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玉璽在手,天下我有
- 三國:每日福袋,開局溫酒斬華雄
- 大唐無雙將軍
- 2231字
- 2025-05-22 03:09:49
也難怪潘鳳心中詫異不已,這兩樣東西,端的是不可思議。
傳國玉璽,現在應該還在洛陽城中才是。
至于這所謂的十二金人,應該剩下兩座才是。
如果潘鳳沒有記錯的話,董卓曾熔毀十尊金人以鑄錢,僅存兩尊移至長安清門里。
至于這傳國玉璽的話。
應該是董卓焚洛陽遷都后,孫堅于建章殿井中發現宮裝女尸攜玉璽,其五色異象被解讀為天命所歸才是。
“現在董卓還沒有遷都洛陽,這傳國玉璽此刻應該還在井中才是?!?
“這系統的獎勵,又是為何?”,這讓潘鳳非常疑惑。
好在系統非常人性化,也第一時間給出來解釋。
“叮,特別提醒,系統每日福袋的獎勵,都是真的,也是價值連城的東西?!?
“如果現實中出現同樣的東西,系統會保證宿主手中的東西為真品,其他的會自動換成仿品。”
“至于后果的話,和本系統無關?!?
“原來如此?!?
聽到系統的解釋,潘鳳恍然大悟。
原來真的傳國玉璽已經到了他的手上,至于洛陽的那個玉璽,已經變成了仿品。
“給力,系統真的很是給力,愛死這系統了?!?
“作為自己的金手指,就應該有這樣的功能才是,哈哈?!?
潘鳳心中非常得意,然后便迫不及待的把玩手中的傳國玉璽了。
見其乃是和氏璧雕刻而成,方四寸,上鐫五龍交紐,銘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象征皇權正統性。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時玉璽被摔缺一角,后以黃金補鑲。
“叮,當宿主手握玉璽的時候,在心中默念一聲,可以召喚十二金人,護衛左右,以策安全,持續時間十分鐘?!?
手握著冰涼的傳國玉璽,系統提醒的聲音,又一次響了起來。
感受著這不輸于一流武將的十二金人,潘鳳高興壞了。
“果然玉璽在手,天下我有?!?
從此潘鳳手中又多了一個大殺器,也算是秘密武器,可謂是殺手锏。
雖然只有十分鐘的時間,那也足夠了,足夠完成許多事情。
.........
洛陽,太師府邸。
董卓回歸洛陽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面見漢獻帝劉協,也不是會見在洛陽的朝廷文臣武將。
而是奔回他自己的府邸,迫不及待,繼續享用從皇宮中被送過來的宮女。
天天做皇帝,夜夜做新郎,好不得意。
經過兩天兩夜的奮斗,董卓才恢復了平靜。
最后還是在李儒的一再建議之下,他董卓才勉強起身,召集洛陽麾下文武,共議大事。
很快董卓的麾下,文臣武將們,全部到齊,齊聚一堂,共議大事。
文臣方面自然以李儒為首,包括蔡邕被董卓強征辟過來的一干文臣。
武將方面卻是以徐榮為首,至于一貫在首位的呂布等并州將領,這次全部被排除與外。
其余李傕、郭汜、樊稠、張濟、李肅、牛輔等全部到位。
董卓跨坐虎皮寶座之上,沖著文臣之首的李儒,漫不經心道。
“不知道軍師讓老夫召集眾人,可有什么大事發生?”
唰唰唰—
聞言,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的飄了過去。
李儒卻非常淡定道,“啟稟主公,現在諸侯聯軍已經攻占了虎牢關、汜水關等關隘,接下來目標直指洛陽,請主公定奪吧?!?
“什么,虎牢、汜水關都失去了嗎?”
這讓反應過來的董卓,忍不住吃了一驚,他不過玩了一會,怎么感覺起來之后,這天都塌了。
李儒肯定的點點頭,又放出來一個重磅消息。
“據臣得知,涼州的韓遂已經和馬騰聯合在一起了,準備響應諸侯聯盟的號召,從后面進攻我們的長安三秦之地?!?
“啊,這些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聽到這話,董卓非常惱火,也委實吃了一驚。
最后,很自然的將問題,拋給了李儒來。
“接下來如何處理,請軍師為老夫一決也?!?
“是呀,現在等于是腹背受敵,還請軍師出謀劃策?!?
“面臨如此險地,非軍師不可。”
李儒不愧是西涼的智囊,這話還沒有出來,底下的西涼諸將,都開始議論紛紛,滿懷期待。
而李儒自然沒有讓他們失望,就聽見他非常淡然的笑了笑道。
“此事簡單,就是不知道主公有沒有這樣的魄力?”
“愿聞先生賜教?”,這讓董卓來了興趣。
李儒笑道,“今日有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主公照作即可。”
“嗯?”
這話聽到董卓和眾人,一頭霧水。
除了蔡邕,皺著眉頭,對此明白了一些。
“莫非是遷都長安?”
“沒錯,就是放棄洛陽之地,遷都長安?!?
李儒直截了當將他們心中的想法,和盤托出。
“放棄這兵家必爭之地的洛陽,將他留給諸侯聯軍。同時遷都長安之地,朝廷大臣和洛陽百姓,一個不留,全部帶走。”
“到時候主公可以借此暫避諸侯的鋒芒,保守長安我們的大后方。先消滅西涼的反叛勢力,再靜待時機,坐看諸侯聯盟土崩瓦解,最后伺機而動,一舉可蕩平天下也?!?
到了這個時候,李儒還對董卓一統天下存在幻想,希望他能夠借此機會,重整旗鼓,席卷而來。
“等主公同意遷都長安之后,儒再施展一下毒計,一定會讓諸侯離心離德,然后整個聯盟頃刻瓦解,到時候的話,主公再次席卷而來,天下可定也。”
可惜,董卓大勢已成,非人力可扶也。
“哈哈,文優此計甚妙,果然不愧是老夫的智囊。”
這讓董卓非常開心,對于這建議,自然舉雙手贊成。
“如此就這樣定了,那就遷都長安,現在就開始吧?!?
“主公英明?!?,李儒大喜。
“哈哈?!?,董卓同樣大喜。
“不可,明公此舉,萬萬不可?!?
而在二人開心的時候,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卻跳了出來。
就見蔡邕站出來反對道,“洛陽乃京畿重地,又是古都,豈能輕易放棄?”
“再說了一旦遷都長安之地,定然會海內震動,還勞民傷財,竊以為不可行?!?
“此天怒人怨之舉,臣擔心一旦如此,定會讓朝野震動,民心盡失,還請明公收回成命才是。”,最后蔡邕又不無擔心道。
可惜,卻遭到了董卓的拒絕,他顯得非常堅定。
“老夫主意已定,不必多言。”
蔡邕還是繼續勸說,“可是,明公。”
董卓直接拂袖而去,下定了決心。
“就這樣,明日面見漢帝,遷都長安?!?
“主公英明?!?
“是主公。”
“末將遵命?!?
“啊,這樣可是?!?
眾人自然不敢不從,至于蔡邕的話,可以忽略不計。