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玉佛鐘鳴
- 替嫁嫡女:虐渣打臉不回頭
- 一個會飛的咸魚
- 3211字
- 2025-07-16 22:55:18
暮色漫過秦淮河的粼粼波光時,蘇挽棠站在相府后巷的青石板上,指尖輕輕撫過腕間銅鈴。鈴身刻著半朵白海棠,是她母親當年親手雕的——當年蘇府遭難,這鈴鐺在她襁褓里裹了三天三夜,最后竟跟著她躲進了蘇若瑤的妝匣。
“阿月。“身后傳來慕容月的腳步聲。她腰間已沒有了那枚染血的護心鏡,取而代之的是蘇挽棠方才遞來的《魯班經》殘頁,用素帕包得方方正正。
蘇挽棠轉身,月光落在兩人交疊的影子上:“明日去玉佛寺,我總覺得......“她頓了頓,“母親的《魯班經》里,除了機關圖,或許還藏著別的東西。“
“比如炸藥配方?“慕容月接過她的話,目光掃過遠處漸次亮起的燈籠,“《河工秘錄》最后一頁寫著'七月初九,子時,玉佛寺',而福王的購鹽賬冊里,有批琉球硫磺正是七月初五到的金陵碼頭。“
巷口忽然傳來馬蹄聲。一匹黑鬃馬踏碎滿地月光,馬上騎士翻身而下,玄色大氅被風卷起,露出腰間半枚虎符——與蘇挽棠在福王府找到的那半枚嚴絲合縫。
“定北侯世子蕭承煜,見過兩位。“月光下,露出棱角分明的眉眼,目光在蘇挽棠腕間銅鈴上停了一瞬,“似乎在說好久不見”,“方才在戶部聽謝大人說,兩位要夜探玉佛寺?“
蘇挽棠挑眉。慕容月看向蕭承煜。定北侯鎮守北境二十年,其子蕭承煜半年前曾率玄甲營擊退倭寇于登州,是軍中赫赫有名的“玉面修羅“。她與此人素未謀面,對方何時和蘇挽棠有交集了?(慕容月常年在邊關不知道他倆大的情況哈)
“世子怎知我們要去玉佛寺?“慕容月按住腰間佩劍,語氣里帶著警惕。
蕭承煜從懷中取出卷泛黃的軍報,遞到兩人面前:“三日前,北境斥候截獲密信,稱有'南倭北勾'之謀。信中提到'七月十五,玉佛鐘響,玄鐵營破金陵'。“他目光灼灼,“而金陵城能引動玄鐵營的,除了福王,只有一人——“
“蘇若瑤。“蘇挽棠接口。她想起方才在相府祠堂,蘇若瑤撞翻香爐時,香灰里飄出的那張鹽引票,背面除了琉球文,還有幾行極小的漢字:“玄鐵營需硫磺百擔,七月十五前運抵玉佛寺后殿。“
慕容月將《河工秘錄》與軍報并在一起:“福王買鹽換倭刀,是為了給玄鐵營裝備;而蘇若瑤偷《魯班經》,怕是要用機關控制炸藥。“她轉向蕭承煜,“世子深夜趕來,莫非是算準了我們今晚會行動?“
“挽...咳蘇姑娘聰明。“蕭承煜笑了笑,從馬背上取下個牛皮袋,“這是我從揚州鹽運司抄來的布防圖。玉佛寺后殿地下有處密室,當年倭寇在此藏過火藥。福王若要引爆炸藥,定是在那里。“
蘇挽棠摸了摸銅鈴看了他一眼,忽然輕聲道:“我母親說過,玉佛寺的鐘樓有機關。當年她替工部督造大鐘時,在鐘槌里裝了錯骨鎖——要敲響大鐘,必須用《魯班經》里的手法解開三道機簧。“
“那便更妙了。“蕭承煜翻身上馬,“我帶了玄甲營的精銳,繞到寺后截斷福王余黨的退路;阿月姑娘破解機關,慕容將軍跟我去鐘樓。三更前務必趕到,否則子時一到,炸藥引信燃盡......“
話音未落,巷口突然竄出數道黑影。為首之人手持倭刀,刀身泛著幽藍的光——是淬了毒的倭刀!
