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想憋屈事,肚量大才幸福
作為知名服裝師,黃麗華從擔當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服裝師開始,便片約不斷,一個劇組的活兒還沒有干完,另一個劇組又和她簽上了,忙得她家在哪兒都快記不得了。
有一天,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時候,有好友對她的成功深表羨慕。這時,她突然說了一句:“什么樣的肚量賺什么樣的錢嘛!”
當時在場的人似乎都對這句話不以為然,也許是一下子沒有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意。事實的確如此,君不見,平時生活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里,肚量大的人往往是賺不到什么錢的,也是攢不下幾個錢的,原因很簡單,心腸一軟,手頭一松,錢就漏出去了。很多人都這么認為并且也是這么做的:花錢是要算計的,正所謂“精打細算”嘛。而做生意呢?就更要斤斤計較、唯利是圖了,怎么可能會傻乎乎地讓錢都流出去呢?肚量大了,錢包就小了,這好像已經成了反比。但是,黃麗華為什么會認為“什么樣的肚量賺什么樣的錢”呢?
難道,她的理解是,肚量大,賺錢就多?
聚會結束后,一群人抱著疑惑分別了。其中的一位朋友跟大家告別后路過一家炒貨店,他想順便帶一點瓜子回去。這家店很小,可是生意一直興隆,它的炒貨都敞開式放著,十多種瓜子,還有小核桃、五香豆、花生等,隨便顧客品嘗,隨便品嘗多少,隨便品嘗多長時間。老板嘴里念念叨叨:“不要緊的,不要緊的,想嘗就嘗嘗吧。”好像這家店不是他開的。于是,店里一片嗑瓜子聲,前后兩層,好多人站在那里咔啦咔啦,吃個夠,吃到爽。
他突然明白了,黃麗華說得有道理啊,這就是“什么樣的肚量賺什么樣的錢”啊!人們站在那里能吃掉多少炒貨呢?瓜子肉是何等的細微?但是品嘗過了就不好意思不買了,這樣,生意就有了。顧客的感情被“收買”了,顧客錢袋的拉鏈就松開了。
他又想起了眼下人們到服裝店去閑逛時,其實并不想買衣服,可那些女服務員看到我們進來,便會立刻向我們展示她們的“肚量”:“不買不要緊,您試試看好了,來,大哥,穿一下,這件不行我再給您找一件,您要買回去不滿意也不要緊,來退就是了。”人家都如此大度了,顧客不買還好意思嗎?不買面子上也掛不住了。
普通人往往談不上肚量大小,說白了是根本就沒有量。單位里領工資獎金,商店里買油鹽醬醋,家里當“馬大姐”,平平淡淡過日子而已。可是,我們要是處處想著親朋好友,肚量大,手面寬,那么人家也會惦記我們,人家給我們的機會也許會很多。例如,“我的朋友是房地產老板。有一套便宜的兩室一廳,你要不要?”例如,“我是保險經紀人,有一個險種將從下星期開始停辦了,因為虧本,你趕快來辦一個吧,抓緊,肯定合算。”
總之,你若小肚雞腸,又怎能讓人家對你“宰相肚里能撐船”呢?你出手大方,朋友心里自然是會記著你的情的。任何東西只有先從你這里流出去,才會有其他東西流進來。說穿了,我們從別人那里獲得的東西,往往都是我們原先付出的東西的回報。當然,如果你認為沒有回報也沒關系,這才是真正的肚量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