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研究靈符
- 修仙農(nóng)民
- 深海碧璽
- 2077字
- 2025-06-13 20:05:00
寒來暑往,三個月的光陰如溪水般靜靜流淌。
張陽春盤坐在自家后院的一方青石上,雙目微闔,呼吸綿長。
晨光透過院角老梨樹的枝葉,在他清瘦的面容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他面前擺著一個已經(jīng)空了的寒玉盒,盒底還殘留著幾絲淡金色的藥渣——那株百年黃精已被他完全煉化。
這三個月來,他每日清晨采擷一縷朝陽紫氣,輔以黃精藥力,緩緩引導靈力在經(jīng)脈中運轉(zhuǎn)。
百年靈藥的效力遠超他的預期,藥性溫和綿長,如同春雨潤物,無聲無息地滋養(yǎng)著他的丹田。
此刻內(nèi)視之下,只見丹田中的靈力已比先前渾厚了一倍有余,原本稀薄的氣旋如今凝實如霧,隱隱有液化之兆。
“可惜,還是差了些火候。”張陽春緩緩吐出一口濁氣,那氣息在空中凝而不散,竟化作一道三尺長的白練。
這是靈力精純的表現(xiàn),說明他已至練氣四層巔峰,距離突破第五層只差臨門一腳。
他估算著,若是能再得三株同等品質(zhì)的百年黃精,必能一舉沖破關(guān)隘。
但百年靈藥何其難得?
上次能遇見一株已是機緣巧合,何況還有靈獸守護......
正思索間,院外傳來“吱呀”的開門聲。
“春兒,來幫阿爹摘些枇杷。”父親張大洪的聲音從果園方向傳來,中氣十足。
張陽春收起思緒,整了整衣袍起身。
自從他開始暗中用靈泉澆灌滋養(yǎng)家中果樹,這些原本普通的果樹竟都長得異常茂盛。
穿過爬滿葡萄藤的竹廊,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禁駐足。
只見屋前屋后的果園里,各類果樹枝葉繁茂,果實累累壓彎了枝頭。
最早成熟的幾株櫻桃已經(jīng)紅透,像無數(shù)瑪瑙珠子綴在綠葉間;
黃澄澄的枇杷個個有雞蛋大小,表皮上還帶著一層天然的霜粉;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三百株油蟠桃,雖未完全成熟,但青中透紅的果實已經(jīng)將枝條壓得低垂,需用竹竿支撐才不至于折斷。
張大洪正站在梯子上采摘枇杷,見兒子過來,笑著扔下一顆:“嘗嘗,今年這果子甜得很,集市上能賣個好價錢。”
張陽春接過咬了一口,頓時滿口生津。
這枇杷果肉金黃透亮,汁水充沛,更難得的是竟含有一絲微不可察的靈氣。
雖然對修行無大用,但長期食用也能強身健體。
“爸,您小心些,我來摘高處的。”張陽春說著,也不見如何動作,身形輕輕一躍便上了樹梢。
他刻意放慢動作,裝作普通人那般采摘,實則暗中將幾縷木屬性靈力注入果樹根系。
這是他從《太乙金華經(jīng)》中學來的小術(shù)法,能促進植物生長。
“春兒啊,”張大洪在樹下絮叨著,“咱家這果園今年真是邪了門了。不少人都說咱家的油蟠桃比別家早了半個月掛果,個頭還大了一圈。”
張陽春嘴角微揚,繼續(xù)裝作專心摘果:“許是今年風調(diào)雨順。”
“哪是天氣的緣故。”張大洪壓低聲音,“村里人都傳,是咱家祖墳冒青煙了。”
張陽春聞言差點笑出聲,急忙輕咳掩飾。
這些凡人哪知道,果園的異常全因他經(jīng)常暗中澆灌靈泉水。
父子二人忙活到日上三竿,摘了滿滿兩大筐枇杷。
張陽春趁父親不注意,悄悄在筐底畫了個簡單的保鮮符紋——這樣果子運到城里也不會蔫吧。
午后,張陽春來到果園深處的涼亭。
這是他平日修煉的地方,外表簡陋,內(nèi)里卻布置了隔音防窺的簡單禁制。
涼亭中央擺著一個蒲團,周圍有張陽春布置的最基礎(chǔ)的聚靈陣。
他盤膝而坐,他的目光望向遠方的烏蒙山深處。
“再等一個月......”張陽春摩挲著桃核,眼中精光閃動。
按照他的計劃,等這批油蟠桃成熟后,挑選品質(zhì)最好的運到百多里外的酒城市出售。
那里的有錢人多,消費水平比二郎鎮(zhèn)高得多,價格是普通市集的十倍不止。
若是順利,足夠賣出不少的錢,交給父母存著也能夠讓他們少辛苦一些。
想到此處,他忽然心有所感,抬頭望向西方。
那里是第三重山的方向,三個月前他就是在那里取得了黃精。
不知那只金甲穿山獸如今怎樣了?
當時留下的靈液和靈力,應該足夠補償它......
夕陽西沉,為果園鍍上一層金邊。
張陽春走出草廬,看見母親正在給桃樹松土。
他快步上前接過鋤頭,指尖不經(jīng)意間劃過土壤,一絲靈力滲入地下,驚得幾只地下害蟲紛紛逃竄。
“娘,您去歇著,這些粗活我來。”
母親李秀蘭擦擦汗,笑著打量兒子:“春兒啊,你最近氣色越發(fā)好了。前日李嬸還問,你跟萬老師的親事......”
張陽春頓時耳根發(fā)熱,連忙低頭鋤地。
修仙之路漫長,他哪有心思考慮這些?
但這話又不能對父母明說,只得含糊應付過去。
夜幕降臨,張陽春回到自己房間。
他從床底取出一個檀木匣子,里面整齊擺放著十幾張符紙、一支符筆,還有小半瓶靈墨。
這是張陽春從太乙金華經(jīng)中學到的畫符之法,只不過符紙、符筆以及符墨難尋,這些都是他自己制作的,勉強可用來畫最低級的符。
鋪開符紙,他凝神靜氣,筆走龍蛇。
隨著靈力的灌注,朱砂墨跡在黃紙上漸漸浮現(xiàn)出玄奧的紋路。
這是一張簡單的“驅(qū)蟲符”,雖然效果持續(xù)不過半月,但掛在果樹上能省去不少麻煩。
畫到第三張時,筆尖突然一頓,符紙無風自燃。
張陽春嘆了口氣——經(jīng)驗不夠,畫符成功率還是太低。
窗外月光如水,照在院中的果樹上。
那些沉甸甸的果實正在悄然生長,如同張陽春的修為一般,日積月累,終有成熟的一天。
他望向遠處的群山輪廓,眼神堅定。
修行之路雖然漫長,但他已經(jīng)找到了自己的道——不疾不徐,腳踏實地。
就像照料這些果樹一樣,該澆水時澆水,該施肥時施肥,時候到了,自然開花結(jié)果。
油燈下,青年的身影映在窗紙上,與院中果樹的影子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靜謐的畫卷。
夜風拂過,帶來陣陣果香,仿佛在訴說著某種生生不息的輪回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