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是去罵人的
- 華娛:從制卡開始稱霸
- 啥人不眨眼
- 2027字
- 2025-05-31 07:45:00
楊復雜神色不變,心卻是沉了下去,她不知道鄭淵的打算,只覺得對方太過急功近利。
作為一個素人,沒才藝,沒天賦,沒名氣,卻還不肯沉下心來打磨業(yè)務能力,只一味好高騖遠。
可惜了,原本覺得他除了那神奇的制卡能力,也還算是個聰明人,現(xiàn)在看來……
想到這里楊復雜的聲音也淡了下來,“可是沒經過基礎的訓練,你連最基本的臺詞、鏡頭走位、情緒控制都不會,到了鏡頭前就是一塊木頭,沒有任何劇組會要你的。”
“沒關系,我并沒有打算要馬上去演戲。該做的表演訓練你照常安排就好,我會認真學習的。”
“嗯?”楊復雜納悶,“那你剛才說你要馬上出名是什么意思?”
“學習表演和出名這兩件事有沖突嗎?完全可以同時進行啊。”
鄭淵看著楊復雜一臉便秘的表情,突然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他忘了現(xiàn)在是2010年,人們的認知還停留在藝人只能靠唱歌或演戲出名的階段。
不再賣關子,鄭淵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打算上綜藝。”
“綜藝?”
目前國內的綜藝形式還處于原始積累期,各種低質量且同質化嚴重的選秀類、談話類節(jié)目充斥市場。
觀眾審美疲勞的同時,各路明星除了作品宣傳期之外,平時也不太愛上綜藝。
除了覺得low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此時的綜藝一般為衛(wèi)視自制,衛(wèi)視為節(jié)約制作成本,能給到明星的通告費往往有限。
可是這一切在兩年后就都會不同了。
2012年,一檔《華國好聲音》開啟了國產綜藝的工業(yè)化制作序幕。
節(jié)目采用“制播分離”模式,由國內制作團隊購買國外成熟綜藝節(jié)目的版權,并進行本土化制作后再賣給衛(wèi)視播出。
從此,綜藝成為國內文娛產業(yè)的一塊新興藍圖,商業(yè)價值爆發(fā)式增長。
之后的三年里,總菊的綜藝備案數(shù)迅速破百,各品類綜藝百花齊放。誕生了如《雞仙挑戰(zhàn)》、《奔跑吧,集帥》、《爸爸哪兒去了》等一系列現(xiàn)象級節(jié)目。
制作費用更是暴漲,明星大腕們爭相入駐各大綜藝節(jié)目,賺得盆滿缽滿,以至于華娛又有了一個新工種,叫做綜藝咖。
后世的一些頂尖綜藝咖如楊笛等,其一年收入不比很多一線明星少。
“你難道想參加選秀節(jié)目出道?”楊復雜以為自己摸到了鄭淵的思路。
“不是。”
“那你想參加什么?”楊復雜實在想不到有什么其他的綜藝適合鄭淵參加的。
“這不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近在眼前嗎?節(jié)目的情感導師就坐在我面前呢。”
“什么!”楊復雜差點跳起來,“你要去參加《非誠勿撓》?你要去相親?”
這人是不是腦子有病?一個長相帥氣,出道就可以走偶像路線的準藝人去相親。
要是相上了是不是要帶著對象出道啊?
而要是相不上那更是災難。
你一個準明星藝人,面對24個女嘉賓,一個都帶不走。
說明你這人嚴重缺乏人格魅力啊!
那等你出道了,追星的粉絲們憑什么追你?一個24個女人都不看不上的loser,自己撿起來當寶,粉絲不覺得惡心嗎?
“不行,你要靠相親出道?這種出道方式跟老壽星上吊有什么區(qū)別。”
“哎,格局要打開,誰說我是去相親的?”鄭淵五指并攏伸到楊復雜面前緩緩張開,“我是去罵人的!”
等到鄭淵把自己的計劃和想法緩緩道來,楊復雜的嘴巴已經合不攏了。
她這個自詡把輿論玩兒出花,把黑紅也是紅當作人生信條的人,都從來沒想過相親節(jié)目還能這么玩兒?
“我的想法是,把我出場的那一期就定在你減肥成功后首次回歸《非誠勿撓》錄制的那一期。姐,你覺得怎么樣。”
她和馬洛的賭約到今天已經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她回歸的第一期,必定萬眾矚目。
到時候再疊加鄭淵整活,她都不敢想那一期的收視會炸裂到什么程度。
楊復雜咽了咽口水,從來都是她逮著別人蹭熱度,今天居然反過來被人蹭禿嚕皮了。
“這會不會有點太刺激了,你不怕節(jié)目播出后觀眾的唾沫把你淹死?”
“怕什么,我不是還有楊姐你嗎?都說做明星得會炒作。我現(xiàn)在已經把話題遞到你手里了,之后怎么炒就看楊姐你的了。”
好嘛,給你蹭熱度,還要給你收拾爛攤子。還沒出道,就把她安排得明明白白,一個純純工具人。
心里雖這么想,但楊復雜也清楚,這波只要操作得好,直接就能讓鄭淵一炮而紅。比慢慢從劇組跑龍?zhí)组_始打開知名度要快多了。
“我現(xiàn)在就把你的信息發(fā)給節(jié)目組,要不了多久節(jié)目組就會聯(lián)系你,派人來為你拍攝各種資料片。你好好準備一下。”
“嗯,沒問題。”鄭淵點了點頭,“還有,我已經簽了藝人合約的事情先不要透露出去,就讓我以一個無業(yè)游民的身份去參加節(jié)目吧。包括我的住址現(xiàn)在也可以暫時不搬,這樣到時候在節(jié)目上才會更有爆點。”
楊復雜這下是徹底服氣了。
這哪里是腦子不靈活,這簡直太靈活了。
他對于綜藝仿佛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總能知道什么樣的故事最能讓節(jié)目有看點,怎么樣的表現(xiàn)最能讓觀眾興奮。
其實這種天賦在后世就叫做‘綜藝感’。
是鄭淵在前世各種綜藝、真人秀的劇本和爛梗里被熏陶出來的,拿到這個年代來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因為要以素人的身份參加節(jié)目,接下來的日子鄭淵就沒再去工作室,原本為他安排的各項培訓課程也只能暫停。
不過他也沒閑著,不能上課就每天在家里健身塑形、盯著蠟燭鍛煉眼神,練繞口令,貼墻站糾正體態(tài)。這些都是楊復雜給他安排的一些演員基本訓練。
而節(jié)目組那邊有楊復雜牽線,鄭淵的資料很順利就通過了審查,很快為他拍攝資料片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他清水巷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