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雞鳴驛 保安州撤退手令
- 大明:我是朱祁鎮,開局土木堡
- 雨對云
- 2142字
- 2025-05-27 14:47:00
“目前偵查到的情報,應當在土木堡南方,北方是否有敵人,暫時還不清楚?”
“陛下,怎么可能,瓦剌大軍如何能悄無聲息的潛伏在土木堡南方,沿途軍堡為何不報?”
戶部尚書王佐忍不住開口,他算是隨軍中文臣之首。
有資格參贊軍事。
“目前偵查到的消息,北方的所有軍堡,除開麻峪口有守軍,其余都是空堡。”
“陛下,臣懇請陛下下令誅殺楊洪三族!”兵部尚書鄺埜徑直跪下懇請道。
“王伴伴,扶愛卿起來,楊洪的事情,等大軍到宣府后,自然有結果。”
“陛下,臣建議將大軍交由英國公、成國公等人帶領,讓陛下快速從紫荊關返回京師坐鎮。”
朱祁鎮微微搖頭,“這種建議就不要提了,既然瓦剌的蹤跡都找到了,那么朕一定會和瓦剌較量一番。
各位愛卿安坐就好,看朕如何破敵。”
“陛下.......”戶部尚書王佐還打算繼續勸說。
朱祁鎮直接打斷他的話,“不用勸說了,朕意已決,爾等做好輔助即可,王佐,等到宣府后,一定要做好大軍的糧草供應。
鄺埜,輔助朕做好大軍調度,曹鼐、張益,你們負責朝廷文書往來。”
“是,陛下!”幾人眼看勸說無效,最終也只能答應下來。
.......
雞鳴驛。
駙馬都尉井源和修武伯沈榮帶著兩千精銳步兵,通過急行軍的方式,一個時辰內就趕到了雞鳴驛城下。
可能楊洪都沒有想到,朱祁鎮竟然會選擇掉頭回來。
還安排人前往雞鳴驛接管雞鳴驛。
導致雞鳴驛根本就沒有任何準備,有圣旨的加持下,兩人率領兩千精銳順利的進入雞鳴驛中。
一番折騰后。
保安州等將領紛紛的被指認活捉。
當井源和沈榮將雞鳴驛掌握在手中后。
井源將指揮使李寶、指揮僉事曹宗玘、指揮僉事焦玘給帶到驛丞署。
“你們三人可知罪?“
井源看著始終不愿跪下的三人問道。
“下官不知!”指揮使李寶昂頭回答。
“為何棄守保安州,難道不知道無故棄城者皆斬嗎,難道不怕軍法無情嗎?”
“下官沒有棄守,下官是接到楊總兵的命令,帶領麾下兵馬,加強雞鳴驛的守衛。”
“可有手令?”
“有!”
“呈上來!”井源開口道。
“都尉請看!”指揮使李寶遞上隨身攜帶的手令。
井源拿著手令看了兩眼,有楊洪的印章,就知道這是楊洪親筆寫出的調令。
如果此手令為真,那么保安州空城就有解釋。
“既然有手令,那爾等無罪,但為何不上報兵部?”井源追問到。
“回都尉,下官上報了,還特意留下了一個小隊軍士維持保安州秩序。”
井源和沈榮互相看了一眼。
“修武伯,接下來你來詢問,我得將這消息送與陛下。“
修武伯點頭答應。
看著井源離開后,繼續詢問,“爾等何時收到的旨令,何時離開的保安州,詳細到來,不得有任何隱瞞。”
“回將軍,卑職等人是三天前收到消息,當天一早匆忙的離開保安州,然后在大山中待了兩天,今天一早才進入雞鳴驛中,這一切都是按照楊總兵的手令行事。”
“你們難道不知道保安州目前已經空無一人嗎?”
“什么,怎么可能,我等家人都在城內,絕不可能空無一人,還留下了一小隊軍士,就算情況有變,他們也能通知我等。”
“城中確實空無一人,這是三隊斥候再三搜索后的答案,城中有戰斗的痕跡,并且在距離保安州南十里處發現瓦剌大軍駐扎的痕跡,爾等有什么說法?”
“啟稟將軍,卑職等人離開時,絕沒有發現瓦剌軍隊的蹤跡,要不然卑職等人一定會點燃烽火臺,卑職敢以向上人頭保證,城中絕對沒有戰斗的痕跡,保安州已經多年未遭受戰亂,不可能有戰斗的痕跡留下。”
“恩,本將相信你們所說,那本將問你們,城中糧草是否都由你們帶到了雞鳴驛?”
“沒,城中糧草全部都留在糧倉中,大約還有五百石,我等只帶了五天的干糧就進入山中。”
“可根據斥候回報,城中糧倉空無一粒糧草,難道糧草是爾等貪污了?”
沈榮大聲呵斥道,審問到現在,他再愚鈍也知道,這就是一場巨大的陰謀。
有一個大手在背后推動這一切。
“啟稟將軍,在下等人不敢,將軍不信可詢問所有將士,我等真的只帶了少量干糧就離開了保安州,其余糧草全部留在糧倉。
離開前我等還特意交待過,沒有我等的手令,糧倉中的糧食一粒都不能少。”
“爾等所言可是真的?”
“將軍,卑職等所說句句屬實,絕無虛言。”
沈榮了解清楚后,而不理會已經被嚇到跪在地上的三人,急忙走出去,和井源商議,將情報報給朱祁鎮。
而朱祁鎮這一邊。
已經收到來自英國公的提醒。
結合斥候的探測,瓦剌大軍的蹤跡他已經猜測出來。
不出所料三天前也先率領瓦剌大軍,在楊洪的配合下,通過鷂兒嶺,埋伏在保安州附近。
而另一路應當是之前戰報中提到的阿剌知院,應當埋伏在麻峪口以北,想要兩面夾擊朝廷的軍隊。
“啟奏陛下,也先大軍找到了。”
就在朱祁鎮還在判斷阿剌知院到底會埋伏在哪的時候。
泰寧候陳瀛帶著斥候隊伍匯報。
“說,也先在哪?”
“回陛下,如同陛下所料,也先的主力部隊埋伏在土木堡以南,永定河北側,占據水源。”
朱祁鎮看了一眼地圖,“哈哈”笑了兩聲,“這也先肯定是準備將大軍圍困在土木堡,準備切斷大軍的水源,可惜了,朕沒有上當,有探測清楚也先大軍有多少人馬?”
“回陛下,也先大軍,約有3萬騎兵。”
“不錯,怎么發現的?”
“回陛下,我等沿著也先在保安州留下的痕跡,一點一點探查,最終在永定河周圍發現騎兵的蹤跡。”
“不錯,大伴伴,善,然后帶下去好好休息。”
“謝陛下!”
“泰寧候,你認為應當如何?”
“回避下,臣認為,應當召集所有大臣,共同商議。”
“行,朕就聽你這一回,現在距離宣府還有多遠?”
“回陛下,半個時辰左右。”
“那行,傳令下去,一個時辰后,宣府府衙議事。”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