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劉徹醒來后,并沒有露出什么異樣,還和從前那般,溫和地等待伊泠玉梳洗,一同用早膳。只是飯后,卻不像從前那樣早早離去辦公,而是拉著伊泠玉的手,與她漫步庭院,欣賞椒房殿中的秋色。
看著那一叢叢的海棠與菊華,還有那已開始凋零的殷紅楓葉,伊泠玉怔住,這才有了已經是秋天的觸感,只是這一切都顯得是那樣的不真實,分明她的‘昨天’,還是四月初的晚春,今天一睜眼,竟是半年后的晚秋了。
“你要習慣這種時光飛逝的感覺,”泫音提醒道,“以后你會經常一睡好幾個月,甚至可能一年兩年。”
伊泠玉調整了下心態,故作輕松地道:“我知道,我會習慣的。”
似乎是看出了伊泠玉的恍惚,劉徹道:“是不是覺得日子過得很快?有點不適應?”
側頭看著劉徹消瘦了不少的臉頰,伊泠玉微微發酸,有點心疼這個半大少年,口中卻道:“還好吧,我也習慣了,修煉無歲月,一晃半年并不稀奇,很多時候,一次閉關靜修,都要十年二十年呢。”
劉徹微訝,隨即卻是輕笑,“你是想安慰我,時光易逝,世事無常,一時之得失,并不要緊,來日方長嗎?”
伊泠玉點頭,認真地道:“我沒讀過多少你們的圣賢書,不過我記得有句話,還是很受你們推崇的,叫做‘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們那些朝堂政事,我不懂,改革與否,有何利弊,我也完全不明白,可我知道一個道理,是放之四海皆可為準的,那就是無論遇到多么困難的事情,只要堅持,總是能挺過去的,而一旦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必定是美好的事,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
劉徹怔住,喃喃重復:“天無絕人之路嗎?”
“從前我雖沒有來過人間,可我對你們人類的歷史還是略有所耳聞的,記得百余年前,有個帝王叫做嬴政,自稱始皇帝,你有沒有覺得,此時的你,和少年時的嬴政,有幾分相似?”
劉徹恍惚間想起,的確,秦始皇嬴政也是年少登基,數年間由太后和丞相把持朝政,年滿十六歲也遲遲不能親政,甚至還要飽受太后奸夫嫪毐的羞辱,朝野上下一直都詆毀他父不詳,說他根本不是嬴氏子孫。忍辱負重多年,直到二十歲時,才借行冠禮之便滅殺嫪毐一黨,囚禁太后于雍城,罷黜呂不韋,這之后才有了一統天下,始稱皇帝的雄偉霸業。
“人人都說秦始皇殘暴不仁,是個昏君,可我卻覺得,他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堪稱千古一帝,哪怕后世有許許多多的皇帝,他在后人心中,也定然會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
這倒不是在拍秦始皇的彩虹屁,而是伊泠玉的真心話,古來帝王,她最欣賞的不是唐太宗明太祖,也不是眼前這個漢武帝,而是始皇大大。
偷瞄了眼劉徹,發現他對自己這番可謂是大逆不道的話,并沒有表現出多么不滿,也就略略放心了。看來劉徹崇拜秦始皇一事是真的,不然作為搶了秦朝江山的劉氏子孫,聽她這么贊揚死對頭,非要氣死了。
“我相信,陛下有一天也會成就比秦始皇帝更大的偉業。”
嬴政是開創者,而你劉徹,可是奠基人,大漢四百年江山,鑄就了中華漢民族的脊梁。
劉徹自嘲一笑,“我怎能和始皇帝相比?我只是個傀儡兒皇帝罷了,內有外戚專權,外有諸侯窺視,早晚有一天,會重現八王之亂,只是不知,到時候我會不會有父皇那般好運了。”
見他這般灰心,伊泠玉明白,他這是被打擊得很了,一時還無法振作,連忙道:“可是秦始皇在初登王位時,處境也和陛下一樣糟糕呀,甚至還有人懷疑他的血脈不正,可最后,那些反對他的,污蔑他的,小看他的,不是死了,就是被罷黜了,最后贏得天下的,是他嬴政!”
“陛下有沒有想過,秦始皇為何能贏呢?”
劉徹凝眉細思,不過片刻,便是眉頭舒展,恍然道:“韜光養晦,唯才是舉!”
一言驚醒夢中人,此時已經不需要伊泠玉多說什么了,劉徹的自信心已然恢復了幾分。他自來推崇秦始皇,希望自己也能成就一番不世之功,名垂千古,成為后世皇帝們的楷模,只這半年來的挫敗,讓他心冷膽寒,才失了銳氣,可此番伊泠玉的勸解,頓時讓他有了撥開迷霧之感,此前的頹然一掃而空。
伊泠玉滿意地笑了,但為了堅定劉徹的信心,還是加了一句:“其實陛下比秦始皇幸運,太后雖愛權,可朝堂之事并不精通,朝中也無呂不韋般的人物,多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政。唯一值得頭疼的,也就是太皇太后了。可太皇太后再厲害,她也年事已高,天不假年了,等她一去,陛下便再無掣肘了。”
這個道理劉徹自然是懂的,可關于太皇太后的壽數,他實在是摸不準,沒多大的信心。要知道當年,他的父皇景帝劉啟,也是這般想的,一心等著母親仙去,就能自己當家做主了,可到最后,反而是他自己駕崩了。
時至今日,太皇太后的身子都還算康健,劉徹真不知道,他又要等上多少年。而等真到了那天,他自己又還有幾分今日的銳氣呢?
