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真實或傳奇
前些年寫小說時,覺得這個世界的真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也就是說,很多事物的真實已臻完美,不需要寫作者進行虛構。基于此,我將一些動物細節(jié)留下,到了此次寫這本書,就派上了用場。
舉三個例子。
二十年前的一個夏天,我在阿勒泰聽到一只狼的故事。一天,一群狼包圍了在外打馬草的邊防軍人,因為離邊界線太近,戰(zhàn)士們不能開槍,只好用刺刀與狼拼斗。指導員一刺刀刺中一只灰狼,他正準備再刺時,另一只狼撲過來趴在了灰狼身上。他一刺刀下去,那只狼不動;第二刺刀下去,那只狼仍然不動;第三刺刀猶豫了一下,便收了回來。他發(fā)現(xiàn),被那只狼護在身下的灰狼是母狼,從它圓形的腹部可看出它懷孕了。指導員提著槍退后,狼群嗥叫著向山谷竄去。
在另一個邊防連,一匹馬給連隊拉水近十年,后來通了自來水,它便失業(yè)了,盯著水龍頭愣愣地看。一天早晨,人們發(fā)現(xiàn)它走了,四處都沒有它的蹤影。一年后它回來了,渾身的毛長得很長,眼里含著淚水。戰(zhàn)士們以為它不再走了,給它吃東西,將雜亂的毛剪去。它望著戰(zhàn)士們,眼神頗為復雜。第二天早上,戰(zhàn)士們擰開水龍頭用水,那匹馬突然痛心疾首地發(fā)出一聲嘶鳴,沖出院子跑向荒野深處。此后,它再也沒有回來。
又一事,牧民在戈壁上放牧時,如果沒有飲水,他們便在中午放開駱駝去找水。那是一種古老的覓水方式,駱駝因為酷熱難當,會找到有地下水的地方,臥下去以借濕氣降溫。牧民在那樣的地方挖下去,便可找到地下水。有一年,牧民將一峰駱駝放出后,數(shù)日不見它回來,后又因為天氣突變便無暇顧及它,提前轉(zhuǎn)場去了別處。一個月后傳來消息,說那峰駱駝找到了有地下水的地方,但牧民沒有去找它,它在等待中被餓死了。
這本書寫的事,大致都是如此。
新疆的鳥獸魚蟲,分別生存于雪山、沙漠、草原、濕地、森林、高山、湖泊和河流中,因所處地域獨特,故多有鮮為人知的傳奇。動物在命運變化中的固守或嬗變,彰顯出它們和一塊土地共同鑄就的邊疆傳奇。
動物至今仍與牧民互相影響,構筑成難以割舍的生存法則。哈薩克族有一種習俗,名曰“斯熱阿勒合”(意為認識后就是最好的)。說的是人們碰到打獵歸來的獵人,雖然彼此陌生,但會向獵人索要獵物。在他們看來,獵物屬于草原上的每一個人,獵人是代表大家前去領取的,可盡管索要。獵人不會拒絕陌生人的索要,他們認為對陌生人慷慨贈予,會得到神的保佑,因為陌生代表意想不到的福祉。多年來,獵人們自覺遵守這一習俗,在打獵返回時在馬鞍上畫一條線,并將獵物掛在畫線處,表明此獵物是可以贈予的,陌生人可盡管索要。
寫動物故事,我也是索要者。
王族
201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