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北軍執(zhí)金吾
- 大漢:從算卦郎到萬戶侯
- 廣宗
- 2045字
- 2025-06-13 00:01:00
流言一起,長安鬧得亂哄哄的。
不僅許昌,就連莊青翟和石慶,也紛紛找到了竇太后。
然而很不幸,竇太后生了一場大病,閉門不見任何人。
即便是許昌有幸見到一次,瞧著竇太后的臉色,似乎到時候了。
竇太后大病,許昌立刻感到了危機。
不僅僅許昌,就連劉徹,也同樣是心懷忐忑,日夜侍候在竇太后的身邊。
京城中關(guān)于三公要刺殺陛下的流言蜚語,立刻轉(zhuǎn)變?yōu)楦]太后大病,天下恐發(fā)生大亂。
建元五年十月初一,一顆將星劃空而過。
許昌在丞相府,對宮中的探子問道:“宮中情況如何?”
“啟稟丞相,竇太后所患肺病,已經(jīng)深入內(nèi)臟骨髓,怕是......怕是就這兩三個月的事了。”
許昌一拍腦袋:“此事當真?”
來人點點頭:“丞相,絕對沒有問題,何太醫(yī)乃是下官的舅舅,此事千真萬確。”
許昌心驚,知道若不在竇太后去世前解決了劉徹,自己絕對是沒有好日子過的。
可如今,究竟能有什么辦法呢?
淮南王雖然身在京城,可無兵無權(quán)啊。
雖說如此,但許昌做出了兩手準備。
一邊去長壽宮,借給竇太后探病之際,再吹吹耳旁風,試探竇太后的態(tài)度。
另外一邊,再去聯(lián)絡淮南王和石慶、莊青翟等人,希望拉他們?nèi)牖铩?
果然,許昌瞧竇太后的病,已經(jīng)無藥可醫(yī),能瞧得出來竇太后沒有多少時間了。
然而竇太后對于許昌的耳旁風,似乎是一邊進一邊出,根本不做出回應,揣著明白裝糊涂。
許昌沒有辦法,再次游說淮南王、莊青翟和石慶。
且放下淮南王不表,就單單說御史大夫莊青翟,他既不想幫許昌,更不想得罪劉徹。
因此他稀里糊涂,就將許昌給打發(fā)了。
許昌去游說太尉石慶,人家石慶更是哼哼哈哈,不作出任何的回應。
面對如此情況,許昌是坐了蠟了,真是屁股被火烤,出門透心涼啊。
淮南王府。
許昌趁著星夜登門拜訪,淮南王便在書房與之密談。
“王爺,如今竇太后病眼瞅著好了,大限已經(jīng)到了,我們?nèi)粼俨怀鍪郑峙聻闀r已晚!”
淮南王心頭一緊,也知道這是最關(guān)鍵的時刻了。
若不趁著劉徹尚未掌權(quán)就將其拿下,日后想要找機會,可就不那么的容易了。
“依你之見,我們應該如何行事?”淮南王問道。
許昌搖搖頭:“下官去找過莊青翟和石慶了,二人都是打打馬虎眼,既不支持我,也不支持劉徹。”
“嗯.....他們二人這是明哲保身,漁翁得利啊。”淮南王捋了捋胡子,搖著頭說道。
“唉.......我許昌做的那點事兒,劉徹恐怕都知道,若他掌了大權(quán),我必死無疑啊!”許昌這時候神情有些慌張。
淮南王見狀,長長的嘆了口氣:“唉.....你雖然是大漢的丞相,可手中沒有兵權(quán),即便你殺了陛下,又如何能穩(wěn)住朝綱呢?”
“對呀!兵權(quán)!”許昌一拍手說道:“只要我控制了大漢的兵權(quán)......”
淮南王點點頭:“大漢的兵權(quán)竇太后未必會交給你,但只要能控制長安的兵權(quán)......”
許昌聽聞長安的兵權(quán),如釋重負:“南軍衛(wèi)尉李廣負責陛下的安危難以更換,我只需要抓住北軍執(zhí)金吾,掌握了武庫,就能以入宮勤王的方式,硬闖未央宮,一旦劉徹死去,生米煮成熟飯,到時候便能拼出一條活路。”
“呵呵呵.....許昌,那北軍的執(zhí)金吾,你可如何從竇太后的手中要過來?又讓誰來擔任?”淮南王笑道。
“下官自有辦法!”許昌冷笑一聲:“淮南王,你便在家中等著登基吧......哈哈哈.......”
“好!待本王登基之后,這天下分你一半!”淮南王拉著許昌的手說道。
“唉!淮南王只要登基之后,給下官留一條活路即可!”
二人狂笑一番,就定下了計策。
待許昌離開,淮南王笑道:“許昌真是好計策!”
密室中的劉凌出來,搖著頭說道:“許昌此人不可信,若他殺了陛下,拿到大權(quán),那皇帝的寶座,豈能交給您?”
淮南王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若我是許昌,拿到了大權(quán)之后,也要交給一個娃娃皇帝,便又可以控制幾十年的朝政。”
“嗯!父王,你必須兩手準備,一來若得了皇位,立刻斬殺許昌為陛下報仇!二來,若許昌倒臺,你作為首告揭發(fā)他,既立下了頭功,又能得一個富貴之家,豈不是兩全其美?”
“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許昌走出淮南王府,心中暗笑道:“若我許昌得了大權(quán),確實應該立一位幼主。”
心中暗自盤算,如今常山王劉舜年僅七歲,是漢景帝最小的兒子,若立他為帝,必能得到眾朝臣的擁戴。
既然莊青翟和石慶不支持我,那立劉舜為帝,對他們也有好處,到時候他們必然不會叫囂了。
次日一早,許昌再次探望竇太后。
“太皇太后,彰武侯竇完審理刺殺陛下的兇手有功,非常的有能力,理應讓其升官啊。”
竇太后躺在榻上,想起了自己這個侄子。
雖然說彰武侯竇完并沒有許昌所說的那么有才華,但竇完還是有些能力的。
“嗯.....依你之見,竇完應擔任何職務?”竇太后問道。
“呃.....太皇太后,北軍的執(zhí)金吾任期到了,彰武侯竇完乃武將出身,亦可以勝任。”
“北軍執(zhí)金吾?彰武侯?”竇太后略加思索。
“太皇太后,如今竇嬰已經(jīng)賦閑在家,朝中您的娘家人,豈能沒有一個當官統(tǒng)軍的?若您......唉......若陛下掌權(quán),竇氏還能有出頭之日嗎?”
竇太后自然明白自己這身體,怕是難以維繼。
“唉......”竇太后長長的嘆了口氣:“你說的有道理,哀家若走了,竇家可不能沒落......”
其實竇太后的心中,仍然想要竇嬰出任御史大夫或者太尉。
只不過當年竇嬰的事情,讓她耿耿于懷。
因此竇嬰已經(jīng)賦閑四年,整整四年沒有啟用了。
“太皇太后,您得給竇氏留下點可以制衡......制衡......陛下之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