伊泠玉暗自嘆息,太皇太后對她,或者說是對陳阿嬌非常好,看著劉徹這般盼著太皇太后死,她都有些不落忍,可她也明白,這怪不得劉徹不孝,實在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一生把持權柄,劉徹雖是她的親孫子,可更是一個皇帝,他覺得不會允許頭上有個太上皇。除非太皇太后徹底放權,否則,這兩人只能是不死不休,難以緩和了。
為了安撫劉徹,伊泠玉便故作天真地問:“陛下在擔心什么?是怕太皇太后壽數太長,還要等上很多年嗎?”
被說穿心事,劉徹臉色有些不自然,想要否認,可又想起伊泠玉的特殊來歷,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有了主意,緊抓住伊泠玉的雙臂,急急問道:“泠玉,你不是精靈嗎?你能不能算出皇祖母還有幾年可活?”
伊泠玉吶吶道:“可以是可以,只是,”突然涌上一個念頭,“要付出的靈力不少,我很可能又要陷入沉睡了。”
“這樣嗎?”聞言,劉徹松開了伊泠玉的胳膊,有點失落。
雖然這半年來,他讓人易容頂替了伊泠玉,并未出現岔子,可那個替身到底只是臨時頂上的,關于陳阿嬌的一言一行還沒有模仿個徹底,與伊泠玉的差距也有點大。
為防被太皇太后和館陶大長公主這樣親近的人看出破綻,這半年來,一直都深居簡出,不見外人地蝸居椒房殿,連去太皇太后那請安都少。也就是這半年來,太皇太后一直把重心放在了朝堂上,不然早就發覺端倪了。現在伊泠玉好不容易蘇醒,可萬不能再睡過去。
伊泠玉雖還不知這半年來,劉徹是怎么將她昏睡一事遮掩過去的,可也明白劉徹不想她短期內,再陷入昏睡,于是便趁機將自己的想法道出:“你也別擔心,只要有足夠的龍氣或愿力補充,是不會短缺以致陷入沉睡的。陛下,不如你帶我出宮吧,見多了人,也許我就能找到合適的許愿人,這樣我就能有愿力了。”
劉徹一怔,“出宮?”
這才想起來,伊泠玉最初會附身在陳阿嬌身上,就是因為她向往人間繁華,而完成人類心愿,也可得到愿力滋養殘魂,可謂一舉兩得。原本他是不希望放伊泠玉出宮,去做什么許愿樹的,生怕伊泠玉惹出什么亂子來。可此刻,他突然明白過來,也許伊泠玉就是上天送給他的一件神器,若是伊泠玉能一直靈力充足,完全可以為他做一些人力無法企及的事,就像此時,他就很想知道,太皇太后的壽數。
心下有了決定,劉徹也干脆:“好,等忙完這些事,一個月內,我定帶你出宮游玩一番,讓你見見這長安城的風貌。”
得償所愿的伊泠玉驚喜地跳了起來,“太好了,我終于可以出去玩了。”
這未央宮雖大,可哪哪都是一個樣子,她早就看膩味了,這次出宮,她一定要多轉悠幾個地方,多見識見識一些人,這樣,她的許愿范疇就大多了。
一想到不久就能有源源不斷的愿力向她涌來,伊泠玉就樂得合不攏嘴。
而就在這時,泫音突然出聲:“截止到半月前,宮女出宮共三千七百六十三人,期間除卻八百六十八人沒有產生愿力,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貢獻了十點到九十點的愿力,故最終獲得愿力十四萬四千七百五十天。”
什么叫做天降橫財?這就叫天降橫財!
伊泠玉頭一次體會到了被巨款砸中腦袋的感覺,整個人都暈乎乎的,居然,居然會有十四萬這么多?天哪,前一天她還以為自己要掐著秒表過日子,沒想到,居然一夜暴富,成為首富了!
“這么說,我可以凝聚新身體了?”伊泠玉急急地問道。
“并不能!”泫音卻澆了盆冷水,熄滅了伊泠玉的期望,“你必須在這個身體里待上十二年,這是當初和陳阿嬌的約定。”
見伊泠玉想要辯駁,泫音不留情面地潑冷水道:“你以為十四萬很多嗎?很快你就會知道,這些愿力消耗起來,是多么的快。”
伊泠玉很不解,愿力不就是只能消耗在她清醒的時間上嗎?還能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