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驚險尋寶
石鐘山水域的暗流在潛水燈的冷光中翻卷,林煙的腳蹼劃過星隕石砌成的水下臺階,鏡盒碎片與胸前的“廬山真面”鏡產生的共振波,竟在渾濁的江水中開辟出透明的觀測通道。
通道兩側的石壁上,星隕石磚自動顯形出陶淵明“舟遙遙以輕飏”的行舟圖,每道水紋都對應著鏡宮的地脈頻率。
“深度 27米,與族譜記載的‘鏡淵九折’完全吻合。”小陳的聲吶掃過前方的星隕石拱門,門楣上的雙魚紋正在吸收鏡盒碎片的光芒,“門后有規律的磁場波動,應該是鏡宮的‘桃源結界’在確認護鏡者身份。”
當鏡盒碎片貼近雙魚紋,拱門突然噴出混著桃花香的氣泡,每顆氣泡都顯形出《桃花源記》的詞句:“土地平曠”對應門內的星隕石平原,“屋舍儼然”則化作懸浮的青銅屋宇。
最震撼的是,平原中央的鏡池里,倒映著與殘卷相同的漁人撐船場景,船頭正對著刻有“緣溪行”三字的青銅門扉。
“這是鏡宮的‘隱逸投影陣’。”林煙的鏡面上,紫霞真人的虛影正與陶淵明的剪影共執船槳,“晉代星官將桃花源的意象鑄入地脈,唯有兼具詩魂與鏡魄的人,才能看見真正的鏡宮入口。”
溶洞深處的機關在此時啟動,七盞懸浮的陶燈突然明滅不定,在鏡池水面投射出旋轉的九宮格。
李教授的檢測儀顯示,每格都對應著不同的陷阱:“乾位是石雨,坎位是地刺,震位是逆流漩渦——必須按《歸去來兮辭》的韻腳順序通過。”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對應乾位!”林煙觀察陶燈的明滅節奏,發現與辭賦的平仄韻律完全一致,“每句詩對應一個安全格,錯踏一步便會觸發連鎖機關。”
三人組踩著星隕石磚跳躍,每當踏上刻有詩句的磚面,周圍的陷阱便會化作桃花瓣消散。
行至“木欣欣以向榮”的震位磚,鏡池突然掀起逆流漩渦,卻在鏡盒碎片的光芒中,漩渦顯形為陶淵明筆下的“云無心以出岫”,反而推動他們向門扉靠近。
星淵社的追擊在門扉即將開啟時降臨。五臺裝備著螺旋切割臂的潛水機器人從暗河突現,機身的逆位雙魚紋正在吸收鏡池的桃花能量。
林煙的鏡面上,這些機器人竟顯形為被篡改的漁人雕像,手中的切割臂化作逆位的“遇鏡而返”四字。
“用桃林結界!”她將鏡盒碎片按在門扉的“緣”字紋,鏡池的水突然沸騰,顯形出張大爺帶領漁民們在江面結下的桃花陣,“李教授,用殘卷的星隕砂粉末干擾機器人的導航系統!”
千年桃林的星隕砂在水中擴散,竟將機器人的探測波轉化為《桃花源記》的朗誦聲。
最前方的機器人突然停滯,屏幕上的攻擊指令被替換成“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這是鏡宮對文化掠奪者的終極精神干擾。危險的時刻,敵方首領的磁軌炮鎖定了鏡池中央的門扉。
林煙果斷將“廬山真面”鏡與桃源鏡碎片合一,鏡光與鏡池的桃花釀共振,竟在水面顯形出陶淵明“登東皋以舒嘯”的虛影——嘯聲化作實質的音波劍,將磁軌炮的攻擊斬成漫天桃花。
“他們不懂,鏡宮的機關是活的文化血脈。”她看著虛影衣袂間流轉的星隕砂,那是陶氏族人千年守護的具象化,“就像桃花源的存在,從來不是為了隔絕世界,而是為了守護人間最本真的歸心之意。”
當最后一臺機器人被桃花劍陣絞碎,青銅門扉終于完全開啟,門后顯形的不是冰冷的石室,而是云霧繚繞的桃源幻境:良田美池倒映著星官陣圖,桑竹之屬的枝葉間閃爍著星隕砂的微光,中央的石臺上,靜靜躺著與鏡盒碎片完美契合的鏡宮核心——“桃源鏡”。
“鏡盒的碎片,是打開桃源鏡的鑰匙。”林煙的聲音混著鏡池的潺潺水聲,“陶淵明的詩,星官的鏡,陶氏族人的守護,共同鑄就了這面守護人間煙火的隱鏡。”
星淵社的終極攻擊在幻境顯形的瞬間發動,三枚時間汞漩渦炸彈投入鏡池,企圖將整個水域卷入東晉的時空亂流。
危急時刻,張大爺的漁歌突然穿透水層,與鏡盒碎片、桃源鏡產生三重共鳴,鏡池水面竟顯形出陶淵明筆下的“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全息影像,每個身影都化作護鏡光盾,將時間汞的暗金色漩渦凈化成無害的晨霧。
“看門扉內側!”小陳的頭燈照亮門后的星隕石磚,上面刻著與殘卷相同的“緣溪行,遇鏡而返”八字,“這是鏡宮對守護者的警示——緣溪而行者,終將遇鏡而歸,歸的不是桃源,而是守護人間的初心。”
當桃源鏡完全顯形,鏡面上映出的九江全域,每處非遺重鎮都閃爍著與鏡宮共鳴的光芒。
林煙知道,這場在石鐘山水下的驚險尋寶,不僅找到了鏡宮的關鍵碎片,更印證了一個真理:當隱逸文化與護鏡使命合而為一,當詩筆與鏡光共同守護著人間煙火,任何企圖割裂文化血脈的力量,都將在鏡光中消散。
“收鏡歸匣,準備返程。”她小心翼翼地將桃源鏡納入鏡盒,碎片與鏡身的共鳴在掌心形成溫暖的光繭,“星淵社的時間汞漩渦,終究敵不過千年來每個九江人心中的桃源夢。”
作者有話說:
下章預告:林煙帶著桃源鏡返回地面,發現星淵社竟在陶淵明紀念館啟動“時間汞焚詩爐”,企圖燒毀殘卷斷絕鏡宮的文化根脈。危急時刻,九江全域的非遺傳承人攜帶各自的守護器物匯聚栗里村,十二片非遺鏡片、九鏡、九硯與陶淵明的詩魂產生九重共鳴,鏡面上顯形出由詩詞、星軌、人文共同構成的“天地人永恒鏡陣”,而林煙也將在鏡宮與人間的交界處,完成星官傳承與隱逸守護的最終融合,讓陶淵明筆下的桃源,永遠在鏡光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