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技術突破遇麻煩
- 重生1979:從萬元戶開始
- 養魚不養貓
- 2145字
- 2025-07-04 20:06:55
接下來李春芳沒有再找陳振生,而是一直在宋志遠和他的身邊打轉。
雖然他覺得李春芳不是那么容易放棄的人,應該是憋著什么壞招,但是只要她的舉動沒有過分,陳振生并沒有多理會。
他和宋志遠的研究也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
“這個液壓泵的壓力控制真是個難題。”宋志遠看著拆下來的零件,皺著眉頭沉思著。
這的確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德國推土機的液壓系統采用的是變量柱塞泵,壓力可以在0-210公斤/平方厘米之間調節,但國產的液壓泵技術還達不到這個精度,最多只能做到150公斤/平方厘米的恒壓輸出。
“關鍵是這個壓力反饋系統。”陳振生指著一個復雜的閥體說道,“德國人用的是電液比例閥,咱們國內連電氣控制技術都剛起步,更別說這種精密的電液結合了。”
而且,1979年的中國工業基礎還很薄弱,精密機械加工能力有限,很多關鍵零件的加工精度達不到要求。比如這個壓力調節閥,要求表面粗糙度在0.2微米以內,但國內的機床精度普遍只能達到1-2微米。
“要不我們試試用機械式的壓力調節?”陳振生埋頭研究,想出不同的方法。
宋志遠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用純機械的反饋系統?這個思路不錯,雖然精度可能不如電液控制,但可靠性會更高。”
兩人試了好幾種方案,純機械式的彈簧調壓、液壓先導式控制、甚至嘗試用氣動輔助。但每一種方案都有明顯的缺陷,要么精度不夠,要么可靠性差,要么成本太高。
宋志遠的手指停在液壓閥的調節螺栓上,盯著壓力表上紋絲不動的指針,擦了擦額頭的汗,“看來得暫停一下了。這個問題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
兩人收拾了一下,約定先休息一天,回去翻找一下資料再繼續回來商量。
這些天,陳振生因為太專注于研究,都沒好好跟林思慧相處。
想到這里,他騎著車去供銷社買了一些糕點,就去衛生站看林思慧。
遠遠就看到李春芳拉著林思慧再說什么,一看到陳振生靠近就住嘴了,還挑釁地看了一眼陳振生,然后若無其事地離開了。
“思慧,我給你買了點糕點。”陳振生走過去,把東西遞給林思慧。
“謝謝。”林思慧接過糕點,但明顯心不在焉,連笑容都有些勉強。
陳振生注意到她的異常,心中狐疑,但并沒有追問。
他知道林思慧的性格,如果真有什么事想跟他說,她會主動跟自己說的,如果真不想告訴他,就算逼她也不會說。
“對不起,這段時間忙著研究那臺機器,都沒有好好陪你,”陳振生有些抱歉地說,然后試探地問道:“最近在忙什么?”
“沒什么,就是日常的工作。”林思慧的回答很簡短,還有點走神,不像平時那樣會跟他分享很多細節。
兩人坐在衛生站里聊了一會兒,但林思慧始終顯得心不在焉,眉頭微皺眉。
陳振生雖然心中疑惑,但還是選擇耐心等待。
他相信林思慧,也相信她們之間的感情,如果李春芳真的說了什么不好,她遲早會告訴他的。
“我先回去了,你早點休息。”陳振生起身告辭。
“嗯,路上小心。”林思慧送他到門口,但神情依然有些恍惚。
陳振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暗暗思索著李春芳可能對林思慧說了什么,讓林思慧這么反常。
但目前更加讓人著急還是那個液壓系統的難題。
回到家后,陳振生躺在床上,開始回想上輩子所有的知識。
突然,一個靈感閃過,他想起了上輩子看到過的關于鐘表的擒縱機構原理的資料,如果把這個原理應用到液壓控制上,用一個類似鐘擺的機械裝置來控制液壓油的通斷,通過調節擺動頻率來實現壓力的精確控制…
既然電液比例閥做不出來,那為什么不用純機械的方式實現比例控制呢?
關鍵還是材料問題。
電氣控制元件搞不到,但機械零件可以就地取材,縣里的鐘表廠有精密的齒輪加工設備,農機廠有車床和銑床,完全可以加工出需要的部件。
而且如果用銅做閥芯,不僅耐腐蝕,加工精度也能達到要求,他w記得村里有個老銅匠陳大順,手藝精湛,完全可以做出很精密的銅質部件。
這種機械式的設計完全不需要電氣元件,可靠性反而比原裝的還要高。
在這個年代,電還不是很普遍的,機械式的控制系統顯然更適合現在的大環境。
陳振生越想越興奮,這個方案不僅能解決當前的難題,還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路線,為以后的產業化打下基礎。
第二天一早,陳振生迫不及待地去找宋志遠,把自己的想法詳細說了一遍。
宋志遠聽完后,眼中滿是震驚和敬佩:“陳振生,你這個思路…簡直是天才!用機械擒縱原理來控制液壓壓力,我怎么就沒想到?”
他的語氣比之前謙卑了不少,甚至有些激動地說:“這不僅解決了技術難題,還完全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您真是太厲害了!”
從”你”變成了”您”,陳振生心中失笑。
看來這個自視甚高的特派專員,終于開始正視自己了,有時候,征服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他最擅長的領域里碾壓他。
兩人一合計,立刻在稿紙上寫寫畫畫起來。
陳振生憑借前世的經驗,很快就畫出了關鍵部件的設計圖,標注了詳細的尺寸和技術要求;宋志遠則負責完善工藝流程和裝配方案。
不到兩個小時,一套初步的零件設計圖和技術數據就完成了。
“我去聯系縣農機廠和鐘表廠,讓他們按圖紙加工這些零件。”宋志遠主動攬下了跑腿的活。
“好,我去找村里的老銅匠陳大順,看看他可不可以做閥芯。”陳振生也有自己的安排。
陳振生找到陳大順,把設計圖給他看,詳細說明了技術要求,老銅匠仔細研究了一番,拍著胸脯保證一定能做出符合要求的閥芯。
心情大好的陳振生騎著車哼著歌往家里趕,經過村口那棵大槐樹時,卻看見李春芳靠在樹下等著他。
看到她那副小人得志、勝券在握的樣子,陳振生的好心情瞬間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