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爭執
- 港娛:被迫從1981開始
- 中了空城計的貓
- 2453字
- 2025-08-11 23:58:43
滾石唱片的辦公室里,唱片機正悠悠轉著。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
這張專輯是羅大佑耗時一個多月制作完成的,專輯名取自陸峰寫的那首《之乎者也》。
羅大佑望著面前幾人,心里有些發毛,暗自琢磨:行不行倒是給句準話啊。
這次對專輯質量的評估,直接決定了前期宣傳發行的力度。
這時,他瞥見陸峰看似饒有興致,指尖正隨著旋律輕點著桌面。
羅大右這才稍稍松了口氣。了,這一兩年來,他為公司的歌手寫了不少歌,好不容易才爭取到這次機會,能自己出一張專輯。
段中沂和段中潭兄弟倆正低聲交換著意見,而吳楚楚、彭果華兩人則一言不發,那神情顯然是不看好這張專輯。
吳楚楚、彭果華和段氏兄弟一樣,是滾石的初創班底成員,有一定的股份。
今天來這,不光是為了聽歌,提意見,還有些事要談。
作為股東之一,陸峰自然得出面參與,但他并不會插手滾石的具體事務,畢竟自己旗下還有一家音樂公司要打理,日理萬機,實在分身乏術。
羅大右將唱針撥起,音樂聲隨著而停。
“大右的專輯什么時候發行?”陸峰詢問。
“下一周。”彭果華笑著回道,疑惑道“難不成,陸兄弟有新歌要發行?”
陸峰瞥了他一眼,這是想暗示什么?又想他抄歌出專輯?
抄歌一時爽一直抄歌一直爽,可是單單的抄歌已經滿足不了他了,草歌把妹才是王道。
最近寶麗金在灣灣推出的幾張唱片銷量熱賣,相比之下,滾石旗下歌手的唱片銷量都不太理想,公司業績多半要靠陸峰的專輯撐場面。
“我最近不打算發新歌,有一堆事等著要忙。再說寫歌這事費腦子,真怕寫不出什么像樣的東西來。
而且香江那邊,藝云最近要推不少新人出來,我這時候摻和進去搶風頭,不合適。”
“那還真是挺可惜的。”彭果華聽他怎么說也沒過多說什么。
現如今,他的幾張專輯有三張達成了白金成就。
三白金強者,實力恐怖如斯。
賺的雖然多,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成要支付給藝云,而且版權還握在對方手里,算是互利共惠。
“大右,能送我張唱片嗎?我明天拿回家聽聽。”陸峰說。
羅大佑的歌之所以招人喜歡,是有原因的。
別人唱情情愛愛,他唱的是家國情懷,唱歷史批判、借鑒,關鍵還挺有文學、有思想的,別人混娛樂圈,他卻混文化圈。
就這點,陸峰比不了。
這時,羅大右心里忽然涌上一陣被認可的暖意。
“當然沒問題!這是木帶,我這就去給你拿一張印了圖案的來。”
彭果華輕咳兩聲:“接下來談談正事吧?”
羅大右見要談話,就識趣的推門離開了辦公室。
彭果華看著段氏兄弟兩人,陸峰見氛圍不對勁,于是就翹起二郎腿,等著看戲。
“我覺得滾石的發展方向要變一變,現在這樣下去,公司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都會跟不上節奏。”彭果華直接了當的提出想法。
他和吳楚楚這兩個月心里對段氏兄弟的意見越來越重了。
滾石如今由段家兄弟說了算,可他們一門心思走人文路線,還美名其曰為了音樂,但管理寬松,任由音樂人自由發揮。
市場都不重視了?說是“無為而治”,倒像不管不顧。
如今競爭這么激烈,談情懷?
可段氏兄弟聽不進去,這理念上的鴻溝,怕是越來越難填了。
現在正好陸峰在這,索性把話挑明了,要不是他雪中送炭,讓滾石唱片銷量大好,自己早就另起爐灶。
“我還是那句話,對于歌手和作品的培養要有耐心,音樂要有的深度和內涵。”段中忻說道。
吳楚楚看著那張《之乎者也》的專輯,心里納悶要深度有什么用,市場又不一定買賬。
“這么說,是沒得談了?”彭果華望著眼前兩人,語氣里帶著幾分沉郁。
“公司的發展方向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當初你們也是認同的,這是我的初心,不會變。”段鐘沂抿了口茶,語氣平靜卻透著堅持。
陸峰盯著對面魚缸里翻著肚皮的魚,正想這魚會不會被淹死時。
“陸先生,您怎么看?您自己也經營著音樂公司。”吳楚楚轉頭看向陸峰,目光里帶著探詢。
她和彭果華心里早有另起爐灶的念頭,而陸峰的態度,無疑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
在滾石待久了,經驗人脈都有了。市場這么大,誰甘心一直屈居人下?現在試錯成本低,不自己出去闖闖?
“呃……”
彭果華等人之間的矛盾,他剛到滾石時就察覺到了。
前世吳楚楚和彭果華也是這時候離開滾石,創辦了“飛碟唱片”,一家人斗得不可開交,后來便有了“地有滾石,天有飛碟”的說法。
陸峰放下二郎腿,這一世還會不會有飛碟,就在他三兩語之間,畢竟現在他在滾石有很重的話語權。
“其實你們各有各的道理,我也說不好,我公司里的事,平時都是陳姐在打理。”陸峰含糊地應了幾句,實在不好多說什么,便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著茶,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
他說這么多肯定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
見陸峰有意避開話題,顯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之后又磨了幾句,終究還是不歡而散。
“借一步說話?”陸峰看著剛走出辦公室的彭果華,揚了揚下巴。
“行啊。”彭果華應著,果然,這小子剛才揣著明白裝糊涂,原來在這兒等著呢。
片刻后,餐廳靠窗的位置。
“我看出來了,你和吳楚楚是想出來單干?”陸峰切著牛排,語氣隨意。
“確實有這心思。”彭果華沒繞彎子,“市場這么大,滾石吃不下,總不能一直困著,我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不聽。”
“眼下音樂市場前景一片大好,最近不少新公司冒頭,這風口抓得住就是機會。”陸峰抬眼看向他,“我可以投錢幫你。”
彭果華握著刀叉的手頓了頓,喃喃道:“你的意思是……”
他之前遲遲不敢離開滾石,正是因為陸峰這個不確定因素。
“有競爭才熱鬧,市場才有活力。”陸峰叉起塊牛排,他有自己盤算。
彭果華心頭一震,這人是想左手扶滾石,右手推新局?這份野心,可真不小。
“怎么,不考慮考慮?放心,我絕不插手干涉。”陸峰看著他。
彭果華指尖在桌沿敲了敲,沉吟片刻,終是點頭:“行。”
“那咱們就好好聊聊細節。”
“好。”
……
街頭,電話亭。
陸峰戴著墨鏡,鏡片映著街對面漸亮的燈。
他投了枚硬幣,轉盤轉得有些滯澀,接通后對著聽筒說:“喂?是我。”
“有什么事?”林清霞的聲音從里面傳來,有點悶,像被什么堵著。
陸峰手搭在電話亭的鐵架上:“明天回香江,問你要不要一起?票我幫著買。”
電話那頭靜悄悄的,只能聽見她刻意放輕的呼吸了。
林清霞蜷在沙發里,指尖絞著絲裙,肩頭半露。眼圈略顯紅腫,顯然是剛和人過吵架。
“嗯,麻煩你了。”過了好一陣,她才應道。
“明天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