“保護兩位姑娘!“蕭承煜反手抽出佩劍,劍鋒劃出一道銀弧。玄甲營的護衛從街角涌出,與刺客纏斗在一起。蘇挽棠趁機扯下銅鈴,用力一搖——清脆的鈴聲中,刺客們的動作竟頓了頓。
“嚯~鈴鐺里有迷藥?“慕容月趁機刺倒一人“有意思的挑了挑眉”。
“不是。“蘇挽棠將銅鈴拋向蕭承煜,“這是我母親的'驚鴉鈴',當年她在瓦剌做人質時,用這鈴鐺引開過追兵。“她指尖在虛空畫了個圈,“寺外有片竹林,竹節里藏著引信。“
蕭承煜接過鈴鐺,甩手擲向刺客群。鈴鐺撞在青石板上,發出連串脆響,刺客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擾亂,陣腳大亂。慕容月趁機揮劍挑飛一人手中的火把,火星濺在青石板上,映出墻根下的竹筒。
“拆!“蕭承煜大喊。護衛們撲過去踩碎竹筒,里面果然藏著浸了油的引信。蘇挽棠蹲下身,用《魯班經》殘頁裹住引信,扔進旁邊的水缸——火舌剛竄起半寸,便被水澆滅了。
“走!“蕭承煜拽起蘇挽棠的手腕,與慕容月并肩沖出巷子。月光下,三匹快馬如離弦之箭,朝著玉佛寺的方向疾馳而去。
玉佛寺的殘垣在月光下投下猙獰的影子。山門半掩,門楣上“普度眾生“四個大字已褪成了灰白色。蕭承煜勒住馬,指著寺后一片茂密的銀杏林:“密室入口在鐘樓地下,從銀杏林穿過去,能避開巡邏的人。“
蘇挽棠摸了摸腰間的銅鈴,忽然停住腳步:“不對。“她指著鐘樓的飛檐,“你看那檐角的風鈴——本該是八只白海棠鈴,現在只剩七只了。“
慕容月瞇起眼:“福王的人來過。“
三人下了馬,沿著銀杏林的小徑摸向鐘樓。蕭承煜走在最前,玄鐵劍的劍鞘擦過落葉,發出細碎的聲響。忽然,他抬手示意停下,指了指地面——青石板上有一行極淺的腳印,是女人的繡花鞋。
“蘇若瑤。“蘇挽棠蹲下身,用銅鈴在地上劃了道痕,“她的鞋底沾了香灰,和相府祠堂的一樣。“
話音未落,鐘樓里傳來“咔嗒“一聲。三人對視一眼,同時沖向鐘樓。推開門的瞬間,濃重的硫磺味撲面而來。正中央的大鐘下,堆著小山似的火藥,引信已經點燃,紅芯子“滋滋“地冒著火星。
“不好!“蕭承煜沖過去踢翻幾個火藥桶,“這引信燒得快,最多半柱香就會炸!“
蘇挽棠盯著鐘槌,指尖顫抖——鐘槌上果然刻著錯骨鎖的紋路,三道機簧環環相扣。“要解開它,必須同時按下三個機簧。“她轉身看向慕容月,“阿月的護心鏡!“
慕容月立刻解下腰間的護心鏡。鏡面內側的鹽灶圖在月光下泛著幽光,正好與鐘槌上的紋路吻合。她將護心鏡貼在鐘槌上,手指順著鹽灶圖的紋路游走:“左邊第一個,右邊第二個,中間......“
“中間要轉三圈!“蕭承煜突然出聲。他從懷中取出軍報,“密信里提到,錯骨鎖的第三道機簧要順時針轉三圈,逆時針轉九圈。“
蘇挽棠的手指在機簧上翻飛,只聽“咔“的一聲輕響,鐘槌應聲而落。大鐘發出沉悶的轟鳴,震得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快撤!“蕭承煜拽起兩人的手腕,往寺外跑。剛跑到銀杏林,身后傳來驚天動地的巨響。氣浪掀翻了銀杏葉,碎石砸在三人腳邊。蘇挽棠踉蹌一步,被蕭承煜穩穩接住。他的大氅上沾著血跡,不知是何時受的傷。
“世子!“慕容月扶住他的手臂。
“無妨。“蕭承煜咳嗽兩聲,指向寺后——幾個黑影正往碼頭方向逃竄,為首的正是蘇若瑤。
“追!“蘇挽棠甩開他的手,提裙沖進夜色里。她的銅鈴在風中輕響,蘇若瑤聽見鈴聲,腳步一頓。回頭時,月光正好落在她的臉上,那雙眼睛里的瘋狂褪去,只剩下絕望:“阿姐,你贏了......“
“你輸了。“蘇挽棠停在三步外,“母親的《魯班經》里寫著,機關術是用來護人的,不是用來殺人的。你偷書、放火、勾結倭寇,可曾想過她當年的苦?“
蘇若瑤突然笑了,笑聲里帶著哭腔:“苦?你以為我沒受過苦?劉承業把我當棋子,福王把我當替罪羊......“她抓起地上的火把,“既然都是死,不如拉你們墊背!“
“小心!“蕭承煜撲過去,將蘇挽棠推開。火把擦著他的肩膀飛過,落在地上,引燃了未燃盡的硫磺。濃煙中,蘇若瑤的身影漸漸模糊,最終消失在夜色里。
黎明前的玉佛寺,殘月如鉤。慕容月蹲在鐘樓廢墟前,撿起半塊燒焦的虎符——與之前找到的兩半合在一起,正是完整的“鎮北“虎符。
“這是北境玄甲營的調兵虎符。“蕭承煜接過虎符,“福王勾結的'玄鐵營',怕是玄甲營的叛軍。劉承業私藏的《魯班經》,應該也是用來破解機關,配合他們行動。“
蘇挽棠將《魯班經》殘頁和《河工秘錄》全本收進包袱,抬頭看向東方——天際泛起了魚肚白。“明日便是七月初九,“她輕聲道,“該去看看我母親的《魯班經》里,還藏著什么秘密了。“
慕容月將護心鏡重新系回腰間,鏡面的鹽灶圖在晨光中閃著微光:“我陪你去。“
蕭承煜翻身上馬,玄鐵劍在鞘中輕鳴:“玄甲營的弟兄們已經在碼頭布防,蘇若瑤跑不了。至于北境的叛軍......“他看向兩人,目光堅定,“等金陵的事了了,我帶你們去登州。我母親說,玉佛寺的鐘聲,能傳到三千里外的海面上。“
蘇挽棠摸了摸腕間的銅鈴,忽然笑了。風里飄來若有若無的白海棠香,像是母親在耳邊說:“阿月,該回家了。“
三人并肩走向寺外,晨霧漸散,金陵城的輪廓漸漸清晰。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這一夜的風波,終是落下了帷幕。但有些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