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從靈桃樹上摘了四顆靈桃,存放在系統(tǒng)空間中,然后關閉了時空裂縫離開了地下室。
除了靈桃樹的獎勵外,還有另一個獎勵。打開系統(tǒng)界面,趙啟選擇提取獎勵,一道靈光閃過,一個制作精美的箱子出現在了眼前。
小心的打開箱子,一卷五彩斑斕的織錦出現在眼前。
“這是蜀錦?”趙啟眼睛一亮,蜀錦作為華夏五大名錦之一,其珍貴價比黃金。即便是現在,最頂級蜀錦也是按照厘米來賣的。
更何況眼前的這匹蜀錦可是蜀漢時期文物。
趙啟小心的將蜀錦打開,只見蜀錦上有大量漂亮的龍鳳花紋,很顯然這應該是供應給劉禪使用的。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匹蜀錦上居然還織著文字。
“洛邑趙氏,于國有功,敕封為洛邑候,雍州牧,弘農太守,丞相府長史,特此賞賜。”趙啟辨認著上面的隸書,小聲將其讀了出來。
“我現在是洛邑候,雍州牧,弘農太守,丞相府長史了?”趙啟也沒想到,丞相回去后給他加了這么多官職。
雍州牧,這個應該是虛職,畢竟三國時候雍州還在曹魏手中,當時這種虛職還是很多的,魏蜀吳三國都任命了不少。
就比如劉備當年還擔任了豫州牧但是豫州實際上是曹操的老巢。弘農太守同樣是虛職,畢竟弘農也在關中還沒有收復。他真正的職位是丞相府長史。
這個官職看上去似乎并不高,但是要知道當時丞相府才是蜀漢的權力中心,而丞相府長史就是丞相府二號人物。要知道蔣琬、楊儀都曾經擔任過這個職位。
當然了,趙啟是不可能去擔任這個職位的,只能算是榮譽稱號了。
這一匹蜀錦長度在十米左右,這樣大的保存完好的三國時期的蜀錦其價值無可估量了。
趙啟將蜀錦出來小心放好,原本色彩艷麗的蜀錦在這一刻就像是經歷了千年的時光一般,變得暗淡了一些,不過依舊是保存完好。
在將蜀錦放好之后,箱子中還有一份奏表。在看到那本奏表之后,趙啟眼睛頓時就亮了。
因為在奏表的封面上寫著《出師表》三個字。
“這是出師表?”趙啟整個人都驚呆了,這玩意很有可能是諸葛丞相手書啊。
想到這里,趙啟連忙小心的將其拿起來展開。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按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看到上面的文字,趙啟終于確定這一本奏疏,真的就是諸葛亮手書的那本出師表。一本諸葛亮手書的出師表有多大的價值?趙啟估計這應該就是無價之寶。
要知道當年臺北故宮博物館曾經展出的一卷唐代《諸葛亮出師表》作品,就是臺北故宮的鎮(zhèn)館之寶。
這本《出師表》出土于敦煌莫高窟,作者不知,但是份作品依舊是國寶級文物。而趙啟手中的這份《出師表》真跡其價值更是無可估量。
畢竟諸葛亮的在華夏人心中的地位太高了。
諸葛先生真是太客氣了,居然給他準備了這樣一份大禮。
這本《出師表》在接觸趙啟之后,在一瞬間就經歷了千年時光,紙張快速發(fā)黃。不過依舊保存的非常完好。
趙啟小心的將這本出師表和那一匹蜀錦小心的保存在地下室的展示柜中。這種級別的寶物不能有一點的損壞。
因為蜀錦長度問題,地下室的展示柜尺寸不夠,趙啟又打電話給廠家,定制了一個更大更好的展示柜,讓他們盡快送來。
同時趙啟還找了保險柜廠家,讓他們制作了安全程度更高的密碼鎖以保護地下室的安全。趙啟的別墅這段時間也在進行改造,正好將安保程度升級一番。
趙啟將別墅中準備了大量智能家居,用智能管家控制,等全部改造完畢之后,他的別墅就實現了真正的智能化。
就在趙啟忙著升級別墅的時候,此時遠在成都,在對武侯祠進行例行維護的時候,一名工作人員使用先進儀器對大殿進行掃描,結果發(fā)現武侯祠的地下居然有一個空洞。
空洞的空間并不大,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立方米,但是布置的很巧妙,如果不是這次維護使用了先進儀器,根本發(fā)現不了。
在發(fā)現了這個地下空間空洞后,工作人員立刻就將這個消息報了上去,在得知武侯祠中有新發(fā)現之后,很快就有文物保護部門的教授趕了過來。
對于這一次武侯祠再次發(fā)現疑似保存文物,考古人員還是很興奮的。上一次武侯祠在維護的時候發(fā)現清朝狀元的石碑,雖然不是什么珍貴文物,但是依舊讓人高興。這一次居然又有了新發(fā)現。
很快一批先進的高科技探測儀器就運送了過來,然后對整個大殿進行了全方位的探測,經過一番細致的探測之后,工作人員發(fā)現,這個空洞空間中似乎還保存著一些東西。
這讓工作人員們更加興奮,如此小心保存的東西,必然是非常珍貴的。就像是法門寺地宮,當年發(fā)現的時候,法門寺地宮中可是儲藏了數量驚人的珍寶。
雖然這個空間遠遠小于法門寺地宮,但是工作人員依舊很期待。很快工作人員們很快就找到了開啟空間的通道。
這個空間并沒有什么機關,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時間太久了,機關已經徹底腐朽失效了。空間上面是被一塊堅硬的青石蓋著,青石表面光滑,并沒有任何文字和圖案。
緊接著,在檢測一番可以開啟后,工作人員小心的將石板搬開。
石板沉重足有上千斤,在這塊青石的保護下,下面的空間被保存的非常好。
“是竹簡!”一個眼尖的工作人員立刻大喊道,其他人在聽到竹簡后,心中頓時大喜,要知道古代竹簡中往往會蘊含大量信息,對于了解古代華夏有著重要研究價值。
甚至很多竹簡中的信息直接推翻了以往的歷史。
而在這種環(huán)境中保存的竹簡,必然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會保存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