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合作經營
- 大明天啟,朕名朱由校
- 耳東廓
- 2040字
- 2025-06-19 18:25:59
“皇爺,馬大盛到了。”
等到魏忠賢帶人到來,已經是下午。
朱由校正在批閱奏疏,自從他把內閣、六科梳理一番之后,內閣票擬也越加符合他的意志,批閱起來效率倒是比以前高了不少。
“小人叩見皇爺。”
馬大盛比上次見面時多了些拘謹,誰能想到,當今天子連區區三十兩的茶水費都能查出來。
“平身吧”,朱由校放下朱筆,從桌案旁起身。
“這兩天,你聯絡同鄉店鋪,送來的兩批米糧朕見到了,成色很是不錯。”
“謝皇爺夸獎,為皇爺辦事,小人自當盡心竭力,”馬大盛再次躬身行禮。
“走,咱們邊走邊說”,朱由校朝他招招手,“朕這里還有一個營生,但光靠你自己還有那些老鄉,估計吃不下,回去多聯絡幾家店鋪。”
“遵命。”
現在的馬大盛在朱由校面前又痛快又老實,雖說是伴君如伴虎,但魏公公也說了,以后別想那些有的沒的,踏實給皇爺辦差,錢途和光明都大大滴有。
他現在怎么也算小半個屁股貼了皇商身份吧,別的不說,回去在一眾老鄉店鋪里,說話份量那是蹭蹭上升。
“這買賣叫蜂窩煤,也可以喊作煤球,朕負責生產,你們負責提貨和售賣。”
朱由校直接開門見山,對這種小商人,隨口夸獎兩句也就得了,還不至于他屈尊降貴的去拉攏。
“蜂窩煤這行,朕只管出貨價和售賣價,中間的環節交給你們,具體能賺多少,靠你們自己的本事。”
朱由校對著馬大盛說起自己的方案。
簡單來說,就是朱由校讓出一部分利潤,交給馬大盛這幫商人,他把住生產端。
因為蜂窩煤天子惠民產品的定位,在最終售價上也實行固定低價策略。
朱由校想著,蜂窩煤每一千個計作一個大件,自己這邊拿一兩五錢純利,其余一兩出頭的利潤全部留給商人。
面向百姓售價上,以30個為一組,每組一錢銀子,然后呢,每買一組,額外再送三塊蜂窩煤,這樣百姓花費以前的六錢銀子,就可以得到198塊蜂窩煤,每月可以寬裕的使用。
“小人謝皇爺提攜”,馬大盛不自覺小碎步邁了起來,身子也躬得更加恭敬。
剛才聽著朱由校的方案,他在心里快速的計算,這買賣如果接下來,他還是大有可賺的。
麻煩和花費的地方,主要在于運輸、分派,好歹他們日常里店鋪里運糧,都有相熟的運輸車隊,說不得以后就得定立長契約了。
存放他倒是不擔心,按照皇爺剛才的銷量預計,剛才他大體估算了一下運量,他們一共約有三十幾間鋪子,又散在京師各處,估計都不夠賣的。
至于說售賣,直接在自家店鋪里擺開就行,柴米油鹽醬醋茶,話說買糧的客人,進店順手買一組柴,也很合理吧。
就是……馬大盛稍作猶豫,還是準備跟朱由校提前坦白。
有些事做不做得了,是能力問題,但有些話說不說,是態度問題,馬大盛現在對這個看的特別清。
“皇爺,小人有一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朱由校哂然一笑,以前電視劇里就看過這種橋段,當時他就想,如果主角來一句那就別說,會不會把人給憋死。
“有話就說,該說不說朕給你換個地方說。”
“是是,小人,小人說”,馬大盛一下冷汗下來了,換個地方他當然知道換去哪里。
“就是”,馬大盛斟酌著措辭,“京師里各行各業,其實也是有些地域區分的。”
“皇爺,就以小人為例,我們魯地鄉人,在京師里主要經營糧鋪、飯莊這類,而煤炭鋪子大多是北直隸定興人,小人乍一入行,其實算是撈過界。”
這種按照地域優勢形成的行業集聚,從古到今實屬正常。
明清時候,在京師里開設煤鋪的掌柜子和伙計,大多來自保定府定興縣,據說清末廣泛流行的煤球,也是由他們發明的。
所謂搖煤球,就是將煤末過篩后分類,再加上黃土發揮黏性作用,用水將兩者和成泥狀,前半段工序跟蜂窩煤類似。
后面再將煤泥平鋪在地面,用工具切成均勻的小方塊,上面撒上細煤面吸水,等到水分晾干到一定程度時,放入篩內搖制,方塊煤就變成了煤球。
但是煤球除了便宜之外,缺點較多,燃燒也不如原煤時間長,多是貧寒之家購買。
蜂窩煤有時也被朱由校稱作煤球,純屬后世喊習慣了,但跟那種搖出來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做生意各憑本事,沒說糧店飯莊只能你們自己人經營,煤場煤鋪也是一個道理。”
朱由校開口先定下了基礎調子,不過干煤鋪其實跟開糧店差不多,起步都是靠著一把子力氣吃飯,都是一群苦哈哈,何必鬧得不愉快呢,有錢大家賺唄,北直隸也是他的基本盤。
“你回去聯系一下煤鋪那幫人,京師煤炭市場太大了,你們糧鋪這些人也吃不下,大家一起合作經營。”
商業講究一個互惠合作,京師一天蜂窩煤需求量就是幾十上百萬個,各家小本小口的鋪子,還不至于打生打死。
“只要店鋪遵律守法、照章納稅,朕的蜂窩煤場,對所有人都敞開大門。”
朱由校是真沒想把蜂窩煤做成獨門生意,一者技術門檻太低,二者蜂窩煤別看簡單,普及之后,同樣會帶動一系列的產業鏈條和就業人口。
對他自己而言,售賣限價放在那,無非是每月少收一些銀錢,但對大明而來,隱性的好處實在是太多。
而需要他這個皇帝做的,蜂窩煤只是一個賺銀子的工具,更需要的是做好市場管理,俗稱優化好營商環境。
“魏忠賢,給朕把萬歷四十四年的進士名錄找來。”
馬大盛告退之后,朱由校忽然對著魏忠賢吩咐道。
上面都說到優化市場管理了,怎么找也得另起爐灶建一個新衙門吧。
然后就杯具了,朱由校發現他手里的人手竟然不夠。
不怕,人手不夠,新科進士來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