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出事兒
- 農家小女娘,巫術寶寶惹人愛
- 水玉清清
- 2030字
- 2025-05-21 20:07:26
大伯母手上的血緩緩止住,阿年的左眼皮跳個沒完,大祭司的眼皮可不會隨便亂跳。阿年好不容易止住眼皮跳,就聽大門哪里有人嚷嚷著“不好了!”
一家人卸完行李,就在門口旁的院子里吃飯,那人剛進門就注意到了。
男孩約七八歲,頭上有著密密麻麻汗珠,看著就是一路跑過來的,穿的一身青色棉衣,看著就不像鄉下人的麻衣破舊,一個男人臉卻白白嫩嫩,一看就是城里的富貴人家出來的。
阿奶臉色不好,也沒著急罵人,語氣不善道“你這小孩,俺家剛搬過來一天,你是不是找錯門了。”
那小子搖搖頭把氣喘勻了才道“這不是祈晨哥家嗎?”
聽到自己兒子名字,張氏也顧不得自己受傷的手,連忙問道“是的是的,怎么了”
男孩這才繼續說道“我是祈晨哥同窗,祈晨哥被人打了,現在在城里的醫館呢,大夫讓家人趕緊過去”
張氏聽到這話渾身都軟了,韓氏眼疾手快攙扶,阿年這下也徹底放心了,只要哥哥還有一口氣,自己就有把握把他恢復的健健康康的。
阿爺這才道“阿忠,你陪著你奶奶和嬸子們一塊過去,我在這里看著家,你二叔在城里秀才公家幫忙,順便把他找回來”
阿忠堂哥答應下來就準備駕著牛車帶他們去城里,那小孩卻拉著阿忠道“我家的馬車停在外面,你們擠一擠就過去了,很快的。”
大伯母用盡全力站好,她也不是無知小姑娘了,也聽出來大夫的言外之意,可自己家兒子有個當舉人的爹,怎么還能被人輕易打了呢?
阿年一聽也嚷嚷著要去,韓氏也不放心自己閨女,胳膊一下就把閨女揣上了,阿年很想反抗,掙扎兩下沒用就無所謂了。
本來祁源也嚷嚷著要去,還沒嚷嚷兩聲就注意到自己母親的神色,便什么也沒說了。
阿年不同于她們內心的沉重,開始打量起馬車的環境,這么一看,知道剛剛那小孩在謙虛,自己雖然沒有座過馬車,也看過不少電視劇,一般的馬車坐一個人就很擠,而這輛馬車坐下這么一群人,只是有些輕微擁擠。
住的地方本身就在城鎮旁邊,馬車很快就到了醫館,張氏全靠阿忠攙扶才下了馬車,跌跌撞撞的走進醫館,正怕看到自己想象的那一幕。
大夫也認識張氏,眼中有著悲憫道“張娘子,你家兒子在里面,命倒是保住了,就是……”
張氏聽到保住命了,這才卸力癱坐在地,阿忠都沒扶好,一邊的藥童幫著扶好張氏。
一家人到了里間,張氏看著自己兒子,終于忍不住嚎啕大哭。
阿年在韓氏的懷里也看著自己這位大哥,之前走的時候還穿著張氏新做的褐色衣袍,現在已經是碎成一條一個洞,幾乎看不出衣服本來的樣子。
身上也是青一塊紫一塊,頭上已經被大夫纏好了,只能看到一雙眼睛,最嚴重的就是右腿,有腿上雖好包扎好了,但那兩塊夾板格外的醒目。
大伯母跪在床邊,小心地握著兒子的手,眼淚止不住地流,自己兒子讀書很有天賦。已經考上了童生,再過幾年就可以去試一試縣試了,怎么有人能這么大膽打有功名的人。
阿忠也被這場景嚇一跳,要知道自己全族最有出息的就是自己堂弟這一家了,光宗耀祖都不為過,全村最尊敬的就是讀書人,被打成這樣可見下了多狠的手。
大夫跟著眾人進來“他這些內外傷都沒事兒,慢慢調理就能好,只是這腿最嚴重,以老夫的醫術最多能給他接上,就怕以后不利于行啊”
要知大興朝雖然和華國的歷史沒什么關系,可很多制度是相似的,科舉不僅僅看真才實學,還要看學子的“身”,那祈晨也就沒辦法參加科舉了。
阿年趁人不注意,偷偷用手摸著綁大哥的繃帶,自己可是華國御用巫女,在巫醫這方面也是很有一手,只是自己的方法太特殊,一般人接受不了,
大哥右腿的經脈已經全都斷了,那打人的一看就是沖著這條腿來的,而且下手也很有分寸,只是腿斷了,身上的傷雖然多,卻不會危害性命。
阿年默默伸回手,舉人老爺可不是一般人,明知自己家有一個舉人老爺的情況下,還敢下手這么重,只能說明人家的實力要更強,甚至知道這件事兒就算他們計較,也不會有下文。
阿奶終于忍不住道“這是誰打的,我家孫兒可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他們不知道這是坐大牢的嗎!”
“是李家的人”剛剛帶他們過來的那個少年終于擠過來道“不過打人的是黑市的一些混混,那里面好多都是逃難過來的,幾乎沒什么家人了。”
張氏眼中的恨意仿佛要把那些人千刀萬剮“我就不信這事兒青天老爺不管!這可是童生啊!還是咱們這小縣城里最有希望考秀才公的”
那少年也只好閉嘴,看向一旁的大夫欲言又止。
孫大夫朝他搖搖頭,扶起跪著的張氏道“地上涼,張娘字還是起來吧,現在大公子情況已經穩定了,好好的休息最重要,你可千萬別哭壞了身子。”
阿年也掙脫母親的懷抱,用自己小手抓著張氏道“嬸娘別哭,孫大夫說的也只是可能,說不定大哥吉人自有天相就好了呢?”
邊說便偷偷用念力給嬸娘平復心情,這種念力不僅僅可以控制情緒,還可以讓人的大腦保持清醒。
張氏再碰到阿年手的一瞬間,理智就全都回來了,帶著慈愛看著阿年“你說的對,咱們把你哥哥帶回家后好好養著,說不定老神仙就顯靈了呢。”
說完后又朝孫大夫行了一禮“感謝大夫救我兒,我家就在城南的柳林莊上,以后可能還要麻煩大夫您了”
孫大夫連忙擺手“你說這是哪里話,江大公子可是咱們縣里的好學生,我能幫上他是我的榮幸,以后我會一周去一次,就是這是個長遠的事兒,您也別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