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這邊,《鬼影實錄》的子彈還在慢慢飛。
另一邊,京城機場。
林遠一行剛下飛機,記者們就圍了上來。
簡單問了幾個《鬼影實錄》的問題后,他們迅速把話題引向了國內的娛樂事件。
“請問您對楊麗娟正式起訴劉得華,索賠30萬元怎么看?”
“……追星要理性。其他的就不說啥了。”
“對于張國利近期炮轟韓劇,聲稱這是浪費國家資源,為他人做嫁衣,您怎么看。”
“……我盡力了。”
林遠邊回答邊心里吐槽。
人在BJ,剛下飛機,就發現內娛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王碩炮轟廣電,炮轟余大作家,爆了相聲大師的私生活丑聞后,順手就給徐靜雷的電子雜志打廣告。
今年的超女給叫停了,選秀節目實在過于泛濫。
吳語森因為《赤壁》,跟周閏發撕了起來。
還有眼下最火熱的話題。《色戒》。
“《色.戒》在臺灣省上映后,角色原型鄭蘋如女士的表妹控訴導演李岸,稱其故意將烈士塑造成欲女,是刻意丑化形象,您對此怎么看?”
“她說得很對啊。”
“可是它得了金獅獎,文化界都覺得這是一部經典之作,充滿了對混亂年代個體自由的追求。而且原著評價也很高啊。”
林遠停下腳步想了想,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色戒》這部片子,在威尼斯電影節榮獲金獅獎后,已經在海外上映了。
口碑一言難盡。
海外華人群體對其評價不高。
文化界則盛贊影片手法高超,細節精妙,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金獅認證,那還能有錯?
這也導致它還沒在大陸上映,就掀起了輿論波瀾。
先是內地上映與否的話題反復拉扯。
接著又是一場關于創作自由,人性跟宏大故事之類的口水仗。
批評者對于這座金獅獎,評價為:“思想性越差的東西,藝術性越完美。”
支持者認為世界不應該只論忠奸,稱贊電影“打破了抗日敘事的教條,是抗戰背景電影的一場思想解放。”
吃瓜群眾則對那幾處傳說中的鏡頭更有興趣一些。
更想知道演員是不是真的弄了。
所謂道學家看見銀,才子看見纏綿,流言家看到宮闈秘事。
林遠,則看到了虛無主義。
“無非就是解構嘛,慣用的手法了,借一個真實事件的殼,然后塞自己的私貨罷了。”
林遠接著道:“用情欲來解構歷史,對真相進行扭曲化改編。原型鄭蘋如女士,到皮草店是為了刺殺漢奸的。我記得原著小說里,皮草成為了情欲的一環,完全變了味。”
“所謂打破教條,也無非是對侵略者視而不見,山河淪落也跟自己無關。黎民百姓的死亡也視為無物。
革命者們是粗魯的,不優雅的,沒人味的,出賣國家的人,反而是優雅深沉有魅力的。
總得來說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無法理解,怎么可能會有人對上流社會的交誼舞會,皮草不感興趣,竟然會選擇為了自己的信仰去戰斗。
所以,一定要把原型從崇高的地位拽下來,才為自己的可鄙找到托詞。”
記者繼續問道,“李岸導演對此解釋說,他拍的是一個反父權的顛覆性故事,用女性心理來反抗宏大敘事。并且在那樣一個時代,忠奸之外,難道不應該留一些人性的空間嗎?”
林遠笑道:“我建議李導拍一部同樣題材的電影,時代換成二戰時期的德國。然后弄一個某群體反抗父權,尋求人性的空間的顛覆性故事。我保證他在電影屆從此就吃不上飯了。”
“……”
記者們還想繼續問下去,林遠他們已經坐上公司的車離開了。
不過沒關系。
“今天的大新聞,有了!”
……
回到公司,林遠享受到了大家的起立鼓掌待遇。
姜藝磊跟龔戈爾代表大家送上了鮮花。
“大勝而歸。”
“干得漂亮。”
“還是熟悉的風格,點石成金。”
《鬼影實錄》在海外的新聞已經傳回國內。
網民盛贊林遠的慧眼識珠,還有高超的營銷手法。
盛名之下,白兔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發展也一日千里。
管理人員以及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來到林遠這里,匯報這陣子的工作情況。
他赴美期間,公司營收實現了穩步增長。
《老男孩》,《想見你》的無線端增值版權以一百萬的價格打包賣給了一家公司,將內置在運營商定制手機內。
《保你平安》的DVD正式發行,分成雖然不多,但也算得上細水長流。
音樂彩鈴方面,繼續高速增長。
雖然《老男孩》,《像我這樣的人》,《小蘋果》發行時間已經不短。
但得益于互聯網用戶的高速增長,以及音樂手機的普及。
下載量反而比發行初期高出不少。
動畫方面,《打,打個大西瓜》上線之后,反響絕佳。
豆瓣評分高達8.7。
備受網民贊譽。
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這位醫學出身的新人動畫導演。
贊揚他是中國動畫未來的希望。
國內的幾個動畫獎項,也注意到了這個短片。
有主管部門決定,把這個片子送去海外沖獎。
另外,新科動漫頻道,力邀楊宇參加一個原創動畫的比賽節目,并擔任評委。
選拔一些有前途的動畫人出來。
北電的動畫學院,還打算用這部片子作為學校教學片。
林遠從美國回來前,順帶交代了吉姆。
留意好萊塢特效公司裁員的特效師。
有機會的話,可以招幾個進來。
另一方面,海外業務發展勢頭良好。
《白夜追蹤》的又一筆版權費到賬,超過500萬美元。
《想見你》大紅,黃選在日韓以及臺灣地區聲明鵲起。
商業邀約不斷。
林遠最終決定,成立藝人經紀部門,把他正式簽約成為旗下藝人。
并且開始籌劃他的韓國之行。
接下來,就是各種電影產業論壇的邀請了。
林遠在美國營銷《鬼影實錄》的操作,已經成為行業內街知巷聞的話題。
一部僅僅一萬多美元的片子,被他一番炒作,倒手賣給美國人,就收貨了幾十倍的利潤。
在行業內被奉為傳奇。
“他確實有點本事。”
王忠軍兄弟倆在行業論壇里見到了被奉為上賓的林遠,有些憂心。
“又是海外,又是國內,甚至打算進軍藝人經紀業務,無疑是華藝的勁敵啊。”
加上林遠對《色戒》的批評,王忠軍有些擔憂起《集結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