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獨孤龍氏皆慕容
- 諸天:真武蕩魔志
- 浮槎客
- 2104字
- 2025-06-19 08:00:00
接下來的三個月,張象易在深谷潛心修煉,已憑借“逆轉經脈,轉陰為陽”之法,將四冊《九陽真經》的功夫逐步練成。
如今在他的丹田之內,至陰至柔與至陽至剛兩種內力已臻平衡,九陰九陽兩大神功可隨其心意運轉調用。
若他用上“左右互搏”奇術,甚至可以同時施展這兩大神功,彼此疊加的威力強大至不可思議。
在此期間,每到大雨來時,神雕都會帶張象易到爆發山洪的溪澗處,教他立足在洪流之內,用玄鐵重劍挑飛上游隨水勢而來的山石巨木。
張象易知道這是昔年獨孤求敗鍛煉重劍的法門之一,便也不避艱辛用心學習,果然悟得了許多順刺、逆擊、橫削、倒劈的劍理。
此后再運使玄鐵重劍時,招式愈來愈樸拙,聲勢愈來愈微弱,威力反而愈來愈強悍,當真是無堅不摧、無往不破,儼然正是獨孤求敗壯年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
除了劍術精進,張象易身負的兩大神功也在與自然偉力搏擊抗衡的過程中,淬煉打磨得日臻圓融。
既然從神雕處獲得如此大好處,張象易便也投桃報李,每日都會用日益深厚的“九陽神功”為神雕祛除體內淤積的毒性。
再輔以內服外敷的解毒湯藥,神雕的身體開始生出肉眼可見的變化。
它身上疏疏落落的羽毛徹底脫落,而后體表的瘢痕漸漸消除,皮下重新生長出柔細的絨毛。
等到一個多月后這些柔細絨毛重新長成堅韌無比的鐵羽鋼翎,神雕的形象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它全身覆蓋了一層乍看黝黑如鐵、在陽光下又會閃爍金光的毛羽,體型看起來愈發龐大,尤其是一雙羽毛豐滿的巨翼展開時足有兩丈開外。
它頭上依舊有那血紅色的肉瘤,但肉瘤上面長出一圈細羽,望之似帶了一頂別致的冠冕。
若說原來的神雕是丑陋中透著古拙雄奇,如今便是睥睨萬類的威嚴霸氣。
最要緊的是,經過幾次實驗后,闊別天空多年的神雕終于重拾空中霸主的風采,
或是感激張象易幫它祛毒,或是因張象易練成故主的劍法,神雕后來已隱隱將他與小龍女一般對待,不但肯聽從他們二人的吩咐指令,甚至甘為坐騎馱著他們出入青冥。
至于楊過,若想享受一番背摩青天、俯瞰大地的樂趣,倒也不是不可以,卻需要說許多好話,并許諾投喂烤肉、刷洗毛羽之類的報酬。
張象易一直都好奇神雕為何會對小龍女另眼相看。
這一天,三人無事閑聊時說到此事。
楊過忽地異想天開:“姑姑,有沒有可能你其實與那位獨孤前輩有些親緣關系,雕前輩是通靈神鳥,竟能夠辨識你是他的晚輩?”
小龍女搖頭失笑:“這怎么可能,我與獨孤前輩隔了百年光陰,終南山與此地又有千里之遙,彼此間怎都沒可能扯上關系。”
張象易沉吟片刻后道:“過兒這想法雖荒誕了一些,卻終究也是一種可能。龍兒,你對自己的身世知道多少?”
小龍女略一躊躇,抬手指頸間解下一根纖細紅繩,紅繩的末端系著一枚方形玉牌。
這玉牌瑩潤潔白,通體并無半點瑕疵,顯然是用最上等的羊脂白玉雕成。
它表面并無其他紋飾,只是正面的中心處刻了一個勾勒成飛龍造型的“龍”字。
“師父說我是被遺棄在重陽宮外,全真教不便收養女嬰,正為難之際,她恰好有事去那邊,一時觸動悲憫之情,便現身收養了我。
“當時她也曾檢視我身邊的事物,結果我的襁褓一角只繡了生辰八字,卻并未留下姓名來歷,倒是襁褓中這面玉牌上有一個‘龍’字,便將之作為我的姓氏。”
她對自己的身世并無糾結,此刻說來也是平平淡淡,似乎在說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張象易伸出手:“龍兒,這玉牌借我看一看可好?”
小龍女俏臉微紅,但仍是將這方猶帶自己體溫余香的玉牌交到張象易手中。
張象易將玉牌舉到眼前仔細觀看,但上面除了一個“龍”字便再無其他任何紋飾,實在看不出什么東西。
在眼前翻來覆去半晌,他忽地輕咦了一聲,終于發現了一點異狀。
原來在這玉牌的側面,有一條極細極淡,以至肉眼難辨程度的細線。
也只有張象易得“真武劍”內寒流改變了體質,五感之敏銳遠勝常人,才能憑雙目看到這條細線的存在。
他又仔細觀察一番,發現這細線在玉牌側面環繞一周,便似曾有人用一柄極薄極鋒銳的利器將之剖開,又重新粘合在一起。
心中生出這個念頭時,張象易忽地轉頭向小龍女道:“龍兒,這玉牌似曾被人剖開。若當真如此,內部或許另有乾坤。現在我想將它打開看一看,你意下如何?”
小龍女先露出些驚訝之色,隨即輕輕頷首表示同意。
張象易又向楊過道:“過兒,將‘紫薇軟劍’給我。”
楊過雖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卻仍聽話地拔出腰間軟鞘內的“紫薇軟劍”,倒轉劍柄呈到師父面前。
這劍鞘卻是他裁了那巨蟒的一塊皮,到襄陽城中請高手匠人制成,平時可連劍一起纏在腰間,望去便似一條腰帶,頗有掩人耳目之效。
張象易接劍在手,將那玉牌捏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之間,側緣湊近“紫薇軟劍”的劍鋒團團一滾,已沿著那道細線切割了一周。
以他的眼力和劍術,自然沒有一絲一毫的偏差。
隨后他二指一錯,捏著的玉牌一分為二,里面果然挖出了一個小小的空腔,放著一個只有寸許見方的白色物事。
張象易將劍丟還給楊過,捏出那白色物事輕輕一抖,竟變成一張薄如蟬翼的輕紗,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文字,還畫了一些圖形。
這一下連小龍女也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楊過更不必提。
兩人都湊到近前,和張象易一起看那輕紗最左邊的文字:
“余以‘獨孤求敗’之名行世,實為姑蘇慕容氏后裔,先父慕容公,諱復,生母王氏。得見此字者,必為慕容氏后生晚輩,有緣得知慕容一族秘辛,并傳承余所創九劍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