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深海農場和深水農場
據船隊系統介紹,這艘飛船上的深海農場最深處有50米,海水是從混沌星系地球海洋抽取的各層海水組成,各種海洋生物最早也是來自于混沌星系地球。每艘飛船的自然資源最早都來自于混沌星系地球,不同飛船的自然資源來自混沌星系地球的不同地方,可以說,地球聯合船隊的主體就相當于混沌星系地球的不同部分的組合,所有飛船加在一起就是代表整個地球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當時建造船隊飛船花了上百年時間,采集的自然資源也覆蓋了一整年的不同條件下自然資源,所以才比較原生態地實現一天同時存在一年四季之景,一年四季之景可在一天內經歷完;而從探索的其他星球中采集的自然資源則構成新的飛船的自然環境,那是人們研究外星生物的場所,也是外星食材來源地。
剛接近深海農場,首先看到的是上下飛舞的大大小小的色彩紛呈的各種鳥類,在午后陽光下仿佛是陣陣彩色的龍卷風在海面上盤旋,海灘附近尤其密集。而比較靠近大海中央的鳥群則沒那么密集,但體形龐大。
配重防護服只適用于臨時深潛防護,所以要穿上深潛防護服才能長時間適應重力加速度梯度變化較大的深海潛水,否則容易患上潛水病。深潛防護服通過內部支架固定在人體上,相當于兩層,外層抗壓,內層貼合人體,感知人體運動意圖,隨人體運動而響應,相應進行運動——其實還有直接讀取人腦電波的準同步反應模式,比感知人體運動模式反應更準確和迅捷,如果你信賴并開通這種模式的話。
我穿上深潛防護服在海灘邊緣下了飛車,先在海邊的淺水區進行適應性練習。這其實是個互動過程,既有人對裝備的適應,又有裝備根據人的運動特性學習和適應具體的人的運動特性,最終做到人裝合一。配重防護服同樣也有這樣的功能,就像昨天傍晚穿著配重防護服打球,完全沒有受束縛的感覺,因為完全實現了人裝合一。要知道,需要時,按照使用說明,防護服是有著放大人體力量5到20倍和速度2到10倍的能力的。不過目前為止我只用過省力功能和2倍速快走功能,畢竟我的目的是詳細調查而不是走馬觀花。當然,比賽時是不用這個增強功能的。
這里的海鳥顯然習慣了人類的活動,對我的到來毫不在乎,該干嘛干嘛:有的在灘涂上找貝殼或小蟹或海草等等各種食物;有的在海邊隨波逐流,不時扎入水中,鉆出水面時,嘴里已叼著魚兒;有的在空中上下翻飛或盤旋,然后瞅準時機俯沖到水面抓住被水面捕食的鳥兒驚起跳出水面的魚兒。除了野生的鳥類,也有很多家禽在海灘上或者淺海區覓食。看來這里的家禽也逐漸適應了海水環境。可能由于食物充足,而且有機器狗適當保護,這里的家禽并沒有完全野化成野禽,最多是可以短距離飛個十來二十米,身形還是比野生鳥類笨拙得多,悠閑得多,不像野生鳥類那么警惕。
走到海邊淺水處,發現這兒的魚多得離譜,讓我想起以前人們形容魚多的一句話:隨便一勺下去,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那時覺得這純粹是吹牛,現在看來毫不夸張,這里的魚兒多到近乎讓我無從下腳,我都有點擔心一不小心一腳下去會踩死幾條魚。好在這些魚兒游得飛快,我才一靠近,它們就躥得遠遠的。也是,動作慢的早就成了鳥兒的點心了。
走到剛沒過胸的海水中,我用了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適應和熱身運動,幾乎感覺不到深潛防護服的束縛,只要正常游動就行了,防護服完全能及時響應我的動作,完成我的意圖。考慮到這里特殊的重力環境和水中運動本身較慢,我開啟了10倍助力和3倍加速模式,否則很難有力氣和時間完成深海農場調查。
