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夫人開口
- 長生仙族:從種下一畝良田開始
- 蹦吧啦蹦
- 2495字
- 2025-06-12 20:59:57
聽聞宋家擊殺十數(shù)流寇,其中更有第五境的高手。
即便是縣令夫人,也覺得驚詫。
第五境叩玄,參悟武道真諦,招式返璞歸真。
已有開館收徒的資格,城中武館,多半是這個境界。
比如江云慶的師父風(fēng)雷拳楊振清,便是其中佼佼者。
這樣的人放在軍中,腦子稍微好使點,得個百夫長官職并不難。
宋家竟能殺掉這樣的高手?
小小縣城,如此戰(zhàn)績已是聳人聽聞。
夫人不由問道:“老爺準備賞給宋家什么?”
“自然是賊寇賞銀。”盧子橋道。
夫人微微思索,又問道:“此次前來報官者,是宋啟山,還是他的兒女?”
“宋啟山親自來的,你是沒見,他竟如十年前一般不曾衰老。相比之下,我已經(jīng)老邁。”盧子橋感慨道。
夫人卻不在乎這個,眼珠子一轉(zhuǎn),道:“如此說來,老爺?shù)馁p賜,怕是不太好。”
盧子橋轉(zhuǎn)頭看她:“夫人這話何意?我雖貪銀子,卻也不至于在這時候犯糊涂,去克扣他的賞銀,怎會不好。”
夫人搖搖頭,道:“老爺怎么還不明白,宋家能擊殺如此厲害的賊寇。倘若只想報官拿賞銀,隨便來個人就是了,宋啟山何必親自來呢。”
“他既然來了,自然是想要更多。”
盧子橋微微皺眉:“想要多少?難道要老爺我自己貼補銀子給他不成?”
夫人笑起來,道:“老爺為官多年,卻是忘了何為人情世故。這樣的人物,要的能是銀子嗎?”
“那是什么?”
“自然是名聲!”
夫人很肯定的道:“宋家如今一年入賬數(shù)千兩,區(qū)區(qū)百多兩銀子,哪里比得上官府贊賞!”
“老爺不如趁機大張旗鼓,弄些錦布送去宋家,大大贊賞他們一番。”
“錦布的銀子,也可以從縣衙開支里出,無需自掏腰包。”
“咱們縣里有如此人物,不也算得上老爺?shù)墓儯俊?
盧子橋聽的眼睛發(fā)亮,騰的站起來。
“夫人此言甚好!甚好!”
“沒錯,若只是為了報官,宋啟山?jīng)]必要親自前來!”
盧子橋在屋內(nèi)來回踱步數(shù)次,而后喜笑顏開,拍手道:“那就依夫人的意思,做錦布嘉獎,送去固安村。”
“對了,再讓人刻兩塊牌子也去!”
夫人問道:“刻什么?”
盧子橋張口道:“鋤強扶弱,大義之家!”
夫人當即親自操辦,讓木工將那八個字篆刻在木牌上,再刷上紅漆。
同時購買了綢布,再由師爺執(zhí)筆,洋洋灑灑數(shù)百字。
把宋家奮勇當先,舍身取義,擊殺賊寇,拯救固安村的事情,描繪的仿佛人間救世主。
大紅綢布,配上黑色筆墨,好看的很。
當日下午,盧子橋親自帶著夫人,典史,刑房經(jīng)承。
讓捕快們抬著兩米長的木牌匾,扯著紅綢布,浩浩蕩蕩朝著固安村去了。
這自然是刻意為之,既然做了,便做的更徹底些。
一路上看到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從縣衙開始,路上的人看到這陣勢,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沖著紅綢布指指點點,看清上面寫的什么后,更是驚訝不已。
見此情景,盧子橋干脆又讓人找了兩面鑼來,一路敲敲打打,更是顯眼。
——————
王家宅院里,吱呀聲響接連不斷。
王永良從屋里快步跑出來,張嘴就要習(xí)慣性罵人。
卻看到擺放躺椅的樹枝上,不知何時多了一層布,剛好把枝頭縫隙灑下的陽光遮住。
他微微一怔,再看向房門緊閉的女兒房。
里面聲響不斷,不知在做什么。
數(shù)年來,頭一回沒有暴躁罵人。
緩步走到躺椅處坐下,令人牙齒發(fā)酸的咯吱聲響起。
但惱人的光亮,已經(jīng)被布匹遮住。
看著那層灰布后透出的朦朧日頭,王永良眼睛里有些茫然。
心中有所觸動,又很不適應(yīng),讓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做什么,該說什么。
罵人?
