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音,大音樂教室。
趙紀洋在唯一的電腦上點開了歌,播放了起來。
雖然格式是MP3,音質比較差,但是第一瞬間,趙紀洋就忍不住點頭。
正在拉阮的萬民抬起頭來:“老趙,放的什么?”
其他老師也是佩服萬民,整個古樂器學院,就沒誰敢叫院長老趙的。
趙紀洋直接點開了音量,調到了百分之一百,點開了重播。
買成十二塊錢一對還是被敲竹杠多收了兩塊錢的喇叭里,震響出《天地孤影任我行》。
一瞬間,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兒。
外行聽熱鬧,內行聽門道。
只用了五秒,大家就發現了這是用中式樂器做的交響樂架構。
誰這么吊?這么玩兒是吧?
第二個十秒一來,大家又是多了幾分驚訝,不只是交響樂架構,不只是玩兒而已,這是個成熟的作品!
低沉的神圣樂風格的合成器聲音出現時,不少人直接站了起來。
說實話民樂學院很多人都在研究中西結合,也有很多人在研究民樂器現代化演繹。
只有到了電視臺表演什么的,才會表演最純正的古樂。
大家都在走這條路,猛然間聽到這么牛逼的曲子,當然側目。
當仙樂飄飄起來,那種云天之間卻不及天宮的感覺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明白了這曲子的用意。
這作曲的人當然不是不能做出仙樂,他就是故意做出了觸之不及的效果。就好像他肯定也會做神圣樂,但故意做成了低沉的感覺。
“這誰寫的啊,牛嗶!”
“厲害,這……不會是上音哪個老東西搞的吧?”
國內音樂學院,央音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遠超其他學校,后面就是上音,粵音等。
趙紀洋笑了笑:“你再猜。”
有人:“總不能是國外的音樂人做的吧?那我以后不干了。”
趙紀洋哈哈大笑:“怎么可能。”
“那難道是……”
趙紀洋笑著:“你們別猜了,不可能猜到的,這是個新人做的。”
“新人?”萬民鄙視:“這能新到哪兒去,自己聽聽里面的鼓聲,這種精準度,一聽就是鼓王安華敲的。”
“雖然他是混搖滾的不是咱們民樂圈的,價格也不貴,但要請他,新人哪有門路?”
除了鼓聲,其他樂器一聽,也都是高手。
新人哪有這個資源?
趙紀洋:“還真別不信,這人是今年高三應屆生。”
萬民騰的一下站了起來:“考的咱們學院吧?!”
這不怪萬民激動。
現在民樂混的很慘的。
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高考時音樂系全考西洋樂器不考民樂,人家考過了為什么不繼續學自己學了好多年的樂器,轉而學民樂?
第二,民樂樂器死貴,入門就不好入,人家學吉他的三十塊的吉他就能學,學古琴你試試。
第三,學西洋樂器容易裝逼,畢竟經常能遇到有西洋樂器的場合,而你不太可能在生活中遇到有民樂樂器可以裝逼的場合,所以青少年不怎么有自發學民樂的沖動。
三點合在一起,導致民樂學院人數極其之少!
但凡是個演奏樂器有點靈氣的,只要能找到老師拜師,大概率整成圈子里小有名氣的人物。
眼下這個寫曲子玩兒成這樣的高手,簡直是不可想象!
終于,民樂學院要等來下一代領袖了嗎?
這種級別的天賦還用說?當然是招進來,留校,當老師,然后慢慢培養成接班人。
畢竟現在大家都年紀一大把了,還沒有拿的出手的徒弟。
任何人搞什么東西,年輕的時候都是比自身成就,年紀大了就要比徒弟。
沒有徒弟,任你當初牛嗶又如何?
人家徒弟多的,徒弟們帶徒弟,吹著吹著,老祖就是天下第一了。
你這真天下第一,根本沒人認識你。
所以萬民才激動。
趙紀洋笑了笑:“考了考了,考的咱們學院。”
一群人很激動啊。
趙紀洋:“先別激動,你們不問問考上沒?萬一文化成績不夠呢?”
一群人愣了一下,萬民緊張:“文化成績過沒有?!”
趙紀洋:“文化成績六百分。”
六百?萬民激動:“這還能不過?這種時候能別開玩笑么!我們都急死了。”
趙紀洋:“誰開玩笑,專業成績沒過。”
現場鴉雀無聲。
你在開什么玩笑,能寫出這種曲子的學生,專業成績沒過?
趙紀洋:“那天你面的,專業成績給的不及格。”
萬民:“?”
其實趙紀洋早在韓愷剛到《東成西就》劇組時,就認出了韓愷,因為頭兩天趙紀洋才在學院見過他。
以韓愷的顏值,短時間真的很難忘得掉。
所以,當時趙紀洋就確定,韓愷肯定要曲線救國,想個辦法進音樂學院。
所以,趙紀洋就找宋胖子說了這個事兒。
借這個事兒,收個徒弟,美滋滋。
收徒歸收徒,流程還是要走的,免得到時候其他人不服氣,搞出矛盾來。
民樂圈子本來就不怎么和諧,天天都是內斗,要是學院內部都搞不定,到時候人家說你是黑幕,你都還不了口。
有人抱怨萬民:“你這家伙,這種水平的孩子,你給不及格?”
萬民真感覺冤枉啊,那天自己淘汰的不及格的學生中,有人能寫出這個水平的曲子?那些被淘汰的孩子,器樂比狗都垃圾。
能留下的已經全都留下了啊!
萬民突然意識到了一點,拍大腿:“媽的,考試考的是西洋樂器,這個考生可能不會西洋樂器,只會民樂樂器和樂理。”
這是說得通的。
雖然東方弦樂西方弦樂,東方管樂西方管樂之間是互通的,差別最多在七音和五音的差別,有很多樂器本來也是七音,根本沒區別。
但,那是對樂理來說,對表演來說就不一樣了。
就好像一個彈鋼琴的人,知道了二胡的發聲技巧后,是能搞出連續不斷的聲兒,形成曲子的,但要說那是表演,那就太搞笑了,和驢叫沒區別。
萬民立刻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因為看他西樂不行,給他淘汰了。
誰能想到這個孩子樂理這么強,而且擅長民樂啊!
“踏馬的!”萬民給自己氣笑了。
有人開口:“院長,這種孩子,不招進來咱們以后死了怎么見祖師啊?!”
學院實際上就是個宗門,大家當初不也是老一代帶出來的。
老一代泉下等啊等,等不到傳人來,他們不會覺得人類實現了永生的夢想,他們知道是下一代搞砸了。
趙紀洋:“那能怎么辦?”
人群里有人喊:“咱們不是有特招和單招的權利嗎?這孩子符不符合條件啊?”
“文化課六百分,肯定是符合條件的,但這個權利只有院長有。”
趙紀洋心中樂了,知道為什么咱才是院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