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享福】
- 兩界神權:我在廢土點化香火
- 幽白餓了
- 2056字
- 2025-06-14 11:01:00
從局勢而言,若那國師真能治災,能降雨,那這童男童女,卻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一場大雨降下,救的是多少人的性命?
功過相抵,多半也是功多于過的。
但前提,非是獻上自家的人。
這天下,別的不多,人最是多了。
虎父無犬子。
黃學岐在耳熏目染之下,卻是要比黃勇更狠,更兇。
但這兇狠,卻也如其父般,是對外的,非是對內。
比起于讓鄉里的孩子去承擔這次求雨的犧牲,顯然,讓外鄉,甚至是那符縣里的人去承擔,當然是要好得多的。
但這卻得……
“這官吏姓楊,家中有兩兒一女,有一個正妻,兩個妾室,護院人手不多,不過三個,還有侍女數位……”
鄉亭中,鄉中官民齊聚于此,劉牧吩咐著鄉勇們,而目光卻落在黃學岐的身上。
土地廟里,喚出神明后,其于鄉中的地位已然奠定。
再無人因其年歲,而小瞧其能力。
這是神明選中之人。
“我一同去?!?
便見黃學岐開口,要負責此事。
“你一個……”
旁邊,黃勇本能想要回絕,說著一個娃娃跟去做什么。
可話到嘴邊,卻又止住了。
這還是個娃娃嗎?
“如此……”
劉牧沉聲,“也好!”
竟是應下了此事,將黃學岐也納入到入縣綁人的名單中。
他們要去綁人了,綁那收稅官的妻兒。
先前,無論是在鄉道上出言,還是扭斷其手腕,那都只是口頭上的威脅。
實際上,望河鄉并未展現,他們的武力,并未實際的讓那官吏明了,他們真正有能力去動搖一個縣城。
但為了接下來,能讓這官吏配合行事,將那童男童女的份額分配給其余鄉里,他們就需要先證明這一點。
事不宜遲,這收稅官也不能被扣在這望河鄉中太久,劉牧吩咐,眾人便著手準備。
白日剛剛于土地廟請示神明,午時剛剛定好外出名單,晚間已是眾人收拾行囊,于鄉道上與其他人告別。
“雖得神授,有一身氣力,可此行,卻需得多動腦,不能太過得罪縣衙?!?
劉牧囑咐著,“我等雖是展現武力,然后續更多的,卻還得是以合作、協商為主,如今時局動蕩,那符縣縣君我也常有書信往來,該是能明事理之人。”
“我已命家中挑出金銀珠寶,皆在此盒,你且帶去,若能順利得手,便將此盒暗中交托于縣君之手?!?
“如此,我等后續協商時的話語是否有份量,便看你此行了!”
說著,便將一個用料不菲的小盒交托于黃學岐。
“我曉得!”
黃學岐兩手接過,卻連瞧都沒有瞧上一眼,用布料包裹,便隨手背在身上。
沒有過多寒暄,他便是在一人的拉動下,上了一匹駿馬,隨后眾人策馬而行,消失于鄉道之上。
‘符縣縣城有堅固、高聳的城墻,有比之亭卒更為規整的官兵,有更為精良……’
‘一個鄉想要與一個縣談話,便先要有夠份量的武力,讓那縣君明事理。’
‘可惜,未能將目光企及?!?
周倉的目光,一直看著他們遠去,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便只得遺憾的移開。
黃學岐是自己挑中的人選,也只有他能夠通過朝拜,將自己‘喚醒。’
這是先前,周倉給整個鄉里,所展現出來的一種態度。
——形式主義。
神明不需要進食,實際供奉更沒有香火愿力來的實在,若在現代,這便是繁瑣的、無用的形式主義。
便連周倉自己,也都是實用主義。
就好像是瞧著別人習武,那拳、那掌,分明同樣的用法,卻要區分個三六九等,實在可笑、無用。
但若是想要發展信仰,卻又不能拋開形式主義。
如此,便需得從挑出一個主祭人開始。
而在主祭人的請示下,一次有效的請神,為周倉的香火愿力帶來了,進度條2.94%,便是要破3了。
且不止是這些,在其眼中,還有不少未曾拾取的香火愿力,卻只是暫時擱置著。
它們為何被周倉揮手,重新打回鄉民的身上,但也未曾被吸納。
便只是先留著。
原因,便在于國師。
“學岐出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我什么時候也能有氣感,我也想要跟學岐一塊兒出去,昨兒我睡著時,夢見我也能飛檐走壁了!”
“莫一,你不是也學了很久嗎,你怎么還沒有……”
黃學岐的地位,已經從鄉中的孩子王,一躍成為下一代的主事人。
他的離開,卻讓鄉中的孩童們,頗為想念。
特別是其中的一些女娃,早都暗藏喜歡。
練功閑暇時,他們圍坐著閑談。
為何修行,修行的進度如何確認,又該……
他們并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孩子們只是知道,每日照著黃學岐教的煉法,活動筋骨,消化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得到黃學岐,能得到大人們的夸獎。
不過其中,黃莫一頗為沉默。
他是黃學岐的‘第一大弟子’,最初時,他因著鄰居的身份,是第一個被授予筑基之法之人。
但如今,學岐已然悟得氣感,而旁的人,似乎也都有所收獲,整日說著自己今日要成了,明日也成了。
可他呢?什么都沒有感覺。
練了這么些時日,卻也沒有覺著身上多出了些什么。
而孩子們圍聚在一起,互相攀比著,自己有多厲害。
旁邊,大人們練完功,卻也是交談著。
“聽聞那國師,是幾個月前,被內史大夫引入王庭,面見大王,是個仙人?!?
“他在文武百官面前,憑空變出了數不清的金銀,讓人饞的直流口水。”
“大王封他做了國師,還專門為其成立了司天監,為大王洞察天命,推演過去未……”
說的,卻是那國師。
而周倉聽著,實在像是那騙人的江湖術士。
“這次獻上童男童女,便是依照那國師之言,說是天上的神仙身邊侍奉的仙童不夠了,所以生氣了,讓龍王不下雨?!?
“所以上報大王,召四方縣城獻人,要在王都開壇做法,將那孩童都送往天上去享福!”
“你們說,是不是真有這回事?土地爺缺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