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張郃歸心
- 三國:每日福袋,開局溫酒斬華雄
- 大唐無雙將軍
- 2140字
- 2025-05-28 00:06:20
一日縱敵,萬世之患也。
等袁紹再次席卷而來之后,公孫瓚自然傻眼了。
袁紹匯合高覽帶領的后援大軍,在田豐的建議之下,果斷啟用韓馥麾下大將鞠義。
讓鞠義以八百先登死士為先鋒,后面跟著顏良、文丑、高覽三將,他袁紹和田豐坐鎮中軍,二戰界橋。
公孫瓚在界橋的西面,對于袁紹重振旗鼓,很不以為然,依然是老套路,以三千白馬義從為先鋒,發起進攻。
“哼,袁紹,不過爾爾。”
“哼,白馬,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結果鞠義比他更加高傲,眼中就連這無敵天下三大騎兵之一的白馬義從,也非常不屑。
結果,人家自然有自傲的本事,一番碰撞之后,他以八百人大破三千白馬義從。
“恭喜明公,鞠義大獲全勝了。”
看到這個結果,田豐顯得非常開心。
“功高震主,此人不可不防也。”
而這話卻讓袁紹非常忌憚,但卻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催促顏良文丑他們三將,乘機追殺公孫瓚。
“傳令追殺公孫瓚,無孤的命令,不準停止。”
“末將遵命。”
于是三人帶著麾下人馬,繼續追殺公孫瓚,來了一個風水輪流轉。
公孫瓚自然知道不是敵手,只能狼狽逃竄。
三將窮追不舍,奮不顧身。
眼看著就要趕上公孫瓚了,卻被劉備帶著三兄弟及時趕到,救了公孫瓚一命。
之后,收攏麾下人馬,得到劉備這支生力軍的加入,得以和袁紹繼續鏖戰磐河。
消息傳到長安之地,董卓自然樂見于此,他巴不得這些諸侯,全部交戰在一起,最后都死光光才好。
然后按照李儒的建議,以漢帝的名義,分別給袁紹、公孫瓚二人下詔,讓他們立即停手,收攏人馬,各自回歸駐地。
二人先后領了旨意,但心中的不甘之心,自然沒有熄滅。
暫時的退卻就是為了日后更大規模的戰斗,這就是李儒毒計的最終目的。
等潘鳳他們知曉全部的消息之后,袁紹和公孫瓚已經各自回歸大本營了。
潘鳳知道接下來,等袁紹大軍休整好了之后,就會迎來他的一統冀州的兵鋒。
而他潘鳳自然首當其中,避無可避。
原本按照潘鳳的想法,在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他乘機襲取了鄴城之地。但探聽到田豐和沮授二人已經為袁紹征兵十五萬之眾,后續兵馬還在源源不斷。
他不過才三萬之眾,目測不是對手,只好放棄。
見現在沒有很好的機會,于是潘鳳自然不敢停留,立即收攏大軍,回自己的老巢去了。
而張郃自然沒有食言,第一時間過來表示愿意歸附于他潘鳳。
“愿賭服輸,明公又如此英明神武,末將愿意聽從調遣,萬死不辭。”
“哈哈,好,很好,有雋義相助,大事必成。”
“明公過譽了,末將非常慚愧。”
“哈哈,不必如此。”
這樣張郃終于歸心,潘鳳手底下又得到了一員大將。
等回歸博陵之后,將張郃介紹給崔琰彼此認識之后。
潘鳳就將張郃帶過來的三千人馬,和崔琰又招兵過來的七千人,全部塞給了張郃,讓他帶領。
又將徐晃帶著出征的三萬人馬,分出來一萬人,也交給張郃統率。
一共兩萬之眾,全部交于張郃,讓他可以便宜從事。
“雋義乃世之名將,統率區區兩萬之眾,還不是手到擒來。”
“主公,萬分感謝。”,這舉動自然讓張郃徹底歸心。
徐晃雖然分出去一部分人馬給張郃,但卻沒有絲毫的不滿。
這段時間以來,他已經知道這張郃的實力,心中非常認可他的能力。
有點惺惺相惜的樣子,果然都是同類人。
“諸位還是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枕戈待旦,坐等袁紹大軍的到來吧。”
“是明公。”
“末將遵命。”
“明白了主公。”
最后,潘鳳又交代了一句,回去繼續研究每日福袋系統,順帶和蔡文姬,探討一些文字交流去了。
【叮,恭喜你獲得了一份黃色福袋,獲得十架宋代投石車。】
潘鳳奮戰了一個通宵,仍然活力四射,早上起來更是神清氣爽,打開每日福袋之后,更是爽死了。
“投石車,不錯,系統非常給力,這可是攻城守城的大殺器呀。”
投石車,可能由魯班首創,后經劉曄、馬鈞等人改良。
隋唐以后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較隋唐更有進一步的發展,不僅用于攻守城,而且用于野戰。古書中的“拋石”、“飛石”指的就是投石車。
宋代的投石車可謂是達到了巔峰,直接催生了火炮的誕生。換句話來說,宋代投石車,基本上是無敵的存在。
而系統一連給了十架投石車,自然無敵了。
“嘿嘿,這次如果袁紹敢興兵來犯的話,一定要讓他好好感受一下,什么是降維打擊。”,潘鳳不無得意的想著。
從無雙戰神,他又解鎖了隕石天降這個神通,成為比肩大魔導師劉秀、風系魔法師朱棣的存在。
越想越得意,潘鳳忍不住又開始馳騁起來。
“來美人,感受一下,戰神的沖擊力吧。”
“咯咯,將軍來吧,妾身還要。”
隨后自然又是一番交戰,潘鳳樂此不疲。
袁紹這邊回歸鄴城之后,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后,終于將目標對準了黑山的黃巾軍。
黑山軍,不應該是他潘鳳嗎?
但沒錯就是黃巾軍,確切的來說,是黑山軍才是。
他們的黃巾軍一支,盤踞在黑山一帶,由張燕帶領,麾下可戰之兵十萬,擁有戶口百萬,號稱百萬黑山軍。
至于什么潘鳳之流,和他們黑山軍相比,不過是疥癬之疾而已。
這是投奔袁紹的荀彧,離開之后,為袁紹獻上的計策。
“黑山軍麾下百萬之眾,袁公如能平定。得其眾可成軍,得其民糧草豐。如此順天應人之舉,何樂而不為也。”
“如能徹底收服,河北之地可傳檄而定,最后尊崇漢室,此伊尹霍光之故事也。”
“哈哈,此舉大善,果然不愧是荀家之龍也。”
這個自然讓袁紹大喜不已,恨不得現在就踏平黑山軍,一統河北之地。
其實什么伊尹和霍光的舊事,袁紹那是一點都不感興趣。
他在意的是,一統河北之地,成為整個北方的霸主,而后行桓公、晉侯之事也。
最后問鼎天下,讓袁氏更進一步,執掌九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