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咱就想干事業,真不想出名
- 1981,風起小山村
- 送你一顆小星星
- 2136字
- 2025-06-21 02:53:33
李春陽很重視兄弟情義,同時也非常重視公司能穩步發展。
但他覺得這兩者并不沖突,友好的兄弟情誼,就能促進公司好的發展。
大家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所有人都兢兢業業,事情自然就能辦好。
辦好了事情,公司自然也就發展了。
這是李春陽希望看到的事情,還好小伙伴們的表現,沒讓他失望。
上一次市報的采訪,把他的事跡報道之后,李春陽在酒城整個出名了。
大家都知道這小子干出了名堂,高陽職業,開公司,走文化發展之路。
事業越搞越大,在本地越來越有影響力。
關鍵豹子抱到他之后,很多想自主創業的有志青年,慕名而來,要向他學習。
這讓李春陽有點兒懵啊。
接待吧,沒那么多精神,不接待,別人會說他,不支持別的青年創業。
擔心別人把他的經驗學走了。
這可難壞了李春陽,想了想,后來就讓牛大負責這件事兒。
有人來了,特別是組團來那種,劉大負責接待,讓他們在自己的工廠和在水庫,魚塘,養鴨場,荒山去轉一圈。
隨便講解一下,把他們送走。
表面看,李春陽的創業很簡單,承包水庫,魚塘養魚,再利用水庫養鴨。
賺到第一桶金,開飼料廠,然后承包荒山,向更多行業輻射。
其實,只有李春陽自己知道,這條路要復制也很難。
他如果沒有那積分抽獎這樣的系統加持,或許早就維持不下去了。
沒有資金,自然就沒有企業的發展。
但這個不能說呀,所以很多人來了一趟覺得太簡單了,回去雄心勃勃的開始自主創業。
結果沒多久,舉步維艱,最后只能放棄。
有的不甘心,又跑過來專門要找李春陽,問他創業的核心要素在哪里?
李春陽打著呵呵說:“唉,這玩意兒要說清很難吶。
一句話,養殖需要技術需要,外部條件,也需要自己的耐心和運氣。
辦企業前期很難,主要面臨銷售問題,當然還有資金,技術,如果這些都解決了,企業發展不成問題。”
最后,他又告訴那些想創業,或者創業已經失敗了的人,100個創業者,能有10個成功的,就已經相當不錯。
這條道路注定坎坷孤獨,沒有特殊的經歷,特殊的毅力,或者外部的支持。
要成功也沒那么容易啊,所以歸來成一句話,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李春陽把這句話告訴牛大,讓牛大告訴每一個來參觀的人。
別看著別人搞得熱鬧,其中的苦楚外人是不知道的。
總之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可惜李春陽的好心,98%的人都不聽。
最后弄得頭破血流,終于開始思考李春陽說的話了。
“老大,你干嘛非要提示那些想要創業的年輕人,什么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說了人家也不聽呀。”牛大茫然的問。
李春陽擺擺手:“這個我確實是好心,我覺得應該這樣做,至于別人聽不聽得進去,或者對這句話有沒有重視?
不是我能左右的,我已經做了我該做的,別的管不了哇。”
牛大想想也是。
接下來有人來,參觀的時候他就會告訴對方,老大的良苦用心,希望他們更多的重視,和評估這句話。
創業首先要想到失敗,只有經歷無數次失敗才會成功。
能一次性成功的,有,很稀少,也很幸運。
可惜就算這樣,能聽進去的也不多。
李春陽也就不再管了。
這邊進入春天,他開始謀劃荒山種植果樹,果樹成活之后,在果林里養雞。
果樹是長線投資,養雞效益快一點兒,兩者相輔相成。
隨著這個項目的投入,又招了一些工人。
這對他們生產隊來說,是相當好的事兒。
到后來,他們生產隊有50來戶,除了五保戶和實在缺勞力的那種。
還有像像萬良那種自己能找到事做的。
差不多每戶都有一個人在他的公司打工,有的一家就有兩個在一起李春陽手下做事。
李春陽能實實在在給他們帶來好處。
大家對李春陽也是越來越尊重,這個每天笑嘻嘻,平常話不多,很低調的年輕人。
正在用事實踐行他的諾言,帶領大家致富。
隨著調味品廠,榨菜廠和辦公區的完工落成,新的工廠又準備開工了。
又將招收一批人,生產隊很多人都在跟李春陽手下的人聯系,準備把自己的親戚朋友啥的,介紹進來。
這時候村里面的人找李春陽了,希望他在本生產隊的飽和之后,以本村優先。
招收本村人員,帶動本村的經濟發展。
鎮上的人去找他,就算不以本人為主,但必須以本鎮為主。
本鎮的經濟發展很重要啊。
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離得近,上班下班回家也方便。
遠了還給他們準備宿舍,飯堂啥的,麻煩。
而且外地人員多了,對治安也是一種挑戰。
李春陽覺得也是,所以招收人員以本村為主。
別的地方,除非是非常優秀的人才,招聘回來做管理的那種。
隨著企業的發展,特別是醬菜廠和調味品廠建起來之后,他首先跟村里的各家各戶簽訂合同。
他提供種子技術,肥料,讓他們種植高品質的辣椒,榨菜用的大頭菜,青菜,豇豆,竹筍,芝麻,大豆油菜,以及其他需要的原材料。
這么一來,給他們帶來了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
讓城里的經濟迅速發展,沒幾年下來,村里很多家庭都開始謀劃,建磚木結構的樓房了。
年輕人們穿著非常時髦的衣服,穿街走向,自信滿滿。
很多家庭有錄音機,甚至買了電視機,建瓦房的不計其數。
李春陽公司發展壯大,需要的原材料越來越多,有些人看準商機,開始買拖拉機,甚至是農用汽車。跑運輸。
這個來錢的更快,李春陽也跟哥哥買了農用運輸車,讓哥哥學會之后,自己開車跑運輸。
把嫂子通過培訓,弄進了公司當管理。
不再讓他們種地,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了。
老爸老媽也進入公司,協助他管理一些事情。
老爸加入保安部,老媽加入衛生組,負責安保和衛生這方面的工作。
老兩口兒干勁很大,很積極,工作成績很不錯。
他們逢人便說,要成為兒子的好幫手。
家里人的積極支持,是李春陽最大的動力。
李春陽很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