞撞跑進來,塑料恐龍的爪子重重拍在平板上:
“叔叔,這個能放恐龍動畫片嗎?要會搖頭的那種!“
孩子天真的提問像顆小石子投入焦慮的深潭,激起的漣漪讓賈愚舟意識到:他連最基礎的操作演示都無法保證流暢,又如何應對這三項環環相扣的生活挑戰?
“要不試試把投影儀比作賈云的積木城堡?“
葉芊蔚端著早餐走進來,圍裙上還沾著面粉。她指著兒子剛搭好的彩虹橋積木,
“你看,搭積木要一塊一塊對齊,投影儀調畫面是不是也得一點點挪位置?“
這句話像根火柴,瞬間點燃了賈愚舟混沌的思緒。他立刻把智能投影儀從包裝盒里取出,當看到鏡頭投射在墻上變形的光斑時,突然蹲下身握住賈云的小手:
“小云看,這就像你搭積木時放歪了第一塊,現在我們要讓畫面變正——“
他引導著孩子轉動投影儀底部的支腳,
“你聽,這個'咔噠'聲就是在說'位置對啦'!“
當變形的光斑逐漸校正為方正的矩形時,賈云突然拍手大笑:
“像家里的窗戶!“
賈愚舟順勢滑動遙控器講解對焦功能:
“現在要讓畫面最清楚,就像你看恐龍書時要離得不遠不近——“
他故意把畫面調模糊,看著孩子著急地抓遙控器,
“對啦,就是這樣輕輕轉這個環......“
父子倆額頭相抵調整參數的畫面被賈愚松用手機悄悄拍下,屏幕上終于出現清晰的恐龍動畫時,賈商戴著老花鏡湊近平板,認真地在筆記本上記錄:
“調焦環在鏡頭右側,順時針轉清楚......“
這一刻,冰冷的科技產品在親情互動中化作溫暖的橋梁,賈愚舟講解時偶爾卡頓的話語里,第一次溢出了超越任務本身的成就感,系統界面悄然彈出的“語言表達進步獎勵300元“提示,反而成了錦上添花的注腳。
家庭旅游計劃的制定在最初兩天陷入僵局。賈愚舟對著高鐵時刻表反復核對,卻在計算換乘時間時漏掉了地鐵站步行的15分鐘;參考旅游攻略標注的網紅景點,直到葉芊蔚提醒才發現其中三個景區禁止寵物入內——而他們原本計劃帶上家里的金毛犬。
“這樣吧,我幫你聯系做旅游定制的朋友。“
深夜加班的賈愚松在白板上畫出時間軸,“把爸的理療時間、小云的午睡點都標出來,行程安排要像寫代碼一樣預留緩沖空間。“
恰在此時,李雯的消息彈窗跳出:“聽說你在做旅游計劃?我們人事部門剛做過員工福利旅行,這是內部折扣的民宿清單。“
附帶的文檔里不僅有性價比高的住宿推薦,還有當地氣象局的近五年六月天氣數據匯總。
賈愚舟盯著“山區午后多雷陣雨“的提醒,突然想起周濤教過的原型設計思維:把每天的行程像頁面布局一樣劃分優先級,重要景點用粗體標注,備選方案用淺色字體輔助。
他找出賈云的水彩筆,用藍色標注涉水項目,用橙色圈出醫療點位置,在每日行程末尾畫上小太陽或雨傘的圖標——當手繪版攻略攤在餐桌上時,賈云立刻在“海洋館“旁邊畫了只戴游泳圈的恐龍,賈商則用紅筆在“登山步道“旁寫下“緩坡優先“。
這種將視覺設計與生活規劃結合的方式,不僅讓復雜的行程變得清晰,更讓全家人在討論中笑聲不斷,系統獎勵的500元規劃基礎分,仿佛是對這溫馨場景的額外饋贈。
理財規劃成了橫亙在賈愚舟面前的最高難關。他對著王靜發來的財務分析模板愁眉不展,當計算到“投資收益率“時,過往腦梗損傷的記憶突然讓公式中的β系數變得無比陌生。
“別硬扛,我開視頻教你。“
王靜的語音帶著鍵盤敲擊聲傳來,
“家庭理財就像做項目預算,先算固定支出,再留應急資金......“
她分享的Excel表格里,每一筆開支都用不同顏色標注風險等級,但賈愚舟在模擬定投基金時,還是因為選錯了“中風險“產品類型,導致系統模擬運行時直接虧損20%。
“還記得你上次解邏輯題的思維導圖嗎?“
張偉的消息像及時雨,
“把理財當成解拼圖,應急金是邊框,儲蓄是底色,投資是中間的圖案。“
這句話讓賈愚舟豁然開朗,他找出彩色便簽,把家庭收支比作代碼的輸入輸出流:綠色便簽代表固定支出(房貸、學費),黃色代表浮動支出(買菜、娛樂),紅色代表風險投資。
當他用這種方式重新梳理時,王靜在視頻那頭驚訝道:
“你居然設置了醫療專項儲備!很多專業理財師都容易忽略這個點。“
然而,就在賈愚舟準備完善投資組合時,系統突然彈出紅色警告:
「檢測到外部數據協助,任務難度升級:需在原有方案基礎上,48小時內增加突發醫療支出的動態應對策略。」
話音未落,廚房傳來“哐當“一聲巨響,賈愚舟沖進廚房時,正看見賈商扶著灶臺緩緩滑坐下去,壓在身下的陶瓷碗碎成一地殘渣,老人額頭上滲出的汗珠在燈光下格外刺眼:“沒事......就是腰突然使不上勁......“
送賈商去醫院的路上,賈愚舟握著父親冰涼的手,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突發狀況“四個字的重量。CT室門外,賈愚松拍著他的肩膀:
“爸這是老毛病,你別慌。“
但當繳費窗口顯示檢查費需要1200元時,賈愚舟下意識摸向口袋里的銀行卡——這正是他理財方案中尚未完善的“應急儲備“環節。
深夜的病房里,賈商打著點滴漸漸睡去,監護儀的滴答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賈愚舟打開平板,原本用于模擬理財的APP此刻顯得無比諷刺。
他重新創建了一個文檔,不再是為了完成系統任務,而是真正開始計算:父親的理療費用、賈云明年的幼兒園贊助費、家里即將到期的車險......
當他把這些數字一一錄入時,系統界面罕見地沒有彈出扣分提示,反而在角落顯示:「情感關聯度檢測中...生活需求匹配度82%...」
凌晨三點,賈愚舟終于完成了新的理財方案。他將應急儲備金比例從10%提升至30%,并特別標注了“老年慢性病專項“和“兒童教育預備“。點擊保存的瞬間,系統彈出全屏提示:
「檢測到真實生活場景應用,獎勵機制升級:每完善一處可驗證的家庭需求,基礎獎勵翻倍。當前任務完成度提升至75%,獎勵1500元已到賬。」
窗外的月光透過百葉窗灑在病床上,賈愚舟看著父親熟睡的側臉,突然理解了系統任務的深意——這些看似嚴苛的挑戰,何嘗不是在幫他重新建立與現實生活的連接?更讓他意外的是,手機在此時震動起來,備注為“趙剛-總經理“的消息彈出:
“聽張偉說你在研究家庭理財模型?公司正在籌備普惠金融項目,急需懂技術又懂生活場景的人才,有沒有興趣遠程參與方案設計?“
賈愚舟握著手機的手微微顫抖,病房里的消毒水味似乎都在這一刻變得柔和。他看向窗外漸亮的天色,腦梗后灰暗的世界里,似乎有一束光正從系統任務的縫隙中,悄然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