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醉酒賦詩驚眾人
- 李白:我以詩酒問長天
- 云舟聽雪
- 1586字
- 2025-05-19 13:42:36
夜色未央,馬蹄聲急促如鼓。李白望著那黑羽烏鴉,心頭尚存余思,錦衣衛已然策馬至前。他神色不變,整了整衣冠,翻身躍上馬背,隨行入宮。
宮門高聳,燈火灼灼。宴席早已設于紫宸殿中,玄宗親臨,群臣列坐,絲竹之音不絕于耳。楊國忠立于階側,嘴角含笑,目光卻似刀鋒般掃過李白。
“李卿來遲。”玄宗輕笑道,“今日賞春之宴,豈能無詩?”
李白拱手道:“陛下寬宥,臣因歸途偶遇故人,耽擱片刻。”
“哦?”玄宗興致盎然,“何人竟能讓李卿駐足?”
“杜子美。”李白答得坦然。
眾人聞言低聲議論,貴妃端坐簾后,輕輕一笑,纖指撥弄杯沿,似是漫不經心地打量著李白。
楊國忠忽而起身,手持玉爵道:“既是春宴,諸位皆已賦詩以賀圣恩,獨缺李翰林一首,實乃憾事。”
此言一出,滿座寂然。
李白心知其意,不動聲色道:“大人所言有理,某當獻丑。”
說罷,徑自走到案前,提壺斟酒,仰頭飲盡,隨即長袖一揮,豪聲道:“今夜良辰美景,不如以酒助興,以詩會友!”
眾臣紛紛舉杯,或觀望、或竊語,皆欲看這位狂名遠播的翰林供奉如何應對。
李白眸光微醉,步履未曾踉蹌,手中筆卻已飽蘸墨汁。他猛然轉身,大步踏前,竟直奔殿中央那幅朱漆屏風而去。
“浮云蔽日終難久,直道而行自有光!”他朗聲吟誦,筆走龍蛇,在屏風之上落下首聯。
滿堂動容。
“若問此身何所寄,青山萬里任疏狂!”第二句落定,墨跡未干,便已引來一片驚嘆。
李白雙眼泛紅,氣勢更盛,執筆如劍,筆鋒疾走: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墨飛如雨,詩句如雷,每一字都仿佛震碎塵埃,驚起千層浪。
“好一個‘我本楚狂人’!”玄宗拍案而起,龍顏大悅,“太白果然不負朕望!”
楊國忠臉色鐵青,手中酒盞幾乎捏碎,卻強作鎮定,冷眼旁觀。
李白此時已完全沉浸其中,仿佛置身山川云海之間,再不受這金碧輝煌的宮殿束縛。他再度提筆: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最后一筆峻峭如崖,力透紙背,滿殿寂靜無聲。
驀地——
“妙啊!”一聲清脆嬌喝打破沉寂。楊貴妃從簾后緩步而出,珠簾輕響間,她裙裾曳地,目光灼灼地望著屏風上的詩句,眼中竟有一絲異樣的神采。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她喃喃念著,忽然展顏一笑,抬手示意宮女,“賜酒。”
御酒送上,貴妃親自捧杯,遞至李白面前:“李翰林才情橫溢,今日之詩,堪稱絕唱。”
李白躬身接過,仰頭飲盡,眉梢飛揚,朗聲道:“謝娘娘賜酒!”
滿殿嘩然。
楊國忠終于按捺不住,上前一步,皮笑肉不笑地道:“李翰林才氣縱橫,令人佩服。只是……詩句之中,有的話,恐怕……嗯,還需斟酌。”
“哦?”貴妃淡淡瞥了他一眼,語氣依舊溫婉,“楊相覺得哪一句不當?”
楊國忠微微一滯,旋即賠笑道:“下官并無貶義,只恐有人斷章取義,誤讀圣意。”
貴妃輕輕一笑,轉頭看向李白:“李卿以為呢?”
李白端起空杯,灑然一笑:“詩者之心,天地可容。若因一二詞句便生疑懼,豈非寒了天下文士之心?”
此言一出,席間數位老臣皆頻頻頷首,暗自贊許。
楊國忠面色陰沉,悄然退至席末,對身旁一名幕僚低聲道:“速去安排,將此事傳遍長安,讓他不得安寧。”
宴席雖繼續,氣氛卻已不同。眾人談論間,皆繞不開李白方才那首詩。有人贊嘆其才,也有人搖頭嘆息,謂其過于狂妄。
夜深時分,宴會散去。
李白步出宮門,春風拂面,他腳步微晃,卻不顯醉態。杜甫早在門外等候,見他出來,忙迎上前。
“太白,你今日之詩,太過鋒芒畢露,恐怕……”
“我知道。”李白打斷他的話,仰頭望月,眼中閃爍著冷冽光芒,“但若不如此,怎能喚醒那些沉睡的心?”
杜甫沉默良久,終是嘆道:“你心中既有火,那就讓它燒吧。只是……莫被烈焰反噬。”
李白淡然一笑,忽然抬手指向遠方天空。
一只烏鴉正盤旋于空中,黑羽如墨,雙目如電,久久不肯離去。
這時,它忽然俯沖而下,停落在屋檐一角,靜靜地盯著李白,發出一聲低沉的鳴叫。
李白神情一凝,仿佛捕捉到了某種隱秘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