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神威不夠,人口來湊
書名: 人在玄武門,你說我這里是西游?作者名: 蓮藕仙人本章字數: 2076字更新時間: 2025-06-18 19:00:00
渭河上下,疏浚的工作熱火朝天。
沒了李道玄這個工部尚書,這個國家照樣運轉。
但李道玄終究是帶來了新的變化。
他為這個國家帶來了新的崗位:渭川植功使。
只不過這崗位具體所為,得先與龍王溝通一二。
李道玄帶著一份重禮來到了渭河上方,沒有了避水之鱗,他直接在眾目睽睽之下,御起一道風流,浮在了水府門戶附近。
很快就見到了出來相迎的渭河龍王敖晟。
“數月不見,魏王倒是風采更勝。”
看著李道玄一身風流隨心而動,靈氣波動都甚微弱,敖晟不由贊嘆道。
李道玄與龍王一番客套,而后奔了主題:
“龍王千里傳音,想來是有什么修行相關的指點。”
渭河龍王點頭稱是,先是引開了江流,邀請李道玄再入焦木龍宮,奉上茶后說道:
“我龍族乃水屬,兼通木行,也算通些御風之法。
三月之前對魏王你所御之風不甚明晰,前月細細翻閱典籍,方才明晰了其中關竅,故特傳音提醒。”
“典籍?”
李道玄第一時間注意到了這個詞,并且頗為感興趣地四顧行宮,試圖找到所謂典籍所在。
他大唐,如今可正是缺了這些典籍。
敖晟卻先不和李道玄談論典籍,而是繼續說道:
“魏王所御,乃自天地乾位而生的不周之風,許是李氏與北俱蘆洲哪一支有了血脈,到了今代覺醒。”
說到這里,龍王稍做了停頓,與李道玄對視一眼,見李道玄不接他這茬,龍王也只好繼續說道:
“據載這不周風之源,是自上古天柱不周山倒塌引發的滅世罡風,凡人所能控御的,不過是其威能的萬一。”
西北風還能有這等起源,當真是上限甚高的西游世界。
李道玄一邊聽著,一邊思緒神游。
敖晟見李道玄聽到自己有如此強大潛力的能力,臉上竟然都沒有喜色,不禁感慨其喜怒不行于色。
殊不知是李道玄自從上一世修行過后,已經免疫了各種大餅。
自己御出的風,勉強有些寒意罷了,離所謂滅世,實在是太遠了。
卻聽敖晟繼續說道:
“于筑基而言,風屬木,本質上是“木”行靈氣的極致、活化以及流動,而這滅世的不周風,則因起源,有了更多的行屬,其中便有水行的極寒、金行的銳利、火行的狂暴、木行本身的生生不息。”
李道玄聽到此言,不禁喚出一道風流,在掌心細細感受。
敖晟看到李道玄已經開始融入了他的敘述之中,有些滿意地繼續說道:
“但,還缺土行。筑基所需,五行相生,無需圓滿平衡,但是一旦缺一,道基已筑,則再難改矣。”
李道玄若有所思。
按他的理解就是,我以后可以不往那個方向發展,但是我不能沒有這方面基礎。
五行相生的原理李道玄讀過道經,也是知道,但是具體如何落實到修煉,很多時候還是一頭霧水。
敖晟為了加強自己的說服力,甚至還傳了李道玄一道檢測五行的小術法,只有五行俱全之人,才能流轉自如。
一邊看著李道玄生疏地流轉,敖晟一邊說道:
“要解決魏王當前五行缺土的情況,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道經不可傳,丹藥卻可送服。。。”
然后,敖晟話說一半,就愣在了當場:
“魏王,你,你是不是法決運行的有誤。”
敖晟看到的,是本應五行缺土的李道玄,卻能自如地完成五行流轉。
土行沒有缺?
這不周風與典籍有所出入,有土行?
還是這魏王去那江州服食過什么土屬的靈物?
這天地之間靈物大多早就有主,是近些年誕生的新生靈物?天上那千里眼順風耳瀆職了?
渭河龍王敖晟寧愿相信李道玄是術法用的不對。
但是,敖晟仔細一看,卻又沒有差錯。
李道玄也品出了其中關竅,他隱隱有了答案,那就是自己從江州鼉龍身上得的天賦“無限生長”。
看來,那是土行的天賦了。
土行“化育萬物”、“厚德載物”的特性,確實與生長很是貼近。
看著敖晟突然尬住的表情,李道玄有些想笑。
李道玄也不是故意的,他也只好出言感謝敖晟:
“本王一路修煉過來,多有莽撞,總是一知半解,今日又得龍王指點,真是本王之幸。”
此刻敖晟仿佛被打斷了施法,卻是有些蔫了。
這魏王體內當真是有土行之基,那他準備的土行丹藥,卻是沒了多大作用。
這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那是天差地別。
“看來魏王是吉人自有天相,本來本龍是想準備一些土行的丹藥的。”
李道玄看著敖晟一笑:
“丹藥需不需要再議,但是本王有一事還得麻煩龍王。”
敖晟聽到對方有所求,心中一松,有所求,那就還可以商量。
“魏王請講。”
李道玄臉上笑容真誠而又燦爛:
“一件小事罷了。對于龍王這樣的仙神而言,恐怕不會在意,但是我等凡俗還是有些需要的。那就是筑基所需注意的事項,不知龍王是否能再指點一二。”
事情確實不大,但是對于修煉來說,煉氣、筑基、結丹、渡劫,每一個破境關竅,都是不傳之密。
煉氣之法,龍王已經傳授。
如今,還要傳筑基之法?
敖晟有些猶豫,這越往后,可罪責越深。
金銀珠寶,給多少都不違天庭《天人分野敕》之法,但這關系到了修煉,當真是難辦。
但,難辦,才有了交易的價值。
“二十萬。”
李道玄見敖晟在思考,也在口中吐出了自己今日前來的一個籌碼。
敖晟聽到如此大數,也抬頭看了過來。
“北滅突厥,我大唐俘虜了二十萬突厥青壯。
他們將被安置在何地,由龍王而定。而他們的任務,就是定居下來,以植樹造林為職責,求抑制泥沙之效果,十年之內,還渭河一個清澈。”
敖晟活了一千余年了,都驚詫于李道玄背后大唐的手筆以及魄力。
他是渭河龍王,自然知道泥沙入渭河的關鍵所在。
若是真有二十萬青壯人族聽他指揮植樹,滋養渭河木行,以木生水,的確有可能十年之內還渭河清澈。
“魏王此言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