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水晶尸繭(上)
- 鎮海陰兵錄
- 墨魚風云
- 1917字
- 2025-06-20 12:34:28
黑暗中,腳步聲越來越近,仿佛在密道盡頭徘徊。三人屏住呼吸,胡天青緊握銅鏡,鏡面微光映出前方石壁上的一道裂痕,隱約透出幽藍的光暈。
“走。”他低聲說,率先邁步向前。
密道狹窄而潮濕,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腐朽與腥咸混雜的氣息,像是海水干涸后殘留的味道。王援朝一邊警惕地回頭張望,一邊扶著楊文錦快步前行。她的苗銀項圈仍在微微震動,似乎感應到了某種未知的力量。
“前面有光!”王援朝低聲道。
果然,前方的通道盡頭豁然開朗,一座寬敞的墓室展現在眼前。墓室四壁由晶瑩剔透的藍色晶體構成,反射著微弱的光線,宛如冰窟一般寒冷刺骨。正中央,八具水晶棺呈北斗七星排列,棺身通體透明,能清晰看見其中躺著的尸體。
“這……”楊文錦倒吸一口涼氣,“怎么會有這么多水晶棺?”
胡天青沒有回答,他的摸金符已經開始發燙,指尖傳來一陣灼熱感。他緩緩走向最近的一口棺材,低頭看去——那具尸體穿著明代飛魚服,腰間掛著一枚觀山太保腰牌,臉上戴著青銅面具,面具輪廓竟與他自己一模一樣!
“這不可能……”他喃喃自語,伸手觸碰棺蓋,冰冷的觸感讓他打了個寒顫。
“你們看這個!”王援朝的聲音從另一側傳來,語氣中帶著驚恐和憤怒。
他們連忙趕過去,只見王援朝蹲在地上,手中拿著一件泛黃的確良襯衫,胸前口袋里露出半截筆記本。他顫抖著翻開封面,上面赫然寫著兩個字:“建軍”。
“這是我爸的名字……”王援朝臉色蒼白,“他失蹤前穿的就是這件衣服。”
楊文錦湊上前,翻開了日記的最后一頁。紙頁已經泛黃脆裂,但那潦草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辨:
“他們來了,和我們長得一樣……他們不是人,他們是影子……九陰鎖魂陣需要補位……別讓他們找到歸墟……”
她猛地合上本子,心跳如擂鼓。
“這不是巧合。”胡天青沉聲道,“這些人……可能是過去的我們。”
“什么意思?”王援朝皺眉。
“你沒發現嗎?”楊文錦指著其他幾具水晶棺,“每一張青銅面具的臉型,都和我們極為相似。這是‘借尸還魂’之陣,有人想用我們的身份替代這些尸體,完成某種儀式。”
“所以這就是那位神秘人說的‘輪回’?”王援朝咬牙切齒。
“恐怕是。”胡天青環顧四周,忽然注意到最中間那口棺材底部刻著一行朱砂字跡——
“甲戌年七月十五,辰時三刻生。”
他瞳孔一縮,那是他的生辰八字。
“這……”他一時語塞,喉嚨像被什么堵住了一般。
“他們在等我們。”楊文錦輕聲說,聲音里透著一絲恐懼,“或者說……我們在等我們自己。”
就在這時,石門后又傳來腳步聲,比之前更近了。胡天青迅速掏出銅鏡,鏡面倒影中赫然浮現出一張臉——沒有五官,只有一片空白,仿佛從未存在過。
他猛然回頭,身后卻空無一人。
“不對勁。”王援朝握緊工兵鏟,眼神警覺,“這里不是普通的墓室,它在……活著。”
楊文錦忽然想到什么,將苗銀項圈貼近棺陣中央的空位。剎那間,羅盤指針劇烈旋轉起來,發出嗡鳴聲,一道微弱的光芒順著棺材之間的縫隙蔓延開來,最終匯聚成一幅模糊的圖案。
“這是……《鎮海圖志》的一部分!”她驚喜地說。
胡天青立刻蹲下查看,果然,圖案上畫著一名戴青銅面具的觀山太保,腳下踩著八具尸體,尸體面容各異,卻全都佩戴著相同的面具。
“原來如此……”他低聲喃喃,“這座墓室,是我們所有人的終點,也是起點。”
話音剛落,所有水晶棺同時發出“咔嗒”一聲,像是機關啟動的信號。緊接著,面具縫隙中開始滲出黑色液體,順著邊緣緩緩滴落,在地上匯聚成細小的蟲群。
“蠱蟲!”楊文錦大喊,“快退!”
王援朝揮起工兵鏟砸向最先爬出來的黑蟲,然而那些蟲子竟然不怕金屬撞擊,反而在鏟面上腐蝕出一個個小洞。
“見鬼!”他怒吼。
胡天青迅速從煙盒中取出一塊黑驢蹄子碎塊,揉碎后撒向蟲群,但這次毫無作用。蟲群繼續前進,速度越來越快。
“讓開!”楊文錦急中生智,從背包中抓出一把穿山甲鱗片灰燼,揮手灑向空中。
灰燼落下,蟲群瞬間停止動作,像是被某種力量壓制,紛紛退回棺材縫隙之中。
“這是……穿山甲的陽氣。”她喘著氣解釋,“它們怕這個。”
“但我們不能一直待在這里。”王援朝掃視四周,“得找出口。”
胡天青站起身,目光落在墓室后方的一面石墻上。那里原本被陰影遮掩,此刻卻隱隱浮現出一道暗門,門楣上刻著三個字:“生人勿近”。
“那邊。”他抬手指向暗門。
楊文錦走上前,伸手觸碰殘頁背面的一道暗紋,腦海中突然閃過祖父臨終前的話:
“唯有至親之血,可破面具陣。”
她毫不猶豫地割破手掌,將鮮血滴在羅盤之上。血珠接觸銅器的瞬間,指針猛然逆轉,指向暗門方向。
門后傳來低語聲,像是無數人在呼喚他們的名字。
“準備好了嗎?”她問。
胡天青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王援朝握緊工兵鏟,眼中燃起怒火:“不管門后是什么,我都不會再逃了。”
他一腳踹向暗門。
門緩緩開啟,一股陰冷刺骨的風撲面而來。
而在門后的黑暗深處,一雙雙沒有眼白的眼睛,正靜靜注視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