這會不太想罵。
不罵?
又不習(xí)慣。
這時候,外面?zhèn)鱽砬描尨蚬牡穆曇簦跤懒碱D時眼睛睜大。
從躺椅上跳下來,跑到門口大罵出聲:“晌午剛過就敲敲敲,還讓不讓人活了!”
屋子里,阿瑯抓住成衣鋪偷偷送來的木條。
王楚玉用鋸子,將木頭鋸開。
母子倆都不懂木工,總鋸的歪歪斜斜。
聽到外面聲響,阿瑯忍不住問道:“嬸嬸,阿翁是不是在罵我們?”
王楚玉累的香汗淋漓,停下手頭的活仔細聽了聽,然后搖頭:“莫要多想,阿翁是在罵外面的人。”
阿瑯有些好奇:“外面是什么聲音?”
他從小到大,幾乎沒出過門。
距離街道,只有一門之隔。
卻如井底的青蛙,被困在方寸之間。
看著兒子臉上的好奇,王楚玉眼里閃過一絲幽怨。
抿了抿嘴唇,道:“那是鑼聲,回頭嬸嬸讓成衣鋪的人送來給你看看。”
“嗯吶!”
阿瑯高興的點頭,哪怕只是看一看,他也覺得足夠了。
當即用力抓住木條,道:“那我們繼續(xù)吧!”
王楚玉嗯了聲,哪怕再不熟練,也會陪著孩子不斷嘗試。
她沒想靠做這些改變王永良的想法,只是想著讓孩子高興點。
耳邊的鑼聲逐漸遠去,王楚玉不禁想著,又是哪家來了喜事呢。
心中輕嘆,別人鑼鼓齊鳴,天降喜事。
自己朝思暮想的那個人,又何時才能到來?
不久后,縣衙報喜隊伍臨近固安村。
有捕快先跑進村里,提醒宋家過來相迎。
一眾村民聽到聲響,跑出來見此陣勢,個個張大嘴巴。
尤其那塊兩米長的木牌匾,八個紅色大字清晰可見。
“鋤強扶弱,大義之家!”
此時的宋家宅院,賊寇尸體已經(jīng)被捕快用牛車拉走。
宋念守正吩咐幾個短工,將院中血跡清洗干凈。
謝玉婉和宋念云,則在擦拭新買的碗碟。
白底紅花,或白底青花,做工細膩,都是母女倆在鎮(zhèn)上一個個親手挑的。
將碗碟擦拭干凈后,往桌上一擺,謝玉婉不禁笑起來:“似乎比先前那些好看的多。”
“那是當然,娘親的眼光豈能差了。”宋念云道。
謝玉婉笑著點了點她的鼻子,道:“你呀,就跟你爹學(xué)會這招了,天天拿話來哄我開心。若能早日成親,生個胖娃娃,我才真高興呢。”
村里的婦人,不少都長輩分了。
自家四個孩子,除了宋念守還小,其他都已長大。
連宋念云,如今都已經(jīng)近二十歲。
來上門提親說媒的倒不少,宋念云一個也看不上。
用她的話來說,我的夫君,豈能比我爹差了?
這可讓謝玉婉愁死了,想找個比自己夫君還厲害的男人,未免有點太難了。
不說肯定沒有,起碼方圓百里,一個也找不到。
宋念云堅持寧缺毋濫,偏偏無論宋啟山還是如今已逐漸掌事的小兒子宋念守,都很贊同這一點。
如此,謝玉婉也不好多說什么。
聽到母親“催婚”,宋念云不以為意。
抱住謝玉婉豐腴的身子,嬉笑道:“娘親還是和從前那般香噴噴的,難怪爹如今還總黏著你。要不然,你們倆再給我要個弟弟妹妹什么的。”
謝玉婉生性溫婉,又愛臉紅。
哪怕如今人至中年,在這種事情上,依然如二八少女般容易羞澀。
不由臉頰發(fā)燙,啐聲道:“去去去,沒出嫁的大姑娘,什么話都敢說,別跟你二哥學(xué)!”
只是說著,眼角便不由自主朝著里屋瞥去。
屋內(nèi),宋啟山坐在床邊,像在閉目養(yǎng)神。
實際上,已經(jīng)沉浸心神祖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