重力加速度梯度變化大的特點,使得這里的海洋生物分層分布相對明顯:即使是平常生活在這樣環境下的海洋生物也難以迅速從海底沖上海面,否則會受到巨大壓力變化的影響。當然,這僅僅是相對而言。經過近萬年的適應,不少海洋生物已然能跨層活動。這樣特殊的重力環境也使得海洋生物適應了更劇烈變化的環境,營養更豐富,風味更濃郁——變化本身就是營養。海水密度的快速變化使得光線傳播速度變化更快,海里變得光怪陸離,這里的海洋生物也變得更色彩斑斕,艷麗無比,在海中游動,仿佛進入一個倒入了久久不擴散的濃稠鮮活的有著生命的所有染料的充滿光線的彩色染缸,隨處可見一群群一簇簇長滿彩色斑點或條紋或漸變色的魚兒游來游去,甚至連以灰黑色為特點的海豹海獅海豚等等,在這里也仿佛穿上節日盛裝,像小丑一樣濃裝艷抹的。看來在這里沒點顏色都沒法活。
往深處下潛,光線很快衰減,在巨大壓力下,海水濃稠如墨,海底不再是五顏六色的世界,而是陰冷黑暗的世界。這里生長的海洋生物也以灰黑或透明為主,以黑暗為掩護,靜悄悄地慢慢地生長著。時間仿佛也變得濃稠緩慢了——確實,海底時間流速比海面時間流速慢。也許有人會好奇,如果時間流速差異大,是否可以實現時空穿越呢?我也向船隊系統問過這個問題,回答是:時間流速根本是個錯誤概念,只是為了便于描述,人們日常還沿用這個概念。時間的本質是對物質空間特性運動變化的度量,沒有獨立于物質之外的時間。時間流速只是人們比較不同體系的運動變化快慢的概念,引力大的地方,物質空間特性變化更慢,也就是所謂時間流速慢。人們只適用其身處的時間系統,不存在所謂時空穿越。在時間流速慢的地方適用流速慢的時間參考系,在時間流速快的地方適用流速快的時間參考系,將兩者渾為一談毫無意義。比如說,假定今天早上8點整我從天池出發,瞬間潛入到海底,呆上一整天,由于天池引力遠小于海底,時間流速更快,如果以天池時間流速標準來看,我似乎是回到過去,但這只是個錯誤應用時間標準的錯誤概念,即使以鐘表來看,可能一天后我的鐘表顯示我的時間比天池時間慢上幾小時,也毫無意義,天池上的一切與深海海底的我仍然是同時處于現在,盡管時間流速不同,也改變不了我們都同時存在的事實。從時間流速更慢的深海海底的我回到天池,也仍然不是去到未來,世界的客觀存在性決定了一切只能存在于現在。
由于海底壓力大,這里的海洋生物長得特別慢,肉質往往更緊實細膩,口感更彈更脆。
而那些適應了這種重力加速度梯度變化巨大的海洋生物往往因為天敵較少,食物更多,個頭較大,風味最濃,是天然的好食材。它們往往休息時潛到海底,獵食時才游到上層,由于重力加速度變化快,其上升速度極其驚人,像火箭一樣上躥,獵物很難來得及反應。如果沒有防護服保護,遇上這樣的海洋生物是極其危險的。當然,這些海洋生物也熟悉了人類,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逛過深海農場,我叫了輛飛車前往深水農場。
深水農場與深海農場最根本區別是前者是充滿淡水而后者充滿海水。高鹽份和高壓差使得同樣光照條件下深海農場光線變化更豐富,生物更多姿多彩。相比之下,深水農場的生物尤其是魚類等則以灰度變化為主,很少艷麗的彩色。相同的是,這里的生物也種類繁多,數量大,各種水鳥幾乎占滿了水上和水面各處,喧囂異常。再有一個區別就是深水農場的淺水區長滿各種開花的水生植物,而深海農場的淺水區則只有各種海帶海草海藻,基本看不到開花植物。也許是有各種花開的緣故,生活在深水農場的淺水區的鳥類有不少也是有彩色羽毛或者腳或者喙的,只是顏色相對單一而且沒有海鳥那么艷麗,偏亞光,而飛翔在深水區上方的基本都是灰度色系的大型鳥類。湖邊和湖面上同樣有許多家禽在歡快地覓食。與深海農場不同的是,這里的家鵝甚至深入到湖區中央去捕食較大的魚類。也許因為,相對而言,一方面,這里的水生資源沒深海農場那么豐富,大型家禽為捕食到更多魚類只能更深入湖區;另一方面,則可能因為這里的肉食性大型魚類相對少,而大型家禽多,所以大型家禽敢冒險。
相對而言,深水農場魚類等水產的密度比深海農場低很多,估計連深海農場水產密度一半都不到。這與兩種環境的性質有關:海水鹽份有較強殺菌作用,能夠承受更高密度的水產,淡水則不行。
在深水農場中潛水同樣要穿著深潛防護服。越往深水區,遇到的魚的個頭越大,顏色也越深。遇到的魚多是植食性魚類,兇猛的肉食性魚類相對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